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国:刘备为何不久吕布
Posted 手下
篇首语:孤独如影随形,我们不能杀死他,只能与他和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解密三国:刘备为何不久吕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解密三国:刘备为何不久吕布
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曹操亲率大军征讨盘踞徐州的吕布。之前被吕布打得丢盔卸甲的刘备在梁国境内与曹操会合并随之参战。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吕布被围困在下邳,最终在下邳城白门楼被俘。之后,这场战争的胜负双方上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
吕布:“绑得太紧了!就不能稍微绑松一点吗?”
曹操:“绑老虎不紧能行吗?”
吕布:“明公怎么瘦了这么多?”
曹操:“你以前见过我?”
吕布:“从前在洛阳温氏园有过一面之缘。”
曹操:“对啊,我都快忘记了。之所以瘦了,是因为恨不得早点见到你啊。”
吕布:“平素里我很厚待手下,怎么到了关键时刻他们都背叛我呢?”
曹操:“就你这德行,让妻子独守空房,自己却偷偷与手下的妻子偷欢,你这就叫厚待手下?”
吕布:“春秋时期齐桓公不计射钩之仇,任用管仲担任相国;请您仿效古人,让我吕布为您效劳,您看怎么样?”
曹操:“......”
吕布:“玄德呀,如今您是明公的座上客,我是俘虏。看在咱俩以往的交情上,帮我说说情,让明公稍微松松绑吧。”
刘备:“......”
曹操:“你这人真逗,有什么话就直接对我说,何必要让刘使君转告。”
王必:”吕布是个彪悍的敌人。他那些负隅顽抗的手下就在附近,对他可不能放松警惕啊!“
曹操:“我本来是想给吕布你松绑的。可是王必主~不同意,这可让我怎么办呢。你就忍忍吧。”
吕布:“明公,您担忧的也就我吕布,现在我心服口服,天下再也没人让您忧虑了。明公您率领步兵,派我统领骑兵,何愁天下不能平定呢?”
曹操:“你说的似乎还有几份道理。”
刘备:“明公,难道您就不记得当年吕布是如何对待丁原和董卓的吗?”
曹操:“这话更对!来人,将吕布拉出去杀了!”
吕布:“刘备!你这小子最不可信了!”
这便是白门楼的全部故事。我们先来简单分析一下对话人的心理状态。
首先是吕布。一心求饶,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因此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要求。
曹操对是杀是留态度摇摆,这点也基本可以确定。
那么,不想让吕布活命的人有谁呢?刘备自然算一个。除了刘备还有谁吗?其实有的。曹操的主薄王必就是一个。这个王必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此人实乃曹操的心腹。曾为曹操办过不少大事,曹操对其非常信任。他的话对曹操很有影响力。从王必的一句话可以发现,此人是不想曹操留下吕布性命的。
最后来说说刘备。从之前的对话中可以发现,曹操并没有征求刘备的意思。刘备主动提出杀掉吕布,除了旧怨,还有别的可能吗?
有。
从曹操拿下徐州后对刘备的态度可以得知,曹操对刘备有着深深戒备。他欣赏刘备的才能,但不相信刘备能为自己所有。因此,他才会做出既不杀刘备又不让刘备留在徐州的决定,让他随自己一起来到许昌监视居住。而刘备对曹操也是早有提防,谨言慎行,装傻充愣,要不然也就不会演了一出“煮酒论英雄”。
既然双方都有猜忌,这时候刘备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顺着曹操的思路来考虑问题。尽管曹操没有明确表态,但其心腹王必的态度自然会最终影响曹操的决策。既然如此,刘备何不顺水推舟呢?一旦刘备开口救吕布,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会不会对刘备更加怀疑而影响到刘备自身的安危呢?刘备没把握,但担心自己一旦开口,将连后悔都来不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刘备才决定主动抢话,建议曹操杀了吕布。一来顺了王必的意思,二来也间接向曹操表了忠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曹操并没有明白刘备的险恶用心,将吕布杀了。而将死的吕布却看出了刘备的居心,因此才会说出刘备最不可信的临终之语。看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古语放在吕布身上是最合适不过了。
历史秘闻 吕布被俘后,刘备为何落井下石
乱世三国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猛将,在众多战将当中,吕布无疑是最闪耀的一个。单从个人战斗力方面来看,吕布绝对的名列前茅,甚至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战将,故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
起初,吕布为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兼部将,后攀上了董卓,不惜干掉义父丁原来取得董卓的信任。跟董卓之后,吕布被提拔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奈何英雄难过美人关,在貂蝉美人计的攻势下,吕布很快就沉沦了。为了独占貂蝉,一不做二不休,又将义父董卓干掉,因功被封为奋武将军,假节,与王允共同执掌朝政,可谓是权倾天下。
董卓被杀后,他的旧部李傕和郭汜归降不成,在贾诩的建议下,就带兵攻入长安,吕布被迫带兵出走,先后投靠了袁术及袁绍两兄弟,后与之反目。公元194年,在陈宫的劝说下,张邈与弟弟张超迎吕布为兖州牧。从此之后,吕布就得到了陈宫,并在陈宫的辅佐下一步步壮大。
在吕布成为兖州牧不久,曹操就亲率大军前来讨伐,吕布打败后投奔了徐州的刘备。或许是因为吕布曾杀了奸臣董卓,使得刘备对他有一定的好感,力排众议收留了他。万人敌张飞,非常看不惯吕布的行为,骂他为“三姓家奴”。
公元195年,袁绍亲率大军攻打徐州,刘备就带兵出城迎战。令刘备心寒的是,吕布趁机夺取了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家眷,自称徐州牧。无奈之下,刘备选择向吕布投降,驻扎在小沛,两人的位置刚好对调了,刘备心中肯定相当不爽,杀吕布的心都有了。自此期间,吕布曾通过“辕门射戟”的杰作,帮助刘备解了围。
公元198年,曹操率军攻打吕布,陈宫建议吕布带兵驻扎城外,已形成掎角之势,这样可以避免被曹操“包饺子”。奈何吕布舍不得城中的娇妻,就没有采纳陈宫的计策,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曹操不能拿他怎么样。结果,曹操围攻下邳三个月之久,并决水围城,吕布的部下宋宪、魏续等人反叛,并将吕布绑到了曹操面前。
我们都知道,曹操对人才相当重视,尤其是吕布这种天下闻名的猛将,做梦都想得到。吕布为了活命,对曹操说道:“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心中非常高兴,本想立马为吕布松绑,站在一旁的刘备却对曹操说道:“明公忘记丁建阳和董卓的下场了吗?”就这么一句话,把吕布推向了死亡深渊,曹操命人将其处死。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何要对吕布落井下石呢?真的是为了曹操性命着想吗?答案是否定的。刘备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吕布夺取徐州之事怀恨在心,趁此机会一雪前耻;二是,吕布如此能打,如果被曹操所收服,未来必将成为刘备的劲敌,毕竟刘关张三兄弟一起才勉强是他的对手。刘备认为,像吕布这么强的敌人,留下了将是个很大的威胁,就借曹操之手将其除掉,也算是防患于未然。
相关参考
乱世三国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猛将,在众多战将当中,吕布无疑是最闪耀的一个。单从个人战斗力方面来看,吕布绝对的名列前茅,甚至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战将,故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起初,吕布为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
乱世三国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猛将,在众多战将当中,吕布无疑是最闪耀的一个。单从个人战斗力方面来看,吕布绝对的名列前茅,甚至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战将,故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起初,吕布为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
三国是高手之间玩的PK,高手过招,招招致命,杀人不见血。偶尔也有跑龙套的,过来想客串一下,结果总是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吕布是三国很厉害的角色,出场费很高,当然为了让吕布当主演,董卓是花了大价钱的,黄金
对曹操而言,刘备比吕布更危险,他为何杀了吕布,却不杀刘备?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备和吕布,是三国时期比较像的两个人,之所以说他们像,是指他们做事的风格和方法,只不过吕布很明显心机不够深
刘备为何主张杀吕布呢?一是吕布曾夺取刘备的地盘,备当然怀恨在心;二是刘备担心如果吕布为曹操所用,则使曹操如虎添翼。刘备最大的敌人是曹操,当然不愿看到曹操势力的强大,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形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意气相投,相识不久就在张飞家的桃园里结拜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是为“桃园三结义”。此后三兄弟同心协力、肝胆相照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意气相投,相识不久就在张飞家的桃园里结拜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是为“桃园三结义”。此后三兄弟同心协力、肝胆相照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其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三国演义》的作者将历史上颇能体现刘备血性及神勇的几件事移花接木给了张飞、关羽,并将刘备亲自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其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三国演义》的作者将历史上颇能体现刘备血性及神勇的几件事移花接木给了张飞、关羽,并将刘备亲自
现代的人大都是以己之心度古人之腹,都说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但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成王之路都是哭哭啼啼,以至于大家都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好吧,哭就哭吧,后人“忽悠者”还来个厚黑--!接着呢,又说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