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嘉靖皇帝最痛恨的人,曾六次大赦天下,却唯独不放过他,究竟是为何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从困难中战胜出来的人 才是真正的赢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嘉靖皇帝最痛恨的人,曾六次大赦天下,却唯独不放过他,究竟是为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嘉靖皇帝最痛恨的人,曾六次大赦天下,却唯独不放过他,究竟是为何
古代的皇帝,为了彰显仁德之心,经常会进行大赦天下,那些犯人就能够被减刑,甚至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也能因此捡回一条命。但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曾有一位令皇帝非常痛恨的大臣,曾六次大赦天下,放过了无数个有罪之臣,却唯独不放过此人,究竟是为何呢?
杨慎,明朝第一才子,其才华远超传大才子唐伯虎。因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父亲杨廷和为东阁大学士,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其天资过人,12岁便能写出“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诗句。公元1151年,23岁的杨慎参加了殿试,并一举摘得状元之头衔,可谓是年少有为。
正常来说,以杨慎的才华和显赫的家世,仕途应该一片光明,事实却并非如此。因杨慎为人太过正直,不仅得罪的不少同僚,还经常针对明武宗朱厚照的荒诞行为进行指责,丝毫不给皇帝留面子。幸亏明武宗还不算是个昏君,虽然不理睬杨慎的谏言,依旧我行我素,却没有倚仗皇权进行报复。
看到皇帝不听从自己的谏言,杨慎相当郁闷,看到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之中的百姓,自己却无能为力,一气之下就辞官回家了。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没有留下子嗣,在张皇后及杨慎父亲杨廷和的辅佐下,其堂弟朱厚熜继承了皇位,史称明世宗,年号嘉靖。
嘉靖继位后的第六天,针对追封自己父亲朱佑杬皇帝谥号之事,与众大臣商议。张璁、桂萼等新贵为迎合皇帝,厚着脸支持皇帝的做法,而杨廷和、杨慎父子以及大多数的朝廷重臣,都极力反对此事。刚愎自用的朱厚熜,完全忘记了杨廷和的功劳,逼迫他辞官回家,并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
杨慎非但没有因父亲的事情有所收敛,反而决定与皇帝死磕到底,召集了200多名文官,到皇宫内痛哭流涕,以此表示对皇帝做法的抗议。嘉靖帝闻之,认为这些文官太猖狂了,完全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自己只不过想追谥自己的老爸为皇帝,这难道有错吗?越想越生气的嘉靖,几乎失去了理智,下令对这些文官进行廷杖,当场就有十几人被打死。
十天之后,当时差点被廷杖致死的杨慎,依旧没有死心,又带着几位大臣在朝堂之上与皇帝对峙,甚至差点撸起袖子与皇帝互掐。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何明朝的文官都不怕死,尤其像杨慎这种,见到棺材也不落泪,简直是太可怕了。嘉靖帝心意已决,丝毫不会对文官进行妥协,不仅对杨慎等大臣进行了廷杖,还将他流放到几千里外的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在被流放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杨慎并没有因此而颓废,仍旧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国事。几十年间,他仅仅被允许回老家两次,一次是父亲杨廷和病重,一次是父亲去世,其他时间都不允许离开永昌卫。因嘉靖认为,若把杨慎放回来,肯定还会跟自己对着干,曾经每一次大赦天下之时,都点名不能对杨慎进行特赦,要让他老死于边疆。
嘉靖三十八年,72岁的杨慎病逝于被流放之地,临终仍旧不忘朝廷,并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勉励后人。由此可见,杨慎之所以反对嘉靖帝追谥他父亲,只是出于对礼法的维护,并不针对皇帝本人,此忠心日月可鉴。
作为明朝第一才子,杨慎是个难得的全才,不仅对经、史、诗、文、词曲、音韵、金石、书画无所不通,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三国演义》开篇之序《临江仙》,是杨慎众多诗词中最为知名的一首。这是他的一种豁达情怀,还是对人生无奈的感慨?或许只有他本人知道!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关参考
说到魏徵,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可一般人却很少知道,魏徵其实也是一个一生中有六次跳槽经历的另类忠臣。魏徵字玄成,河北钜鹿曲城人。隋末天下大乱,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造反,
说到魏徵,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可一般人却很少知道,魏徵其实也是一个一生中有六次跳槽经历的另类忠臣。魏徵字玄成,河北钜鹿曲城人。隋末天下大乱,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造反,
曹操一生戎马四十载,观其一生令后人感慨莫叹。曹操有他的心狠手辣,却放过了即将成为对手的关羽,曹操有他的自私自大,但千秋功过,任人评说。作为一代乱世奸雄,曹操一生敌人无数,但是真正能让曹操恨的人却只有一
曹操一生戎马四十载,观其一生令后人感慨莫叹。曹操有他的心狠手辣,却放过了即将成为对手的关羽,曹操有他的自私自大,但千秋功过,任人评说。作为一代乱世奸雄,曹操一生敌人无数,但是真正能让曹操恨的人却只有一
虽然俄罗斯几乎见土就占见地就抢,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唯独放过了蒙古。哪怕就是在二战获胜,苏中实力对比最悬殊时,它也仅仅是操纵外蒙古从中国脱离罢了,并没有把它直接鲸吞。 俄罗斯为何会放过蒙古?是蒙古
提起杨慎,自然而然的想起罗贯中写在《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题为《临江仙》的词,出自明朝才子杨慎的杰作。>杨慎是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爸杨廷和是明朝四朝元老,更是两朝首辅。>杨
我们都知道,雍正皇帝能在九子夺嫡中胜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身边有一群值得信赖的亲信大臣,尤其是被称为「”朝坛三巨头”的雍正的舅舅隆科多,边疆大将年羹尧,以及雍正的十三弟胤祥。不过生性多疑的雍
信任旋渦:仆散安貞曾六次大敗宋軍,金宣宗為何卻派他人對抗蒙古
《金史》「仆散安貞,本名阿海,以大臣子充奉御。父揆,尚韓國公主,鄭王永蹈同母妹也」。仆散安貞與其祖父和父親,三代人都效力於金國。為完顏家族,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仆散家族,在金國的地位類似於世家。在金國
崇祯皇帝朱由检可谓是史上最勤奋的皇帝,六下罪己诏,大明王朝也亡在了这位最勤奋的皇帝手中,在朱由检继位时,明朝已经被嘉靖与万历皇帝给败坏的差不多了,崇祯即使在怎么铲除阉党也已经无力回天了。崇祯十七年,李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挺狠的,恨不得把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全杀光,怕别人威胁到他们朱家的统治。这也是老朱被后世所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朱元璋还做了一件挺狠的事,人都死了几十年还挖出来鞭尸,并罚其后人永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