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马皇后从未提及过自己家的事,因此得到汉明帝的敬重
Posted 太后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马皇后从未提及过自己家的事,因此得到汉明帝的敬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马皇后从未提及过自己家的事,因此得到汉明帝的敬重
马皇后从未提及过自己家的事,因此得到汉明帝的敬重
汉明帝通过这件事,知道马皇后很有处理国家政务的才能,有时汉明帝在朝堂上遇到公卿大臣难以裁决的事,便回到后宫试着让马皇后解决。马皇后为他深入地分析事情原委,并提出解决方法,汉明帝也总是听从。从此,马皇后在汉明帝身边服侍时,便帮他处理国家政务,弥补了许多朝政上的缺陷。但她从未提及过自己家的事,因此得到汉明帝的敬重。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太子刘炟即位,是为汉章帝,马皇后也被尊为皇太后。
明帝新丧,皇太后的弟弟马廖、马防、马光,认为自己是皇亲国戚,不顾国家法令,私闯宫门,非要强行入宫吊丧不可。把守官门的卫士杨仁遵照命令,不放任何人进去。
事后,马廖向汉章帝告状,说卫士杨仁妄自尊大,竟敢对国舅这样无礼。汉章帝将此事告知马太后,太后不仅没生气,反而赞扬说:杨仁执法不阿,不避权贵,这才是国家的忠臣。汉章帝便提拔杨仁为什邡令。
按照汉朝的制度,皇帝死后,诸贵人当徙居南宫。马皇后感于惜别之怀,各赐以赤绶,加安车驷马,越布三千端,杂布二千匹,黄金十斤。
她自己撰写明帝的起居注,并把哥哥马防侍奉明帝医药的事削去。汉章帝说:舅舅为先帝侍奉医药一年多了,不但没有受到奖励,反而连辛苦也不被记录,母后也过分了吧?马皇后回答说:我不想让后人说先帝重用了皇后的家属,所以我才没有写进去。
过了一年,章帝想按照两汉制度封三个舅舅为侯爵,马太后的三个弟弟都上章推辞,太后也不允许。当时,朝政掌握在太后手里,一些大臣以为太后是故作谦虚,为了讨太后和国舅的欢心,便趁第二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旱灾,联名上书说:天久旱不雨,是由于陛下不封外戚,引起阴阳失调。请陛下依照祖宗常法,加封帝舅们为侯。马太后看到奏章后,非常气愤,下诏说:“这些上书的人,都是想向我献媚而谋求晋升。他们讲的理由是荒唐的,毫无根据的。西京成帝时,王太后的弟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五人同日封侯,当天,黄尘漫天,雾霭四塞,并不闻澍雨之应。武帝时,外戚窦婴、田蚡,位宠身贵,横行不法,倾覆之祸,为世所传。先帝吸取这些的教训,为防止外戚干政,不让他们身处国家枢机之任。诸王的封邑,也减先王之半。他常说:‘我的儿子不应和先帝的儿子等同尊贵。’
皇子尚且如此,现在有些官员为什么要拿我去攀比阴氏呢?我是天下主母,身穿粗布衣服,吃饭也不求甘美,左右随从也只穿布衣,不用香熏花饰,这样俭朴,为的是给天下人做个榜样。
我的娘家人不明此理。最近我外出从家门附近经过,看见去你舅家问安的人,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家里的佣人也都穿着极其华丽的衣服,我心里很不舒服。当时,我并没有去谴责他们,不过,我回来之后,就立即断绝了对他们的接济,希望他们能从中认识错误,改过自新。但他们不以为然,依然故我,不以国家大事为重,一味地追求享受。知臣者莫若君,况且他们又是我的兄弟。我怎能辜负先帝的旨意,下愧我马氏先人之德,重蹈西京败亡的覆辙呢?”马太后如此作并不只是谦虚,而是怕娘家人权势过盛后,不知收敛,在自己死后如同西汉的那些外戚一样,遭受灭族大祸,这是真心为家族着想。
章帝看完诏书后,觉得有些愧对三位舅舅。重新向太后请求:“两汉制度,国舅封侯,和皇子封王一样。太后固然谦虚,为何不让儿臣加恩三个舅舅。况且舅舅们年纪很大了,万一哪天过世,儿臣岂不抱恨终生。”太后了解章帝的心情,又进一步对章帝解释说:“封侯的事我所以这样决定,是从你和你舅舅两方面的利益出发的,并非为慕得谦让美名,使你蒙受无恩于外戚的指责。景帝时,窦太后要加封王皇后的哥哥,丞相周亚夫坚执不肯,认为高祖有誓言在先,无军功者不得封侯。现在我的兄弟无功于国家,怎能和阴、郭中兴皇后相比呢﹖我常想那些富贵人家,居高官厚禄,还图加爵封土,这就好比再次结果的树木一样,必然伤动根基。况且人们谋求封候的目的,无非是上图祭祀祖先时体面一点,下图自己逸乐享受。现在我娘家祭祀用的是四方珍品,衣食则有国家供给,还有什么必要再受一县之封呢﹖我的决定是不会再更改了。你是个孝顺的儿子,应该让父母安心。如今天气反常,农业歉收,粮价飞涨,人民生活还十分困苦,匈奴又在边境寻衅,内忧外患,弄得我日夜难眠。你却把封帝舅当作什么大事、这不是违背了慈母的拳拳之心吗?我生来脾气刚急,有胸中气,不可不顺。如若阴阳调和,风调雨顺,年成转好,边境靖安,到那时再实现你的意愿也不迟。”汉章帝见太后坚持如此,也只好把封侯的事暂时搁起。
马太后坚持以节俭的风气化行天下,有三个亲王车马衣服很朴素,太后知道后,大加赞赏,每人赐给钱五百万。她亲族中有简朴、谦让义行的,她就加以勉励,而对那些衣服车马奢侈过度的,就开除他们入宫的门籍,遣送回家。在她的倡导下,全国上下都以简朴为荣。后来,她母亲太夫人去世,家中人把坟茔砌得高一些,超过了国家制度的规定,马太后立命马廖将高出的部分削去。
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全国农业获得了大丰收,边境也太平无事。汉章帝又提出封三位舅舅为列侯的事,太后仍然辞让,马氏三兄弟也不愿就封。
汉章帝坚持要封,受封之前,太后将三兄弟召来,劝诫他们说:“我年轻少壮时,时时提醒自己,居不求安,食不贪饱,恭谦克己,兢兢业业,只望能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们生活得好一些,以不负先帝的遗愿。希望各兄弟也能共承此志,使归天之日,无所遗恨。”三兄弟接受了太后的劝导,受封后不久,便辞去官职,回家养老。
就在这一年,马太后因病逝世,享年四十一岁。马皇后一生勤俭朴素,平和谦逊,知书识礼,明理达义。她的所做所为,对明帝、章帝两朝的政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赢得后世人们的赞誉。
相关参考
汉明帝的皇后马明德是一位平易近人,生活俭朴的人。她非常的有才华但又不干预朝政,对世事却明断有理,连明帝也十分佩服。明德皇后马氏(38-79),她是汉明帝刘庄唯一的皇后,伏波将军马援的三女儿。闺名不详,
明帝刘庄皇后马氏太子宫新宠两汉之际,天下大乱,豪杰蜂起。住在长安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的马援追随隗嚣,屡立奇功,隗嚣割据西北,拒不归顺刘秀。马援为刘秀出谋划策,击溃隗嚣。此后马援跟随刘秀南征北伐,战功
永平三年(六〇年)汉明帝之妃马氏被立为皇后。按照汉朝的旧典,无论谁一旦做了皇后,她的父兄大都要封侯。马皇后的父亲是汉光武帝的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在世时就已经被封了新息侯。按说她的兄弟就更应当封侯了。
永平三年(六〇年)汉明帝之妃马氏被立为皇后。按照汉朝的旧典,无论谁一旦做了皇后,她的父兄大都要封侯。马皇后的父亲是汉光武帝的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在世时就已经被封了新息侯。按说她的兄弟就更应当封侯了。
历史人物 没有子嗣被汉明帝立为皇后,明德马皇后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德马皇后,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她也算是出身名门了,父亲是将军,对她疼爱有加,可是快乐的时光并没有太久。年少时期她的父母都去世了,生活只能靠自己。所以当她还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处理家务
明德皇后(公元39年-公元79年),马氏,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人,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刘庄的皇后。公元52年(建武二十八年),她被选入太子宫时只有十三岁。由于她生性谦恭和顺,对太子的母亲
汉明帝刘庄一生中有九个儿子,最后他选择立第五子刘炟为太子,一则因为刘炟虽非马皇后亲生,但从小养在马皇后身边,视同亲生,刘庄信任和宠爱皇后,为了皇后以后老有所依;但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汉明帝刘庄觉得众儿
汉明帝刘庄一生中有九个儿子,最后他选择立第五子刘炟为太子,一则因为刘炟虽非马皇后亲生,但从小养在马皇后身边,视同亲生,刘庄信任和宠爱皇后,为了皇后以后老有所依;但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汉明帝刘庄觉得众儿
皇帝面临难题,马皇后会为其出谋划策,但从不借机为自己的家族捞好处,她深明大义,从不干预朝政,每每让家族度过了难关。>> 汉明帝的皇后马氏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的皇帝贤内助,她的父亲是骁勇善战的东汉开国
历史人物 明德马皇后简介 明德马皇后怎么死的 明德马皇后与汉明帝刘庄-
中文名:马氏 国籍:中国(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39年 逝世日期:公元79年 职业:皇后www.cha138.com 代表作品:《显宗起居注》 谥号:明德皇后 籍贯: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