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中山舰事件中关于蒋介石的4大疑问 揭秘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中的行动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中山舰事件中关于蒋介石的4大疑问 揭秘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中的行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中山舰事件中关于蒋介石的4大疑问 揭秘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中的行动

  史学界一般认为,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这一事件的主角,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关于他在这一事件中的行动至今仍有很多的疑问没能解开,比如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中山舰事件,比如蒋介石为何在事件中一度“仓皇出逃”,等等。 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中的经历也是最为扑朔迷离的。首先,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中山舰事件?传统观点认为,蒋介石是为了打击中国共产党,实现“清共”的目的。如《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就提出,中山舰事件是一次“限制共产党,限制苏联顾问,夺取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大多数学者也都持这种观点。如吴瑞虎就提出:“蒋介石蓄意制造混乱局面,企图趁乱屠杀共产党员,同时逼走汪精卫。”张宇认为:“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是为了反共。”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中山舰事件是因为蒋介石多疑的性格,外加孙文主义学会的挑拨而发动的,其矛头对准的也并不主要是共产党,而是汪精卫和共产国际,甚至共产党在中山舰事件中只是扮演了牺牲品的角色。杨奎松指出:“蒋介石发动‘三二〇’事件,本意是在阻止汪精卫和季山嘉的所谓倒蒋阴谋。”“就‘三二〇’事件本身而言,它更多的只是蒋出于极端猜疑和任性的性格,为了表达内心不满的一次冲动行为。”马振犊认为:“促使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发难的直接原因,第一是蒋的神经过敏;第二是黄埔学生中‘孙文主义学会’右翼分子的挑唆与谎报军情。”裴毅然则认为:“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变,其矛头指向对准的是汪精卫,并非是共产党”,“攻击共产党,只是借口而已”,因为“整个事变的起因仍然是国民党内高层十分复杂的权力倾轧,促因多多,而非国共两党之争”。 其次,蒋介石为何在事件中一度“仓皇出逃”?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回寓会客,恨共产党陷害,决赴汕(头)避祸。午后五时行至半途,猛思‘我何为示人以弱?’仍返东山,誓牺牲个人一切,以救党国。竟夕与各干部密议,至四时,诣经理处,下定变各令。”类似的记录也出现在陈立夫和陈肇英的笔下。蒋介石为何在事件最初要逃走呢?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章潜五认为,蒋介石是“害怕季山嘉、汪精卫、李之龙联合反对他”,“中山舰的白天驶向黄埔,以及汪(兆铭)、李(之龙)的电话,使蒋怀疑阴谋计划似已败露,因而下午急忙用小艇绕道,乘汽车去船埠拟往汕头”。)裴毅然提出,陈立夫曾说过,“三二〇”事件发生之前,汪精卫于“三二〇”前要谋害蒋介石,蒋介石发现这一阴谋,很灰心,想辞职不干了,准备出亡。马振犊也提到:“蒋介石在黄埔有所见闻之后,一时也曾失去了主张,曾一度决定要一走了之。” 再次,蒋介石为何能够成功发动中山舰事件?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由许多重要因素决定的。张宇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苏联和中共对蒋介石“多方迁就和退让”;其次,“蒋介石善于伪装和把握时机”;再次,“孙文主义学会的积极配合”。)叶昌友提出,由于“共产国际、苏联及其在华顾问首先对蒋介石实行了妥协退让,中国共产党根据他们的指示对蒋采取了和解的立场,此时国民党党政军领袖汪精卫也由于苏方对蒋妥协和得不到各军军长的支持而负气出走,再加上谭延闿、朱培德、李济深等国民党实力派的迅速转向”,而使蒋介石最终阴谋得逞。向明、心亘指出:“由于我党采取错误的妥协退让政策,使蒋介石篡夺军权的第一次大胆尝试得逞”。 最后,蒋介石为何最终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而不是乘胜追击?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中获得了巨大的权力和利益,然而他在得手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就此作罢,这是为什么呢?叶昌友提出,究其原因,“一是广州中国共产党人的‘强硬’立场和坚决斗争”;“二是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强烈谴责和反对”;“三是蒋介石考虑到他的力量尚不够强大和惧于各军的不满”;“四是蒋介石慑于中国共产党仍有力量,不敢马上和革命势力完全决裂”;“五是蒋介石深知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其‘导师’张静江的劝告”;“六是蒋介石为攫取全国政权还需要利用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力量,还需要苏联财力和物力的帮助”。叶昌友、李国环、刘海燕指出:“是蒋介石恐惧和利用的双重心理作用,使其转而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事件。”黄卫民认为:“蒋介石当时并没有打算立即抛弃联俄容共政策。他发动中山舰事件的目的主要是限制共产党力量的发展和打击国民党左派。当他制造事变后,他立即感到自己的羽毛并未完全丰满,同共产党决裂为时尚早,还需要共产党的支持和苏联的军火援助。”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蒋介石是我的敌人了

  导读:1927年4月,在中山大学毕业,他向苏联当局提出申请,要求回国,准备把所学的知识和革命热情带回国内。恰在这时,中国国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背叛革命。消息传到苏联,中山大

大银行家陈光甫如何为蒋介石筹措军饷?

陈光甫是谁?1915年6月,孙中山适逢人生的低潮,旅居日本。听闻上海要成立一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孙中山嘱托未来的连襟孔祥熙加入股份1万元。银行的创办人是34岁的原江苏银行总经理陈光甫,他曾支持孙中山反

大银行家陈光甫如何为蒋介石筹措军饷?

陈光甫是谁?1915年6月,孙中山适逢人生的低潮,旅居日本。听闻上海要成立一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孙中山嘱托未来的连襟孔祥熙加入股份1万元。银行的创办人是34岁的原江苏银行总经理陈光甫,他曾支持孙中山反

揭秘蒋介石与美军将领史迪威之间重重矛盾

蒋介石、宋美龄与史迪威合影本文摘自《历史问题与问题历史》,张秀枫著,远方出版社出版史迪威葬送了蒋最好的两个师尽管宋子文在华盛顿努力积极游说,然而史迪威事件却对中美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产生了极不良的影响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渡江战役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渡江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面对着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军事攻势,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企图争取喘息时机,进行垂死挣扎。1949年4月1日,国

历史人物 民国第一公子孙科,为什么没有成就一番大事业

孙科的最亮眼的头衔是孙中山的儿子,他的荣耀得自于孙中山,他的沉重的包袱也来自于孙中山。>但是,他的存在感很弱,风评也很不好。>蒋介石曾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对孙科的评价:“孙科之性行卑劣贪婪,寡廉鲜耻,令

面对拆迁户,冯玉祥与蒋介石之间的较量

历史上拆迁风波闹得特别大的,要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初,因修建中山路引起的声势浩大的拆迁户请愿了。南京中山路,又称中山大道,北端起自下关长江边,向南经市中心鼓楼、新街口,东折至中山门,全长12公里多,宽

面对拆迁户,冯玉祥与蒋介石之间的较量

历史上拆迁风波闹得特别大的,要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初,因修建中山路引起的声势浩大的拆迁户请愿了。南京中山路,又称中山大道,北端起自下关长江边,向南经市中心鼓楼、新街口,东折至中山门,全长12公里多,宽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占领上海后,蒋介石与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策划的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雇用一批流氓冒充工人,袭击上海工人纠察队,借口工人“内讧”将纠察

揭秘抗战初八路军唯一受蒋介石现金奖励战例

本文摘自《八路军新四军征战传奇》作者:人民军队征战传奇丛书编委会出版社:长征出版社提起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初期的著名战役,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阳明堡机场夜袭战。这次战斗炸毁日军飞机24架,书写了抗战中最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