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孔圣人的后代杀了人,官府会如何处置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孔圣人的后代杀了人,官府会如何处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孔圣人的后代杀了人,官府会如何处置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现代中华,乃至东亚的文化基础是儒家文化,而作为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孔子,更是被尊为圣人。受到历朝历代的尊重和祭祀,而其子孙更是 几千年享受荣华富贵,被当做圣人一样来供着。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孔圣人的后代犯了罪,官府会怎么处置呢?
很多人说了,孔圣人那是何等的境界,其后代怎么可能会犯罪?其实啊,无论那个牛人的后代,再怎么教育,再怎么有教养,有传统,那保不齐也会出几个败类和混账的。就跟王朝是一样的,汉高祖,唐太宗,秦始皇等多么牛,其后代还不是混账败类出了一大堆。
而且孔子的后代犯罪那也是常事,在明朝史料中就记载了一桩。当时孔子的嫡系子孙孔弘绪,被封为衍圣公。这里要说明下啊,古代历朝历代对孔家人都是当神一样供着,都会封爵位,享受极高的待遇,基本上可以说,古代几千年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孔家。无论哪个人得天下,孔家是第一个被拉出来尊重的,谁也没有胆子敢对孔家人动手。
而这位衍圣公孔弘绪可是个败家子,孔家的败类。为什么呢?其犯了大案子,而且简直是猪狗不如,因为他在曲阜当地奸淫妇女40多人,而且还亲手杀了4个人,在公元1466年3月人赃并获,当场被当地的官府抓获了。
但是这个问题很大,这是孔子的后代,当时的官员那都是读着孔圣人的书考进士做官的,而且明朝极其尊重孔孟之道。因此,官府不敢处理,只能好吃好喝伺候,然后打报告给皇帝明宪宗。明宪宗看过卷宗,简直是要气死,这孔弘绪简直不是人,这要是一般人,最少那是凌迟,灭族的罪。
但是,这是孔子的后代啊,这要是杀了岂不是欺师灭祖?因此,明宪宗也没办法,不敢杀他,只好罢免了孔弘绪的爵位,改由孔弘绪的弟弟孔鸿泰来继承衍圣公爵位。这事就这么了了,而且还下旨不要再讨论再说了。也就是说被奸污的40多人,被杀的4人,那就是活该了,而且为了维护孔子的形象,还不能声张。
孔弘绪无罪释放,照样回家舒舒服服过日子。而且等孔鸿泰死后,明宪宗又将衍圣公的爵位封给了孔弘绪的儿子孔闻韶,这一圈下来,可以说对孔弘绪丝毫没有处置,可见孔子后代在封建时代的额强势地位。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全榜网网】
相关参考
一周前,未成年人杀人悲剧再次上演。大连一位13岁男童,将10岁女童杀害,由于施害者不满14岁,不用承担刑事责任。「”14岁魔咒”再次触动了人们的神经。受害女童我们来看看,在古代,如果一个孩子杀了人,会
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也是中国教师的鼻祖,成语“至圣先师”旧时特指孔子。《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还专门为孔子制“至圣先师”石碑一通
孔子针对齐国“君不君、臣不臣”的潜在危机,向齐景公提出了整饬“君君臣臣”礼制秩序的为政建议和实施“政在节财”的宽民政策,言辞中肯,切中时弊。此外齐景公内嬖甚多,晚年他却一直讳言立嗣之事,致使齐国群公子
孔子针对齐国“君不君、臣不臣”的潜在危机,向齐景公提出了整饬“君君臣臣”礼制秩序的为政建议和实施“政在节财”的宽民政策,言辞中肯,切中时弊。此外齐景公内嬖甚多,晚年他却一直讳言立嗣之事,致使齐国群公子
后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博学者之一。被后世人们尊称为孔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
此人的死讯传来,孔子大呼 ”吾命不久矣”,次年孔圣人便去世了
历史上有不少恩爱夫妻,在一方去世后另一方也跟着郁郁而终了。这种情况其实也会发生在母子亲情或者师徒知音身上。公元前480年,一个人的死讯传来,使得时年七十二岁的孔子痛心疾首,仰天长泣大呼「”吾命不久矣”
孔子后人: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及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这样一位圣人的后代现今在何处呢?孔子嫡亲后裔是最高级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及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的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这样一位圣人的后代现今在何处呢?> 嫡亲后裔是高级别的世袭官
导读:孔子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取决后来历代帝王的统治需要,统治阶级需要什么,影响就是什么?秦朝是以法家立国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影响只在民间,所以才会有“焚书坑儒”的事情。汉代开始的时候是以道家的无为立国
孔子姓什么?严格讲,孔子不姓孔,孔是他的氏,不是他的姓。在他那个时代,姓跟氏是分开的。姓不大变,爷爷姓什么,孙子跟着姓什么;氏经常变,爷爷一辈儿以张为氏,爸爸这辈儿以李为氏,到了孙子,可能就改成以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