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关于怛罗斯战役
Posted 罗斯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关于怛罗斯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关于怛罗斯战役
怛罗斯之战的确是世界文明的转折点。
首先,由于这场战役的胜利,阿拉伯军队间接地从中国获得了一些先进的技术,而以前这些技术是不允许出境的。比如造纸术、火药等,这些技术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递给欧洲,为资本主义的崛起铺平了道路,具体的东西,马克思早已经论证了,无需多言。
其次,这是中国和阿拉伯在强盛状态下的一次正面相撞,从纯粹军事的角度说,中国远征军失败了,但是那毕竟是远征军,不是在本土作战,因此对中国本土影响不是很大。所以,两个帝国基本上战成平手。然而从实力上说,中国军队对抗数倍于自己的阿拉伯军队,也让阿拉伯人不再敢有继续东进的野心,从此中亚的格局基本奠定,中国的力量再也没有深入中亚西亚。
第三,这场战役之后,唐朝的军事实力还没有急剧下降,但是已经露出了衰落的苗头。基本上是十年以后,安史之乱爆发,唐帝国大厦将倾,从此只顾收复国土,再也没有力量开疆拓土了。
由怛罗斯之战岛安史之乱这个轴线,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由盛而衰的迹象,唐朝的衰亡,国家政治的东移,表明中国从此没有开拓可经营西部的能力。没有开拓可经营西部的能力,必然导致政治中心的进一步东移,造成了长安----汴梁----南京、北京的轨迹。
因此怛罗斯之战是中国文明衰落的开始,安史之乱是文明衰落的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呢?怛罗斯之战的失败,说明我们已经没有继续开拓疆土的能力,也没有控制西域的道德基础,因此,中国文明的攻击趋势被阻滞,文明不进则退。
反过来来看安史之乱,又证明了文明的内部已经开始腐烂堕落,它同时瓦解了中国文明的基础,即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宗主国和番邦的邦联关系,导致以后中国的汉族政权被迫和少数民族政权平起平坐,文明的自信心很受打击。这种自信心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复兴中国文明,必须从开拓西部开始,从政治中心西移开始,重新回到文明兴盛的出发点。
相关参考
为何怛罗斯战役军队中会有造纸术的工匠?这跟唐朝当时的兵制有关联吗?怛罗斯战役军队中会有造纸术的工匠,这并不是兵制中的编制问题,而是军队中刚好有熟悉造纸技术的士兵。也就是说,战败的唐朝士兵俘虏中有懂得造
唐玄宗前期,在开端处理了吐蕃方面的麻烦以后,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为了抢夺西域,开端采纳手腕对立愈来愈猖狂的阿拉伯人。原因是一度强大的突厥系突骑施部落败亡以后,失去了敌手的阿拉伯人在中亚树立了霸权,欺压中亚
为何怛罗斯战役军队中会有造纸术的工匠?这跟唐朝当时的兵制有关联吗?怛罗斯战役军队中会有造纸术的工匠,这并不是兵制中的编制问题,而是军队中刚好有熟悉造纸技术的士兵。也就是说,战败的唐朝士兵俘虏中有懂得造
恒罗斯之战是唐玄宗时大唐的安西都护府与来自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与中亚小国联军在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战役的发生时间在751年7月-8月(唐玄宗天宝十年)。以阿拉伯帝国惨胜告终。这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
怛罗斯之战双方实力对比:高仙芝旨在恢复唐朝在河中地区势力的行动自然会遭到阿拉伯帝国的反击,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战役终于在天宝10年(公元751年)爆发。这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唐朝要恢复在中
怛罗斯之战双方实力对比:高仙芝旨在恢复唐朝在河中地区势力的行动自然会遭到阿拉伯帝国的反击,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战役终于在天宝10年(公元751年)爆发。这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唐朝要恢复在中
被阿拉伯军队带走的战俘,遗失的“西游记”黑衣大食与大唐之间的怛罗斯战役就这样结束了,但另一段传奇才刚刚开始。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杜佑的族侄杜环是战败被俘的唐王朝军队的一员,他作为文官参加了怛罗斯战争。杜环
古语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天宝九年(750年),名震一时的唐朝西兵主帅高仙芝,以粟特昭武诸国之一的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一带)“无藩臣礼”为由,将石国国王那俱车鼻夫妇押至长安,屠戮
古语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天宝九年(750年),名震一时的唐朝西兵主帅高仙芝,以粟特昭武诸国之一的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一带)“无藩臣礼”为由,将石国国王那俱车鼻夫妇押至长安,屠戮
怛罗斯之战的影响及启示【摘要】文章解读了公元751年,在中亚的怛罗斯城爆发的历史上著名的唐与大食之间的“怛罗斯之战”。笔者认为:首先,怛罗斯之战并没有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其次,怛罗斯之战对东西文化交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