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甲午战争大清全军覆没,西方舆论为何同情日本
Posted 战俘
篇首语: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甲午战争大清全军覆没,西方舆论为何同情日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甲午战争大清全军覆没,西方舆论为何同情日本
在国际上,一般的惯例,那都是同情弱者,失败的一方,同情那些被残暴对待,被屠杀的居民和国家。但是,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暴行累累,清军阵亡三万,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朝被迫割地赔款。可以说是惨到了极点,但是当时的西方列强却一边倒的同情日本,指责战败,损失惨重的大清,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主要是大清干了一件蠢事。
在开战前,大清的北洋舰队那无论在吨位,在军队数量,在实力上排名那都是远远强于日本的,而且,大清的财政收入更是日本的几十倍,因此,这场战争,在西方国家看来都是一场大清欺凌日本小国的战争,而且当时日本随军带了大量的记者,他们不遗余力的宣传自己的弱小,大清的强大,以及参战的无奈。
这引起了西方的注意,但是,真正让西方彻底倒向日本,并同情日本还是在于这件事。这要从战俘说起,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主要将领丁汝昌等全部自杀殉国,可谓是轰轰烈烈,为国尽忠。但是最后仍有1000多的伤员,还有没自杀的士兵被日军俘虏,全部带回了日本大阪。
而日本因为全面接受西方的价值观,虽然在暗地里没少虐待、残害这些士兵。但是却做足了表面文章,他们拍摄了大量的战俘在日本接受良好的医疗、卫生、饮食等优待条件,实施所谓“人文关怀”。而且将病死,虐待死的中国战俘都清楚的记载其接受治疗的情况,以表示只是伤势太重无法救治,而且还在大板为死者修建了陵墓。
而且,在签订《马关条约》之后,还专门派了商船将976名战俘军官和士兵全部送到了大清的天津大沽口。而且经过日本的宣传,完全打造自己是一个文明的国家,对士兵优待,而且做到了仁至义尽,因此西方国家纷纷赞扬日本的文明行为。
但是,这些战俘,为国家战斗过的士兵和军官回到大清,却成了瘟神,清政府按照老传统,不仅将他们视作卖国贼,耻辱,还直接将其主要军官全部罢免,很多直接收监。而且为了表示羞耻,侮辱,还时不时拉出来游街示众。“操江”号管带王永发曾上书清廷,希望能给予客死日本的部下家属发放抚恤,但遭到清廷责骂。
报道的西方媒体描述这些俘虏“两手被缚,每日给饭团一握,臭水一滴,足无整履,身少完衣”。大清的这一愚蠢,野蛮的行为,立刻遭到了西方的指责。而且与日本一对比,文明与野蛮立刻显现。日本媒体也是开足马力,宣扬中华自明末就被蛮夷占据,自己之所以跟大清交战,是要恢复中华,维护正义。
最后的结果是,大清作为被侵略的一方,不仅3万多将士战死,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还赔款2亿白银,还割让了大量的国土。而且日本当时在东北旅顺等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屠杀,可以说最凄惨,最值得同情的是大清。
但是,战胜得了大便宜的日本却获得了西方的赞许和同情,反倒是大清受到了谴责,于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黑白颠倒,就这样产生。以至于让日本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进行侵略和杀戮,不得不说是清廷的悲哀。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全榜网网】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大清有4大舰队,北洋舰队被围困时,其他舰队为何不来救援
在清末洋务运动后期,清政府开始兴建海军,当时共形成了北洋、南洋、广东、福建等四支舰队,总的排水量绝对是全亚洲第一。而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惨败,被包围,最后全军覆没,为何其他三只舰队却袖手旁观,没来救
历史秘闻 甲午战争中,明明日本侵略中国,为何西方舆论却都替日军说话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众所周知,甲午战争中,日军肆意屠杀中国军民,对清军战俘更是十分残酷。丰岛海战中,清军的运兵船“高升”号被日本军舰击沉,一千多清军官兵落水。日军
19世纪末的报纸是西方贵族的消费品,为报纸供稿的既有如同社会活动家的报社记者,也有外交官员、军队高官等。媒体在当时承担着比今天更为显著的传播消息的功能,它们选取素材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对时局的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众所周知,甲午战争中,日军肆意屠杀中国军民,对清军战俘更是十分残酷。丰岛海战中,清军的运兵船“高升”号被日本军舰击沉,一千多清军官兵落水。日军
还不知道:慈禧坐汽车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清朝乾隆年,大清国失去了鸦片战争前唯一一次与西方先进世界交流的机会后,大清王朝整日都活在天下第一的美梦之中,却没有想到国
和通泊之战是清雍正九年(1731年),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策零(GaldanTseren,1695年—1745年)与清朝在和通泊地区(今新疆阿勒泰北与蒙古国边界地区)展开的一场战争。战争中,准噶尔首领
和通泊之战是清雍正九年(1731年),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策零(GaldanTseren,1695年—1745年)与清朝在和通泊地区(今新疆阿勒泰北与蒙古国边界地区)展开的一场战争。战争中,准噶尔首领
1894到1895年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发动了中日之间的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日本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大清则承受割地赔款之辱,沦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120年前日本大胜甲午舆论战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点燃“舆论战”火苗,操纵日本媒体,接连在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上,对外发出刺激性话语。实际上,在对外战争方面,日
1983年2月5日巴比被引渡归案1983年2月5日,德国纳粹战争罪犯克劳斯·巴比被引渡回法国,在法国和西欧舆论界引起轰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军队占领了法国。1942年,巴比被德国军事当局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