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中文的四声是怎么确立的

Posted 中文

篇首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中文的四声是怎么确立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中文的四声是怎么确立的

从文体格式的角度看,骈文是中古时期出现的重大文字设计实验。参与其中的六朝贵族,尤其是南朝文人,有意识地针对中国文字的特性,开展出特殊的设计方向。中国文字是「单字/单音」的,每个字都只有一个单一声音,这是很早就确立下来、不会改变的。在这个时期,针对这样的特性,出现了「对仗」和「协韵」的设计。

「对仗」和「协韵」的运用早就存在,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在文义上是对仗的,而且也用到叠字所产生的声音效果。不过到了六朝,当骈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后,文人是有意识地寻找并建立「对仗」与「协韵」的规律,开发出过去光凭直觉不可能达到的严谨程度与众多可能性。

后世对于声韵的理解,例如一直使用到今天的「四声」划分──平、上、去、入,主要都是在六朝时形成的。六朝之前,中国特殊的「文、言分离」状况下,文字不是表音符号,很明显地使得中文的语音系统相对不发达。一直到南朝沈约、周颙之前,中国文字究竟应该发什么样的读音,始终浮动不确定。最常用的是从音乐中借来的「宫、商、角、征、羽」五声分类,然而语言的音调和音乐的音调有很大的差距,很难真正配合得上。

要到南朝,借助印度语言传入带来的影响,中国才发展出更精确的标音工具。由巴利文或梵文这种印欧语言写成的佛经进入中国,刚开始并没有太多声音上的问题,因为在「格义」阶段,基本上是套用中国既有的语词来翻译佛经。不过格义方式能传达的佛教概念很有限,到后来就开始改而采用直接音译专有名词的做法。如此一来,必然碰触到多音语言如何对应中文的问题,还必然在外来语言的刺激下,引发对中国自身语音系统的省视。

于是佛经翻译进入了新的阶段,有更多的专门研究者出现,也有寺院组织推动佛经的解释与推广。

此外,佛教的传扬不只包括对佛经的认识,还有像「梵唱」这样的信仰仪式。佛教相信诵经可以累积功德,而所诵的经文并不是纯粹中文的,因为都用中文的文本相对地没有那种诵经仪式中所需要的流动音乐性。因而「梵唱」唱的,往往是介于梵文和中文之间的特别声音,大量保留了像「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模仿多音节语汇的声音。梵文的Amitaba变成中文的「阿弥陀佛」,那声音既非梵文、也非传统的中文。

因为接触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而那个系统中语言与文字间完全不一样的关系,促使六朝时期的中国人重新省视自身的语、文关系,尤其是多音节语言的特性,刺激了对于既有语言的高度声音意识。

陈寅恪先生早年写过一篇论文,题目为〈四声三问〉 注更多,即考据汉字「四声」的来历。依据他的整理,原本中国语言中最清楚的声音是「入声」,因为是短促向下的,最容易辨识,也最早有了标示的方法。至于另外三声「平、上、去」,则是援用印度传来的《声明论》。藉由转读佛经的声调,应用在美化中文上,于是使得「四声」系统盛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武帝永明七年(西元四八九年)二月二十日,当时的竟陵王萧子良聚集了大批的僧侣,「造经呗新声」,有意识地创造诵念佛经的新音调,在订定文字读音上是历史性的大事件。从此确立了「四声」,而周颙、沈约就是那时候新的「四声」理论和规律的代表人物。

「四声」确立后又经过一些重要变化。从古早的「四声」到现代汉语的「四声」,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入声字上。北方语言中入声愈来愈不明显,到后来和去声混同了。不过发音的主流仍然维持「四声」,取消了入声,却将平声一分为二,有「阴平」和「阳平」之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国语」里的一声、二声。

「四声」在六朝形成后,原本从音乐中挪用过来的「五声」,相应就不再使用了。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谁创四声,其读法如何

谁创四声,其读法如何梁兴人沈约,作《四声谱》,即平、上、去、入是也。分平声为三十韵,上声之韵二十九,去声之韵共三十,入声之韵凡十七,即今日流传之诗韵。至于四声之读法,昔人有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

李柷,唐哀帝李柷的“柷”字到底读“Chu”(第四声)还是“zhu”(第

李柷,唐哀帝李柷的“柷”字到底读“Chu”(第四声)还是“zhu”(第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

历史人物 南朝宋厉锋将军周J简介,周J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四声的

南朝宋厉锋将军周J简介,周J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四声的?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人物生平[约

历史人物 南朝宋厉锋将军周简介,周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四声的

人物生平[约公元四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彦伦,汝南安城人。祖父周虎头,员外常侍,父亲周恂,归乡侯相。周言辞婉丽,工隶书,兼善老、易,长于佛理。初为宋益州主簿。宋明帝颇好玄理,以有辞义,引入殿内。帝所为惨毒

尧舜禹怎么读音是什么,尧舜禹怎么读音

尧舜禹怎么读音尧yáo二声舜shùn四声禹yǔ三声尧舜禹怎么读音是什么尧舜禹读音yaoshunyu第二声第四声第三声尧舜禹怎么读尧yao二声舜shun四声禹yu三声尧舜禹汤中的汤的读音是什么应读tān

历史百科 何谓诗之八病

何谓诗之八病四声八病之说,肇始于梁沈约。(四声,已见前小学部。)八病者:曰平头,曰上尾,曰蜂腰,曰鹤膝,曰大韵,曰小韵,曰正纽,曰旁纽;是也。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文学家毛先舒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毛先舒出生日期:1620年(庚申年)逝世日期:1688年(戊辰年)职业:文学家毛先舒人物毛先舒生于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自幼聪慧过人,6岁能辨四声,8岁能咏诗,10岁能作文,18

阎乐杀秦二世是因为被赵高当成一枚棋子

阎乐怎么读呢,首先第一个字是阎,读音是yan第二声,第二个字是多音字,在古代,如果作为姓氏的话,读的是yue,第四声,现在也有人姓氏中这个字读le,也是第四声。阎乐这个名字,大家也许比较陌生,不过赵高

阎乐杀秦二世是因为被赵高当成一枚棋子

阎乐怎么读呢,首先第一个字是阎,读音是yan第二声,第二个字是多音字,在古代,如果作为姓氏的话,读的是yue,第四声,现在也有人姓氏中这个字读le,也是第四声。阎乐这个名字,大家也许比较陌生,不过赵高

东汉历史东汉皇帝列表,东汉皇帝列表

东汉皇帝列表?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da第二声)汉和帝刘肇(zhao第四声)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hu第四声)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zuan第三声)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献帝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