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大清逃犯跑到中亚避难,如今后裔有10万,说汉语、实行一夫多妻

Posted 一夫多妻

篇首语: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大清逃犯跑到中亚避难,如今后裔有10万,说汉语、实行一夫多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大清逃犯跑到中亚避难,如今后裔有10万,说汉语、实行一夫多妻

由于中国古代长期领先于世界,创造了灿烂的经济和文化,因此,现在国际上很多的民族都跟中国有莫大的渊源。而在中亚,有一个10万人的独立区域,他们都自称中国人,而且现在还在说汉语,实行一夫多妻制度。而他们的渊源,只不过是150年前,逃亡中亚的逃犯而已。

这还要追溯到大清同治时代,当时大清可谓是内忧外患,英法联军刚刚打进北京,烧了圆明园,而在江南还有太平天国运动。而此时,在祖国的西北也爆发了一场波及很大的起义。同治二年,在当时的泾阳县,因为地主团练欺压当地的回民,因此,爆发了起义。

并且迅速波及到了临近三县,这些人起义后,疯狂的杀人,而且沿着陕西甘肃,一路杀到新疆,沿途造成巨大的伤亡,据统计当时甘肃的汉人死亡75%以上,整个西北损失人口最少在1500万以上。这样的严重后果,震惊朝野,当时的清政府立刻调兵遣将镇压起义。

将剿灭太平天国屡立战功的左宗棠还有满族将领多隆阿,调到前线平等叛乱。左宗棠被任命为川陕总督,率领湘军平叛。很快叛乱就被平定,但是有一支叫做白彦虎的首领,率领军队进入了新疆地区,而且投靠当时入侵新疆的首领阿古伯。后来左宗棠继续收复新疆,这个白彦虎率领仅剩下的7000起义部队,冒着生命危险,强行翻越大雪山,进入到了沙俄掌控的中亚地区。

对于这个杀人狂魔,当时的清政府多次与沙俄交涉,要求其遣返这些人,但是都遭到了拒绝。最后这7000人的叛军就在中亚生根发芽,与当地的中亚民族生息繁衍。现在他们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地区,而且人数超过了10万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民族“东干族”。

这个东干族所说的语言还是陕西和甘肃方言杂糅而成的“东干语”,而其电视台和广播那纯粹就是标准的甘肃方言。他们虽然是东干族,但是他们仍宣称自己是中国的回族,现在还保留了很多的中国的习俗,如服装、饮食、节日、丧葬嫁娶等等。而且当地甚至还专门有一个汉字书写的陕西村,这里依然保存着清末时代的习俗,实行一夫多妻制度,其民谣还在唱“一人娶9妻,不够再娶哩……”。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全榜网网】

相关参考

中国的这个姓氏,祖上来自中亚,如今人口过百万,是你的吗

姓氏的历史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许多贵族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姓氏,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万多个。其中绝大部分都发源于中国本土,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姓氏,他们的祖先来自外国,后来改为汉姓。安姓就是如此。安姓人口的来

中国古代彪悍民族,从史书中突然消失,如今在邻国发现400万后裔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许多古代民族,比如鲜卑部落,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曾先后建立五个政权,实力非常强悍。不过除鲜卑以外,还有许多民族在这一时期建立过政权

历史秘闻 三国名将全家被诛,堂弟赶忙逃至中亚避难,百年后子孙却成统治者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谈起大名鼎鼎的「”西凉锦马超”,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的武力水平在三国诸将中处于顶尖水平,年纪轻轻就立下赫赫战功。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起兵反曹,

三国名将全家被诛,堂弟赶忙逃至中亚避难,百年后子孙却成统治者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谈起大名鼎鼎的「”西凉锦马超”,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的武力水平在三国诸将中处于顶尖水平,年纪轻轻就立下赫赫战功。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起兵反曹,

流落到俄罗斯境内的女真族后裔,如今叫什么民族

在中国历史上,女真人曾经建立过好几个王朝,比如说金国、渤海王国、清朝。如今,女真族已经改名为满族。那么,在俄罗斯境内有女真族后裔吗?答案是肯定的,有2万多人,生活习惯也很特别,非常喜欢吃生鱼!女真族在

历史秘闻 明朝一牛人,跑到海外建立国家,请求划归中华版图,如今非常富有

华夏大地,自古人才辈出,这也是中国能够长时间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主要原因。明朝初年,曾有一位牛人,曾因作战勇猛,建立了不少功勋,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被任命为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后来,他放弃了高官厚禄,

明朝一牛人,跑到海外建立国家,请求划归中华版图,如今非常富有

华夏大地,自古人才辈出,这也是中国能够长时间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主要原因。明朝初年,曾有一位牛人,曾因作战勇猛,建立了不少功勋,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被任命为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后来,他放弃了高官厚禄,

19世纪俄英中亚百年博弈下的大清西域残局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帝国主义争夺新的市场经济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西方列强瓜分殖民地的运动步入高潮。在这股殖民浪潮中,内陆亚洲,以英属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地区逐渐成为英俄瓜分亚洲的主要目标之一

英国人花10万英镑买走中国一件文物,如今成馆藏最有价值的国宝

公元1403年至1424年,前后共22年,史书上称为“永乐盛世”,永乐年间,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修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期间,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大清18个附属国如今何在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一些关于清朝的历史资料,令人大感意外的的是,在清朝乾隆皇帝执政前后,围绕大清周边竟然有19个附属国。当时的大清帝国,国强民富,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还真是风光了一阵子。那么大清帝国的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