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梁从学的军衔是什么
Posted 军衔
篇首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梁从学的军衔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梁从学的军衔是什么
梁从学,1903年出生安徽六安,抗日战争任新四军游击支队长,解放战争,建国后任皖北司令员、江苏军区司令员,梁从学先后负伤13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红军长征后,梁从学跟随老上级陈毅一起留在皖南山区打游击,为人不但忠厚老实,而且作战有勇有谋,深得陈毅信任。他的战友也给他起了一个形象外号:“老黄犍”,意思是像老黄牛一样忠厚坚定。>在抗日战争期间梁从学屡建奇功,当时已经担任新四军二师4旅旅长的梁从学根据师长罗炳辉部署,在皖南金牛山指挥部队与日军从清晨一直激战到下午3时,这场战斗击毙日伪军500多人,俘虏30多人,算得上是新四军打的一场大胜仗。>吃了亏的日军发动了5000多人对金牛山地区进行了一次大扫荡,梁从学在疏散了周边老百姓后又狠狠痛击日军,毙伤300多人,从此,日军再也不敢扫荡金牛山了。>解放初期,梁从学接受皖北剿匪任务,在梁从学带领下,到了1951年底,共击毙土匪特务32000余人,彻底肃清了皖北境内的土匪。>>梁从学从来都是左手抓筷子吃饭,战友家人皆以为是“左撇子”,后来得知,在战斗中因为右手手筋被打断不灵活只能用左手。>梁从学大大小小的伤口有13处之多,特别是在一场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前胸贯穿后背,前胸留的是花生米大伤口,而后背留下的是碗口大伤疤,当时伤口化脓生蛆,用南瓜瓢塞进伤口,过一会儿瓜瓢里就爬满了蛆虫,然后再放进去一根南瓜瓢,如此反复直到伤口痊愈。>>1955年评定军衔时梁从学任皖北军区司令员,按照当时职务只能授少将。但是梁从学的老战友都提意见,梁从学参加战斗多,负伤多,资格老功劳大,不授中将有失去公允,连老上级陈毅也不赞成授少将。>正式授衔后梁从学被授予中将,同时还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相关参考
1955年评定军衔时梁从学任皖北军区司令员,按照当时职务只能授少将。但是梁从学的老战友都提意见,梁从学参加战斗多,负伤多,资格老功劳大,不授中将有失去公允,连老上级陈毅也不赞成授少将。>新中国第一次授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将军,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作出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名声大振后,他却遭到了他人的诬陷,他就是梁从学。>梁从学,1903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的一个贫苦农村。梁从学很早就出
他是从山中走出来的将军,人送外号“梁老虎”,日军被他打得不敢再“扫荡”,出身名牌军校的土匪是他的手下败将。战争年代,最严重的一次负伤,子弹直接从他的前胸穿透后背,差点牺牲。论职位,他应为少将,但陈毅等
林徽因之子梁从诫认为:“徐志摩也许真的爱过我母亲,但是我母亲对他却绝对没有爱情,有也仅仅是友情而已。这点我们作为家属必须澄清。”本文摘自2002年5月31日《广州日报》,原题为《我母亲绝对不爱徐志摩——粱从诫...
林徽因之子梁从诫认为:“徐志摩也许真的爱过我母亲,但是我母亲对他却绝对没有爱情,有也仅仅是友情而已。这点我们作为家属必须澄清。”本文摘自2002年5月31日《广州日报》,原题为《我母亲绝对不爱徐志摩—
林徽因简介:林徽因出生于一九零四年六月十日,在老一辈眼里,她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美丽的女诗人、多才多艺的建筑学家。那么,在孩子眼里,林徽因是怎样一位母亲呢?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
林徽因简介:林徽因出生于一九零四年六月十日,在老一辈眼里,她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美丽的女诗人、多才多艺的建筑学家。那么,在孩子眼里,林徽因是怎样一位母亲呢?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
徐乾学被称作“昆山三徐”之一,是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担任过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职,曾在嘉兴组织十郡大社。不过,徐乾学似乎晚节不保,被控不法事20多起,最终被弹劾。徐乾学>徐乾学的后人>儿子:>徐树
徐乾学著有《澹园集》、《读礼通考》、《教习堂条约》等作品,曾被任命为《明史》总裁官,家中还有藏书楼“传是楼”,是我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徐乾学>徐乾学的作品>编纂:《明史》《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
明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继承了前人学者关于心学的精华思想,又从禅学中吸收养分,从而形成了明代独树一帜的心学。但从王守仁心学的体系上来讲又比前两者的学说更为细致且学说内容也更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