汉朝历史 想知道汉武帝的一生

Posted 公主

篇首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想知道汉武帝的一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想知道汉武帝的一生

汉武帝之文治与武功-- 武帝之对外开拓

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8 年

  武帝时期,不但中央皇权大为巩固,而且又大力对外开拓,武功

彪炳,故西汉的版图超过了秦代。汉武帝四方用兵之情况可以大致分

述如下。

    一、北伐匈奴:秦末汉初,匈奴复频频寇边。自汉高祖到景

      帝,对匈奴均取守势,执行了和亲政策。到武帝时,乃

      一反汉初之策略而转守为攻。时西汉抗击匈奴之猛将不

      乏其人,如李广(? -- 前一一九)『与匈奴大小七十

      余战』,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号曰『汉之飞将军』(

      《史记.李将军列传》),避之数岁,闻风丧胆。后武

      帝又卫青草(? -- 前一零六)、霍去病(前一四零 -

      - 前一一七)为主将,对匈奴进行了十数年的大规模征

      战。元狩四年龄前119年),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

      去病『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并步兵数十

      万人,分兵两路猛击漠北之匈奴,获得大胜,『是后,

      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匈奴传》)。北方

      边境之威胁遂告解除。

    二、西通西域:西汉以后,敦煌以西的地方被称为『西域』

      。『西域』一词有广义、狭义之说,或泛指中亚、西亚

      以至欧洲、北非等地,或专指玉门关与阳关以西、帕米

      尔高原与喀喇昆仑山脉以东的地区,亦即今新强一带。

      西汉之初,今天山南北地区有三十余国,如楼兰、且末

      、渠勒、于阗、皮山、莎车、车师、蒲类、乌孙、焉耆

      、龟兹、姑墨、疏勒、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等等

      ,它们多受匈奴之控制。为了争取西域诸国以共同对付

      匈奴,武帝乃于建元三年(前一三八年)、元狩四年(

      前一一九年),两次派遣张骞(﹖-前114)、出使西域。

      张骞在西域历尽千辛万苦,了解了当地之政治、经济、

      军事、地理、风俗诸情,沟通了西汉同西域各国之联系

      ,从而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故司马迁把骞之交

      通西域誉为『凿空』:『然张骞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

      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史记.大宛

      列传》)。

    三、东讨朝鲜:汉初,有燕人卫满率众千余至朝鲜,做了国

      王。后武帝派杨仆等人,分水陆两路征讨朝鲜,在卫氏

      朝鲜六即今朝鲜半岛北部,设立玄菟、乐浪、真番、临

      屯诸郡。同时,南部之『三韩』(辰韩、马韩、弁韩)

      亦各各遣使入贡。

    四、南定百越: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曾于百越分布地区设

      郡治理。秦末汉初,闽越、南越又乘时而起,自立为王

      。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朴,分别率兵自

      桂杨(今湖南郴县)、豫章(今江西南昌)进攻南越,旋

      于今两广地区及越南北、中部,设置南海、苍梧、郁林

      、合浦、儋耳、珠崖、文趾、九真、日南等九郡。元封

      元年(前一一零年),武帝又派兵攻打闽越,将其民徙

      处于江、淮间。

    五、平西南夷: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各族被统称为『西南夷

      』,包括今贵州西部之夜郎、且兰,云南之滇、雟、昆

      明,以及四川的邛都、笮都、冉駹等。武帝时,对滇、

      夜郎等或出兵、或遣使征抚之,并于西南地区增设犍为

      、越巂、牂柯、益州等郡。

    六、征服西羌:西羌系居于甘肃、青海一带之游牧民族,西

      汉初臣服于匈奴,后武帝发兵征服之,并设立护羌校尉

      统领。

  在叙及汉武帝的武功时,有一点值得吾人注意,即今日中国乃古

代中国、近代中国的继续与发展。中国目前之版图并非自古如此,而

是经过古代历朝统治者之不断向外经略,也包括近代清朝统治者之大

量对外割让。当我们说中国自古以来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时,应该联想

到它是从秦、汉以降不断发展、扩大的,绝不可将中国的全部版图尤

其是边疆地区说成从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更不能弄成越早越『爱国

』,不否则如何评价秦始皇、汉武帝等之『彪炳武功』﹖ 其次,亦应

该看到,中国强域扩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民族同化的历程。其间

固有一些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进侵,但更多的是汉族对四裔民族的

经略。对历史上的这种暴力掠夺、强迫同化,一方面固应视为必然的

发展,另方面则不宜盲目地辩解乃至歌颂。我们不能忽略汉族统治者

之征服给少数民族带来的痛苦,否则我们又怎配谴责蒙元的『马上得

天下』和满清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对于历史上的战争,

只能根据国家独立、民族平等和人民自由的观点加以评价,以区分正

义、非正义,不然将陷入大国沙文主义或狭隘民族主义。

  总之,西汉在武帝时期,其文治、武功均大为兴盛。汉武帝为使

刘家皇朝长治久安、造成一江山永恒之大帝国,于内外政策均有所改

革。在统治之术、行政体制、官员任命、经济措施、对外政策诸方面

,武帝所取之政策与汉初迥异:

    一、治术:汉初行黄老学派之『无为而治』;武帝则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

    二、政策:汉初采郡国并行之制度,故封国势强大;武帝削

         弱封国、集权于中央,重行郡县制度。

    三、任官:汉初以功臣任宰相等官,大权操元勋之手;武帝

         则重用儒生,行察举策选,创『士人政府』。

    四、经济:汉初重在休养生息,故轻徭薄赋,对经济管理放

         任自流;武帝则实行统一铸币、盐铁酒专卖、平

         准均输、收算缗钱,加强中央之财权。

    五、外文:汉初对匈奴取和亲之策,一味姑息羁縻;武帝时

         则加强边防,主动出击,四处拓展强土。

  由于武帝内外的改革,使西汉皇朝威望大增,中央集权巩固,士

人政府形成,国家财力充裕,边患基本解除,强域版图扩大,因而西

汉之国势在武帝时期乃臻于鼎盛。西汉从建立之后,历诸吕、七国等

乱,经文景之治而至汉武盛世,似乎表明:一个大王朝要达致盛世,

往往要先出现短暂的『乱世』和经历一段『治世』。

        西汉帝系表(206 BC -- 8 AD)

高祖刘邦-> 惠帝盈-> 文帝桓-> 景帝启-> 武帝彻->

昭帝弗陵-> 宣帝询-> 元帝奭-> 成帝□(敖上马下) -> 哀帝欣->

平帝衎-> 孺子婴

汉武帝『金屋藏娇』之谜  

  卫皇后(??前91年)即卫夫子。河东平阳(金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武帝皇后。初为平阳公主家歌女,后为武帝所悦,入宫。元朔元年(前128年),生刘据,被立为皇后。巫蛊之祸起,刘据举兵诛江充,兵败自杀,她为武帝所废,亦自杀。

  汉景帝的妃子王美人生子刘彻。这时景帝已有好几个儿子,其中栗姬生子最多,景帝以前本来最宠爱栗姬,曾与她私下订约,将栗姬生的长子刘荣立为储君。如今景帝宠爱王美人,王美人又生下一子,传说王美人怀孕时梦见了太阳钻入怀中,汉景帝很高兴,认为是个吉利的梦,预示着小孩子将来会有大作为。栗姬听到后自然是非常生气。

  馆陶长公主是景帝胞姊,生有一女,芳名叫阿娇。长公主打算将女儿许配太子,异日就是皇后。使人问栗姬的意思,她以为门当户对,一说便成。谁知栗姬不愿联姻,竟然一口回绝。原来长公主与景帝姐弟关系很好,许多后宫妃子为得宠幸,都奉承长公主。长公主也不忍却情,时常代为荐引。栗姬素来妒忌,对此事耿耿于怀,加上见识又短,因此当长公主为女议婚,便不顾情谊,随口谢绝。长公主这一气,非同小可,遂与栗姬结下冤仇。

  王美人听说这件事,趁此机会,劝慰长公主。长公主说及栗姬,尚有恨声。长公主随口接说:『彼既不识抬举,我将阿娇配与彻儿,也是一样。』王美人心中自然暗喜,但嘴上谦逊道:『彻非太子,怎敢有屈阿娇。』惹得长公主耸眉张目,且笑且恨道:『栗氏以为己子立储,将来定得为皇太后,千稳万当,哪知还有我在,管教她儿子立储不成!废立常事,且看我的手段如何。』王美人又假装劝慰,长公主愤然道:『她既无情,我也无暇多顾了!』王美人善于以退为进,最后激长公主与她暗订了婚约。

  王美人见了景帝,就说起长公主愿结儿女姻亲。景帝以阿娇长刘彻数岁,似乎不合适,所以没有遽然答应。王美人又将长公主请至,想她去向景帝求亲。长公主索性带同女儿一起入宫。长公主顺手携住刘彻,拥置膝上,就顶抚摩,戏言相问道:『儿愿娶妇否?』刘彻生性聪明,对着长公主嬉笑无言。长公主故意指示宫女:『此等人为汝做妇,可合意否?』刘彻并皆摇首不悦。至长公主指及阿娇道:『阿娇可好么?』刘彻独笑着道:『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此言一出,非但长公主、王美人听了笑不可抑,连景帝也笑骂说:『小孩子脸皮也太厚了!』景帝想他小小年纪,惟独喜欢阿娇,大概是前生注定姻缘,不如顺便允许,成就儿女终身大事,于是就认定了这门婚约。长公主与王美人,彼此更加情好关系深,两人就私下计议,怎样把栗姬母子除去。成语『金屋藏娇』就是这样来的。

  虽然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颇费周折,但景帝鉴于历代废长立幼的动乱教训,最终下决心立栗姬的儿子荣为太子,这样栗姬就成了皇后。长公主连忙进谗言,说栗姬崇信邪术,与人合不来,日夜诅咒其他妃嫔,每次与其他妃子遇见,往往唾别人的背后,肚量十分狭隘,恐怕一旦为后,又要重演吕后人彘的惨剧了!景帝听到『人彘』二字,出了一身冷汗,他打算试探栗姬的内心到底如何。于是有一天他问栗姬道:『我百年后,后宫诸姬,皆已生子,你应善待她们,千万别忘记了。』一面说,一面暗中看栗姬的反应。谁知栗姬的脸色一会儿紫一会儿青,半天不发一言。待了多时,栗姬仍然无语,并且转过脸不看景帝。景帝不禁暗中叹气,遂决意废去栗姬。他刚出宫门,就听见里面有栗姬的哭骂声,隐约有老狗二字。景帝忍气而去。

  隔日长公主与与景帝闲聊,乘机猛夸刘彻如何聪毅仁孝,若立为太子,必能缵承大统。景帝也动了心,于是找借口废太子荣为临江王。栗姬从此失宠,被贬入冷宫,连见景帝一面也难,不久一病而亡。

  太子刘彻即皇帝位时是16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武帝。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就是武帝始创的。因为他未即位时,已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妃,此时尊为天子,当然就立陈氏为皇后。当初年少的武帝看中陈阿娇固然有好感的因素在内,但这一婚姻更多地有政治的成分,加上武帝好色成性,必然导致了阿娇的悲剧命运。

  起初武帝与陈后的感情尚好,但久未生育,不过武帝很尊敬她,很大原因在于长公主的家族势力足以左右朝政。

  一天,武帝路过平阳公主家,公主盛筵相待。并召出十余年轻美貌的女子劝酒奉觞。武帝本好色,此时左右四顾,却没有一个中意的。平阳公主见如此,便将准备好的一个女子召入。武帝大惊,不由得看呆了。她低眉敛翠,晕脸生红,斜着一双俏眼,屡向武帝飘去,所弹唱的歌曲无比柔靡,令武帝魂驰魄荡,目动神迷。他问平阳公主这女子是何人。原来她名叫卫子夫。武帝佯称天气热,要去里面更衣。公主体会到武帝的意思,命卫子夫随侍武帝。武帝更衣却半天才出来,卫子夫星眼微惺,云鬟凌乱,含羞俯首,手捏衣带无言。公主顺势将卫子夫送与武帝。武帝十分高兴,便携美女同归。

  天已黄昏,武帝带着卫子夫入宫,满打算夜间再续云雨之乐。谁知陈后恰在宫中等候,此时碰了个对面。她竖起柳眉,脸色铁青,恨恨道:『好!好!』说毕回头就走。武帝自思,皇后一家权势庞大,自己能够继承皇位也多亏人家扶持,况且金屋贮娇的誓言,怎好遽然抛弃。于是无奈地把卫子夫安顿在别室。陈皇后经武帝一再温存,才与武帝订约,把卫子夫锢置冷宫,不准私见一面。从此子夫在深似海的后宫中,几有一年余不见天颜,似罪犯下狱,出入俱受人管束。因为宫女甚多,武帝也渐渐将她忘记了。

  一天武帝偶翻宫人名册,看到卫子夫三字,不由地触起前情,命内侍召入。卫子夫显得清瘦了许多,她亭亭下拜,呜咽几句便泪流满面。武帝揽她入怀,重叙一年的离情别绪。卫子夫故道:『臣妾不应再近陛下,倘被皇后得知,妾死不足惜,恐陛下亦有许多不便!』武帝道:『我在此处召卿,与正宫相离颇远,不致被闻。况我昨得一梦,见卿立处,旁有梓树数株,梓与子声音相通,我尚无子,莫非应在卿身,应该替我生子么?』说着与子夫携手入床,一宵欢梦。不料卫子夫此夜竟然怀孕。

  这件事被陈后察觉,她恚恨异常,立即往见武帝,与他争论。武帝却不肯再相让,反责备陈后无子,不能不另幸卫氏。陈后无词可驳,愤然退去。一面出重金求医,希望自己也得子嗣。但不论她如何着急,喝了无数药,始终没有成效。

  陈后气闷非常,日日想除去卫子夫,偏偏卫子夫甚得专宠,每天与武帝在一起,根本没机会下手。陈后不得生男,又复奇妒,自与卫子夫争宠后,竟渐失武帝的欢心。她穷极无聊,就召入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要她设法祈禳,以挽回武帝的心意。楚服设坛斋醮,每日入宫一二次,但好几月不见应验。武帝听说这件事,怒不可遏,当下彻底查究,立将楚服拿下,饬吏讯鞫后枭斩。陈后宫中的女使太监三百余人,一概处死。陈后吓得魂不附体,数夜不曾合眼,最后册书被收,玺绶被夺,废徙于长门宫。

  陈后自从入居长门宫中,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向大文士司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司马相如得悉原因,挥毫落墨,落笔千言。这赋叫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愁闷悲思,写得委宛凄楚:『……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乃陈后欲借文人笔墨,感悟主心,她命宫人日日传诵,希望为武帝所听到而回心转意。但『长门赋』虽是千古佳文,却终挽不转武帝的旧情。到了其母窦太公主死后,陈氏寥落悲郁异常,不久也魂归黄泉。人无十年好,花无百日红。卫子夫取代了陈阿娇,贵为皇后。但她也有年老色衰的时候,卫皇后不久也步陈皇后的后尘受到冷落。最后在宫廷斗争中被汉武帝削去皇后之称,悬梁自尽了。

  『君思如水向东流,得宠懮移失宠愁』,这两句诗概括地揭示出『君恩无常』是古代宫女懮怨之情产生的根本原因。后妃之间为争宠夺爱而发生的拼斗,不仅表现在生育皇子方面,还表现在妃嫔的姿色上。没有几个皇帝不是喜新厌旧的好色之徒。他拥有美女如云的后宫,对任何一个人的专宠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边总有新的美女取代昔日宠极一时的佳人。一旦失宠,别说普通的宫女,就是皇后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的咀嚼『红颜未老恩先断』的苦果。

  一部中国历史,怨妇车载斗量。封建帝王与后妃之间,不用说爱情,连一般的感情也微薄如纸。后妃和无数的宫女只是他们淫乐的对象,喜则施以富贵,厌则弃如敝屣。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今日备加宠爱,贮以金屋,明日则翻脸无情,刀剑加身。汉武帝就是一个风流放荡的皇帝。『元朔中,上起明光宫,发燕赵美人二千人充之,率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满三十者出嫁之。掖庭总籍,凡诸宫美女万有八千。建章、未央、长安三宫,皆辇道相属。幸使宦者、妇人分属,或以为仆射,大者领四五百,小者领一二百人。常被幸御者,辄住其籍,增其俸,秩比六百石。宫人既多,亟被幸者数年一再遇。挟妇人媚术者甚众。选三百人常从幸郡、囿,载之后车,车上同辇者十六人,充数恒使满,皆自然美丽,不假粉白黛绿。侍尚衣轩者亦如之。尝自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以汉武帝来说,被他玩弄过的宫中女子,其姓名不彰者,大概绝不在少数,仅见于史籍的美人,就有陈阿娇、卫子夫、夫人、李夫人、尹婕妤、赵钩弋,就像走马灯一样地替换。直到年近六十时,还迷恋上了十七岁的赵钩弋,以满足其难填的欲壑。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为他生了个儿子,汉武帝对此很高兴,因为传说古圣人尧,就是在娘胎十四个月才生出来的。武帝盛爱之下,决定立为太子,又担心这个小太子将来管不了他年轻聪明的母亲,就找借口指责钩弋,钩弋委屈而莫能申辩,叩头谢罪,但武帝主意已定,下令处死。翻脸无情,笑语温存一变而为屠刀相向。

  其实陈皇后的悲剧遭遇还有政治的因素。当初武帝被立为太子,靠的是其姑母长公主刘嫖。条件是刘彻娶长公主独女陈阿娇为妻。长公主自恃拥立皇帝有功,而武帝深患之。而陈皇后也极为骄悍,于是刘彻疏远阿娇。而刘彻的母亲王太后立即警告他说:你新即皇位,大臣未服。先为改制,太皇太后已怒。现『又忤怒长公主,必重得罪,宜深慎之!』所谓『大臣未服』,即指公卿权贵中反对刘彻的暗流。所谓『必重得罪』,就是皇帝要当不成了。武帝此时还没有力量和窦氏较量,在他任命的重臣赵绾提出窦氏不应再干涉朝政时,惹恼了窦氏。窦氏逼迫武帝废除了刚刚实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自己任命的丞相和太尉也被迫罢免,有的大臣被逼死狱中。而刘彻是极其聪明之人,马上转而恩礼长公主、陈皇后。从建元二年至建元六年间,他四处游浪射猎,不再过问大政方针。由于长公主的保护与刘彻的韬光养晦,才使他的帝位得以保全。

  从人性来说,对武帝与陈皇后的评价也不能就事论事。一方面女人不是天生毒辣善妒,是后天形成的。在后宫那样的环境,不斗争就灭亡,李白对此大为感叹:『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另一方面武帝也不是一介蛮夫,他很有文华辞藻的雅致。他的宫廷里,既有正派的儒生如董仲舒,也有诙谐人物如东方朔,更有名士如司马相如。我们再看他悼李夫人的赋,『秋气潜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而且他又似乎看见李夫人的形影,做诗:『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则又可以想象他不是没有情感的人物。但爱情的纯粹必须远离权力这个要素,一旦加入了权力,情就成了大千世界的一粒尘埃。王安石曰:『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金屋与冷宫又岂是宫廷里的弱女子所可预料?(节选自《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作者:华浊水)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汉武帝的舅舅是田蚡~但是母亲是王氏? 姓不一样 我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汉武帝的外婆臧儿,先嫁槐里王仲,生下一男二女,男名王信,女名王娡.王息姁,王娡就是汉武帝的母亲,后来王仲死掉,臧儿再嫁长陵一位田先生,又生了二个男孩,长曰田蚡,幼日田胜因为他们两人是同母异父的姊弟关系

汉朝历史 汉武帝的舅舅是田蚡~但是母亲是王氏? 姓不一样 我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汉武帝的外婆臧儿,先嫁槐里王仲,生下一男二女,男名王信,女名王娡.王息姁,王娡就是汉武帝的母亲,后来王仲死掉,臧儿再嫁长陵一位田先生,又生了二个男孩,长曰田蚡,幼日田胜因为他们两人是同母异父的姊弟关系

汉武帝一生对汉朝有过哪些功劳有犯过哪些过错

汉武帝刘彻自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为皇。16岁登基的时候是公元前141年,虽然前135年窦太后干政,但是汉武帝也从窦太后去世后独掌大权,他的母亲王太后虽想效仿窦太后,但是其实际权力并没有窦太后那么

汉武帝一生对汉朝有过哪些功劳有犯过哪些过错

汉武帝刘彻自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为皇。16岁登基的时候是公元前141年,虽然前135年窦太后干政,但是汉武帝也从窦太后去世后独掌大权,他的母亲王太后虽想效仿窦太后,但是其实际权力并没有窦太后那么大。所以从登基...

汉朝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e-zhi)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

历史人物 西汉和亲公主之一 为汉朝一生嫁给了三个男人

我们都知道当年西汉为了对付匈奴,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会让公主和亲,而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公主身兼重任,要嫁到乌孙国,让他们跟汉朝建立友好关系,一起抵御匈奴,这个公主就是解忧公主,当年她的年纪轻轻就必须委

汉朝历史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汉朝皇帝刘彻简介

汉朝皇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的时间有54年。汉朝皇帝刘彻的雄才伟略以及治国安邦的本领,让当时的汉朝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汉朝皇帝刘彻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皇帝,那么汉武帝刘彻的一生你

汉朝历史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汉朝皇帝刘彻简介

汉朝皇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的时间有54年。汉朝皇帝刘彻的雄才伟略以及治国安邦的本领,让当时的汉朝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汉朝皇帝刘彻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皇帝,那么汉武帝刘彻的一生你

汉朝历史 我想请问一下有关汉武帝的著明功绩 有哪些小故事是有叙说汉武帝的吗?

汉武帝姓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陵墓茂陵政权政权在世前156年—前87年在位前141年-前87年年号建元前140年—前135年元光前134年—前129年元朔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前122年—前1

汉朝历史 我想请问一下有关汉武帝的著明功绩 有哪些小故事是有叙说汉武帝的吗?

汉武帝姓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陵墓茂陵政权政权在世前156年—前87年在位前141年-前87年年号建元前140年—前135年元光前134年—前129年元朔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前122年—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