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

Posted 扶余

篇首语: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至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廷多次东征、先后攻占百济、高丽的战争。唐朝初立,曾与高丽互派使者通好。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渊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当时朝鲜半岛并存三个独立国家,北部为高丽,南部偏东为新罗,南部偏西为百济。其中新罗一直与唐廷保持朝贡关系。贞观十七年九月,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高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出使高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高丽。十八年十一月,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道进击高丽(即“唐太宗攻高丽之战”)。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五月初二,张亮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即卑奢城,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十七日,李绩军攻克辽东重镇辽东城(今辽宁辽阳),斩俘两万余人,以其地置辽州。六月,唐军进至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高丽北部耨萨(相当于唐的都督)高延寿、高惠真率15万大军前来救援,被唐军击败,余众归降。高丽举国震恐,自后黄城(今辽宁沈阳南)至银城(今辽宁铁岭南)一带空无人烟。

七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至九月仍未攻克。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被迫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朝,没有达到征占高丽的预期目的。二十一年二月,唐太宗决定再次东征。朝议认为高丽依山为城,易守难攻,应派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唐太宗采纳这一建议,命牛进达和李绩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丽。唐军数次击败高丽军,高丽王被迫于十二月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谢罪。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派右率3万大军乘楼船渡海,入鸭绿水(即鸭绿江),在泊沟城(即今辽宁丹东东北)大败高丽军。唐军偏师连续骚扰,使高丽已穷困凋弊,唐太宗乃决定二十三年征发30万大军,一举灭掉高丽,并命人大造舰船。后因是年五月唐太宗病逝,东征之役遂罢。高宗李治即位后,唐与高丽、百济之间几年内相安无事,百济还曾遣使入朝。战前形势唐朝于辽东攻打高句丽效果不大后,调整了针对朝鲜半岛的策略。确定:先派兵渡海,与新罗联手打击百济,渡海远征军在半岛取得立足点后,再与辽东方面的唐军南北夹击高句丽。其时,大将刘仁轨建议:“欲吞灭高丽,必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其心腹。”显庆五年(660年)三月初十,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13万渡海,进行登陆作战。

任命新罗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兵5万与苏定方配合作战。 八月,苏定方率唐水陆大军船队从城山(今山东荣成)启航,横渡黄海,至熊津江口(今韩国锦江)。百济军据熊津江口拒守。唐军先锋抢滩登陆,上山结阵,与百济守军展开激战。后续唐军船队正逢涨潮,源源开到,一时扬帆盖海,无比壮观。百济军根本抵挡不住,迅即被击溃,死伤数千。唐军顺利攻下了熊津江口,取得了稳固的立足点。从陆路助攻的新罗军,进展却不大顺利,遭遇百济名将阶伯所率的五千士卒殊死抵抗,最后勉强惨胜。 唐军水陆大军刚一站稳,就齐头并进,沿江而上,直趋百济都城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距城20余里,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再次大破百济军,斩首万余,又穷追残敌直抵泗比城下。 百济义慈王与太子扶余隆逃向北部边境,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兵固守。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率左右逾城归降,百姓皆从之。苏定方乃命士卒登城立帜,扶余泰处境窘迫,只好献城请求处置。此后,扶余义慈、扶余隆及各城城主亦相继投降。百济宣告灭亡。百济亡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高句丽。战争经过乾封元年,高丽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与其弟泉男建、泉男产不和,男建自称莫离支,发兵讨伐男生。

男生派其子泉献诚到唐朝求援。六月初七,唐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援泉男生;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又命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共同讨伐高丽。九月,庞同善大败高丽军,与泉男生会合。高宗诏命泉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十二月,唐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为副大总管,契苾何力、庞同善亦为副大总管并兼安抚大使,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亦受李绩节度,诸路合击高丽。征调河北诸州县的全部租赋以供辽东军用。二年九月十四日,李绩兵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苾何力镇守,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泉男建派兵袭击庞同善、高侃在新城的营地,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将其击败。高侃率军进至金山(在今辽宁昌图西),与高丽军交战不利,高丽军乘胜追击,薛仁贵引兵从侧面袭击高丽军,大败之,斩首5万余级,攻下南苏(在今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木底(今辽宁新宾西木奇镇)、苍岩(今吉林集安西境)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师。郭待封率水军从别道趋平壤。郝处俊在高丽城下击败高丽军。总章元年二月二十八日,李绩等攻占扶余城(今辽宁四平),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40余城亦望风归降。

泉男建遣兵5万妄图夺回扶余城,在薛贺水(又称萨贺水,即今辽宁丹东西南赵家沟河)与李绩军遭遇,唐军大胜,斩俘3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丽军,追奔200余里,攻振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高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九月十二日,高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丽全部平定。唐分其境为9都督府、42州、100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2万镇守其地。战争点评唐经过长期对高丽的骚扰作战,使其国力日趋下;又攻灭百济,使高丽失去盟军;随后抓住高丽内乱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夺占其战略要地,终于将高丽击灭。高丽与中国高句丽与中国的关系,或许可用“叛服不常”四字带过,其实高句丽的战略意图还是很清楚的。打开地图,高句丽建国之初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四面皆敌:西面为汉辽东、玄菟〔注:第二玄菟郡〕二郡,南为乐浪、带方二郡,北面是夫余,东边有沃沮。因此,除了对周边小邦和夫余、沃沮进行吞并、打击外,对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时战时和的态度,但中心是围绕着蚕食、兼并上述四郡进行的。

一旦中原王朝强大时采取称臣纳贡的恭顺态度;中原一旦有事或国家分裂,即乘机入寇侵掠,以收渔人之利。中间虽几经反复,有几次还因受到中原或地方朝廷的报复性讨伐而几乎亡国,但在五世纪初还是完全达到了其战略目标:上述四郡先后入其囊中,夫余等也先后征服,西至辽河,东、北已无强敌,东南与百济、新罗接壤。其后鉴于北魏已兴,向中原内地进取的可能性不大,长寿王于427 年从丸都城迁都平壤,致力于向朝鲜半岛南部发展,以打击百济、新罗为主;对中国则以辽河为界,采取守势。当中国再次统一起来后,高句丽以其倔强,击败了隋炀帝大军的进讨。后来又与唐朝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战争,最后终于在内部分裂,外部强敌压境的局面下灭亡。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唐灭高丽之战的评价及影响

唐灭高丽之战的评价唐灭高丽之战最终以高句丽的灭亡而告终,那么对唐灭高丽之战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盛唐时期,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唐灭高丽之战并不是唐朝本身的想法。在唐朝刚刚建立

唐朝历史 唐灭高丽之战是什么背景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七世纪的时候,指的是高句丽与唐罗联军之间的战争。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场战争呢?唐灭高丽之战背景是什么呢?隋朝时期,隋朝曾出兵攻打高句丽,但是最终惨败而归。而在战败之后,隋朝内部便发

唐朝历史 解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唐灭高丽之战的?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七世纪的时候,指的是高句丽与唐罗联军之间的战争。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场战争呢?唐灭高丽之战背景是什么呢?隋朝时期,隋朝曾出兵攻打高句丽,但是最终惨败而归。而在战败之后,隋朝内部便发

唐朝历史 唐灭高丽之战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唐灭高丽之战的影响在唐朝与新罗的联军下,终于将这个困扰了中国王朝许久的高句丽灭亡了。那么唐灭高句丽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呢?唐灭高句丽之战图片高句丽是一个从公元前37年便开始存在的民族政权。在《三国史记》中

唐朝历史 唐灭高丽之战简介

唐乾封元年(666年)至总章元年(668年),在唐与高丽、百济的战争中,唐军攻灭高丽的作战。历史背景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至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廷多次东征、先后攻占百济、高句丽的战争。唐

唐朝历史 唐灭高丽之战简介

十八年十一月,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道进击高句丽(即"唐太宗攻高丽之战")。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

唐朝历史 唐灭高丽之战 唐朝大军灭高句丽之战

把高句丽国王建武杀死了,立建武弟弟的儿子藏为国王,当然,只是个傀儡,盖苏文自封为莫离支,莫离支是个官名,相当于唐朝的兵部尚书,这个角色倒有点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莫离支手握军政大权,头戴金冠,身上佩

解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唐灭高丽之战的?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七世纪的时候,指的是高句丽与唐罗联军之间的战争。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场战争呢?唐灭高丽之战背景是什么呢?隋朝时期,隋朝曾出兵攻打高句丽,但是最终惨败而归。而在战败之后,隋朝内部便发

历史秘闻 唐灭东突厥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唐灭东突厥之战过程怎样

唐灭东突厥之战是发生在唐朝的贞观年间的战争,是唐朝与东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战。那么,唐灭东突厥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呢?唐灭东突厥之战有什么背景?此战的结果是什么

唐灭东突厥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唐灭东突厥之战过程怎样

唐灭东突厥之战是发生在唐朝的贞观年间的战争,是唐朝与东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战。那么,唐灭东突厥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呢?唐灭东突厥之战有什么背景?此战的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