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却为何要逼迫荀彧自杀

Posted 人才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却为何要逼迫荀彧自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却为何要逼迫荀彧自杀

三国枭雄曹操,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亲曹嵩则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生前深得皇帝的宠信,被封为费亭侯,这对于一个太监来说,绝对是无上的荣耀。曹腾去世后,曹嵩继承了他的侯爵,并官至太尉。依靠显赫的家庭背景,曹操20岁时就踏入了仕途,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由于汉室衰微,失去了对各地军阀的有效统治。虽然黄巾起义被成功镇压,但汉室已经名存实亡,董卓趁机把持朝政,并废掉了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曹操相当看不惯董卓倒行逆施的行为,就以献宝刀为名企图将其刺杀。刺杀失败后,曹操果断逃出了洛阳,并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征战生涯。

起初,曹操的实力非常若,与袁绍、袁术等人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但是,曹操却能够任人唯贤,个人魅力爆棚,吸引了很多有才之士前来投靠,荀彧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荀彧等人的辅佐下,曹操先后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劲敌,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不论是所控制的疆土,还是账下的顶级人才,都远超刘备和孙权。

荀彧作为最早追随曹操的谋臣,为曹操一统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令人意外的是,如此惜才的曹操,不顾众人的反对,却逼迫首席谋臣荀彧自杀,这究竟是为何呢?我们来看一下荀彧一生的事迹,从中或许能得到答案。

荀彧,字文若,汉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年轻时就非常有才华,被当时的南阳名士何颙赞为“王佐之才”。不久后 ,荀彧被举孝廉,却因看不惯朝廷的腐败,果断辞官回到了故乡。因处于乱世,为了躲避战乱,他带着家人来到了冀州,成为袁绍账下的谋士。虽然袁绍家族势力强大,堪称当时最有实力的牛人,但荀彧却认为袁绍能力有限,不足以成大事,就选择投奔了实力不如袁绍的曹操,当时他只有29岁。

在之后的日子里,荀彧多次为曹操献计献策,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辅佐曹操消灭了徐州的吕布。公元196年,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曹军内部发生了争执,大多数人都反对将天子迎回许昌,曹操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就针对此问题询问谋臣荀彧。

荀彧则力排众议,坚决支持迎来汉天子,并给出了充分的理由,曹操遂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把天子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并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之后,就让曹操有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并为其此后统一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荀彧也因功被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另外,荀彧为曹操推荐了很多人才,如荀攸、陈群、郭嘉等人,全都是荀彧所举荐的,这些人日后都成为曹操账下非常重要的人才。在官渡之战中,荀彧是绝对的主战派,力顶曹操与袁绍进行决战,并辅佐曹操赢得了这场意义深远的战役。毫不夸张地说,若是没有荀彧的辅佐,曹操能不能统一北方,还是个未知数。

原本身为汉臣的荀彧,内心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即使投靠了曹操,心中的志向依旧没有改变。随着曹操实力的增强,内心的欲望也逐渐变大,甚至有将汉室取而代之的心思,这让荀彧相当不爽。公元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荀彧就直接怒怼道:“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他也因此惹怒了曹操,并让曹操起了杀心。

不久后,曹操亲征孙权,让荀彧到谯县劳军,因舟车劳顿,加上水土不服,荀彧因病停留在寿春修养。曹操得知此事后,二话不说,就命人送了个盒子给荀彧。荀彧打开盒子后,发现里面空无一物,仰天大笑几声后,果断选择服毒自杀,结束了传奇的一生。很多人都不解,为何荀彧会因一个空盒而自杀呢?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尽管荀彧功劳显著,曾是曹操的心腹谋臣,但他在政治主张上,与曹操背道而驰。此时曹操虽未一统天下,却已经得到了北方之地,成为最有实力的大咖,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荀彧就成了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将其干掉。但是,若曹操直接找个借口杀掉荀彧,会引来流言蜚语,故赐了一个空盒子,逼迫荀彧自杀。

相关参考

荀彧为何要自杀

荀彧为何要自杀?是被曹操逼的吗?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三国历史 荀彧为何要自杀

荀彧为何要自杀?是被曹操逼的吗?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和荀攸是什么关系 辅佐曹操的忠臣荀彧为何要自杀

  何颙曾经评价荀彧是“王佐才也”,而曹操说荀彧是自己的子房,即将荀彧比喻为张良。张良大家都知道,他是刘邦手下的智多星,屡次将陷于僵局和不利境地的刘邦解救出来,而荀彧比张良有过

三国谋士荀彧为何要自杀? 辅佐曹操二十年

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勇猛或忠义名留青史,其中还有一个群体他们凭借过人的才华和智谋,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津津乐道的故事。荀彧就是其中的一位,为其主出谋划策,来实现

三国谋士荀彧为何要自杀? 辅佐曹操二十年

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勇猛或忠义名留青史,其中还有一个群体他们凭借过人的才华和智谋,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津津乐道的故事。荀彧就是其中的一位,为其主出谋划策,来实现

荀彧为何要服毒自杀,身为汉臣最后的尊严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荀彧为何要服毒自杀?在历史上能够成就大事的人身边无不拥有一个神机妙算的军师,如果刘邦没有张良的相助仅凭自己是不能建立汉朝,刘备没有诸葛亮的帮助便一直是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在三国时

历史人物 荀攸为什么要留在曹操身边?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逼死荀彧后,为什么不杀荀彧的侄子荀攸?荀彧,生于163年,死于212年,字文若。关于荀彧的死因,细节虽然有争议,但大致原因已经有公论,就是反对曹操称魏公,加九锡,被曹操逼迫自杀而死。

从东汉的 ”爵制”,看曹操称 ”魏公”时,荀彧为何宁死也要反对

导读: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汉献帝册封已经位极人臣的曹操为魏公。在此前一年,董昭等人就打算推举曹操为魏公,但此举却遭到了曹操心腹智囊荀彧的坚决反对。曹操对荀彧非常不满,而不久荀彧也因此去世。

曹操如此惜才爱才,为何要赐死首席谋臣荀彧

三国枭雄曹操,虽然被《三国演义》说成篡汉的奸臣,却丝毫不影响曹操在历史上的地位。客观来说,曹操综合能力很强,能文能武,且满腹韬略。最重要的是,曹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一生非常爱才惜才,账下也聚集了很多

历史秘闻 曹操如此惜才爱才,为何要赐死首席谋臣荀彧

三国枭雄曹操,虽然被《三国演义》说成篡汉的奸臣,却丝毫不影响曹操在历史上的地位。客观来说,曹操综合能力很强,能文能武,且满腹韬略。最重要的是,曹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一生非常爱才惜才,账下也聚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