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生子当如孙仲谋

2、曹操儿子中人才辈出为何还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呢

生子当如孙仲谋

司马懿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两人垄断魏国朝纲,一统兵,一理政。司马师带兵破姜维,平诸葛延叛乱,又带兵攻吴……

第一我选孙坚的两个儿子,孙策人称小霸王,从袁术处以玉玺为质,借得几千兵马,率父亲旧部,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孙权更是正确领导的打出赤壁之战,计袭荆州,火烧连营等几脚好球。连曹操也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二我选曹操的一群儿子,次子曹丕建立魏国,虽然没有什么特别著名的功绩,但曹操能以此子为继承人,足以看出曹丕是相当有才干的君主。曹植就不用说了,文采卓著,著名的铜雀台赋,七步诗,传颂世间。曹操,曹丕,曹植并称曹氏三子在文学史上有他们的名号。曹彰武艺不凡,平定外番,阳平关一战,只一回合便刺蜀中大将吴兰于马下。此三子统,文,武皆有独到之处,更胜其父。长子曹昂役于宛城,曹熊体弱多病,闻兄欲害己惊吓而死,不足与论。

第三我觉得是司马懿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两人垄断魏国朝纲,一统兵,一理政。司马师带兵破姜维,平诸葛延叛乱,又带兵攻吴……,司马昭在内更是独揽大权,弑杀皇帝,灭蜀之后,除邓艾,钟会,姜维。干净利落,其智谋不在其父之下。

第四应属马腾之子,犹以马超最为出众,夺长安占潼关,渭水战曹操,打得曹操割须弃袍。后与张飞大战葭萌关,降刘之后,兵不血刃收成都。后安居平五路,以其威名,震退十万羌兵!可惜北伐之前病逝,使武侯壮志难酬。马休与父一起被曹操杀害。马铁,马玩等人皆西凉良将。随马超征战曹操立下汗马功劳。

第五应算关公膝下二子。关平为螟蛉义子暂且不算。关兴蜀国后期大将,随先主讨伐东吴多次斩杀吴国大将。火烧连营是有护驾之功。后随武侯出祁山伐魏履立战功,大破羌族铁车兵。二子关索武侯平南蛮时加入蜀营。随武侯六出祁山,随姜维九伐中原……是蜀国后期主要将领。

第六我选夏侯渊四子,夏侯霸武艺不俗,随司马懿挡住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后因司马氏夺权,投蜀,在姜维九伐中原期间既是大将又是智囊。后死在魏军乱箭之下。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三人在司马氏夺权以后就被一一除掉了。没有大的作为实为可惜。

第七我觉得应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堪称江东奇才,陆逊之后江东统兵大将就是他了。虽然此人文功武略出众,但非守家之人。欲篡夺孙家权政,被孙峻设计杀害。

第八我认为是张飞二子,张苞与关兴一样随先主伐吴,斩将杀敌打得吴兵胆寒。火烧连营与关兴拼死护驾。后虽武侯伐魏,可惜追郭淮时跌落山涧,后病死成都,英年早逝。次子张绍,蜀国后期的文臣,多有善见。随后主降魏。

第九应算贾逵之子贾充,司马昭手下的大谋臣,机谋深远。策划了弑主曹髦,计并邓,钟等事。司马昭死后又是司马炎手下的谋臣,开创晋国基业功不可没。

第十应属钟繇之子钟会,统领大军与邓艾一同伐蜀。本想汉中起事,建立新蜀。不想早被司马昭提前料到。被监军卫领兵除掉。

曹操儿子中人才辈出为何还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呢

曹操戎马半生,南征北战,灭二袁,杀吕布,降刘表,克马超,可谓文韬武略,英雄一世。他在生儿子这方面也是不遑多让,据统计,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其中不乏惊采绝艳之人,为何曹操还会生出生儿子要像孙仲谋这样的感慨呢?

曹操的25个儿子中,比较有才能的有五个,分别是,曹昂,曹彰,曹丕,曹植,曹冲。曹昂是曹操长子,聪明过人,性情刚勇而有胆略,深得曹操喜爱,可惜的是,建安二年,曹昂在随曹操出征张绣时,突遇张绣袭击,曹昂让马救父,战死于宛城。嫡长子曹丕,也就是后来的魏文帝,博览群书,又善骑马射箭,可谓文武全才,在后来的继承权争夺战中击败了曹植,顺利继承魏王之位。曹彰,曹丕之弟,立志为将,自幼习武,不爱读书,勇武过人,但不善谋略。曹植,才思敏捷,语言犀利,极具才气,但是为人狂放不羁,书生气重。世子之争败北后,不问朝政,潜心文学创作,232年在忧郁中去世。曹冲,是曹操幼子,自幼聪明过人,”曹冲称象“的典故流传至今,曹操甚是喜爱,可惜的是,曹冲年仅13岁就病逝了。其余的20个儿子,基本都属于资质平平,不堪大用。

在看看孙权,建安五年,年仅18岁的孙权从兄长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可谓危机四伏,北有曹魏虎视眈眈,南有山越不断滋扰,东有刘表伺机待动,内部,则由于孙策的突然去世,人心涣散,朝局不稳,面对内忧外困的局面,孙权沉着应对,对外命周瑜拒曹魏,防刘表,安抚山越,对内则团结群臣,发展经济。可以说,孙权很好的继承了兄长的遗志,优秀的完成了交接。是一个出色的接班人。

回到我们的问题,我们要先搞清楚曹操遇到了什么问题,才能知道曹操在头疼什么。曹操性格多疑,刚愎自用,在曹操的一生中,他遭遇了数次背叛和密谋诛杀他的行动,例如董承,张邈、张绣、耿纪等人都曾在背后捅曹操刀子,而曹操性格多疑,身边又多将少帅,使曹操每战必亲征。而他只要一离开自己的根据地之后,就要担心会不会遭遇叛乱或者偷袭,导致曹操经常战至一半,不得不班师回救,顾此失彼。

这样一分析,我们发现,曹操身边猛将如云,夏侯兄弟,曹仁,典韦,许褚等等都是世之虎将,但是,却不是能够独自领大军指挥一场对诸侯势力进行大规模集团军作战的帅才,曹操身边谋士如云,荀彧、郭嘉、陈平等等都是不世出的天才,但是他们却很难如诸葛亮般树立自己的威信,以至于,一旦曹操不在的话,他们基本上无法发挥作用。这是曹操的悲哀,终曹操一生,强势的曹操,使谋士活在他的阴影下,使武将只需要按照他的指挥作战。

曹操太需要一个像关羽和周瑜这样的人物了,将绝对忠诚,主绝对信任。进可功伐,退可拒守。刘备进川时,关羽是守荆州的不二人选,刘备有关羽守荆州可谓断绝后顾之忧。东吴北伐时,孙权在建业高枕无忧,自有周瑜在前运筹帷幄。而曹操,左支右绌,亲征则忧心无人守家,不亲征,又忧心无人可独当一面统领大军。这也是为什么当曹操遇到关羽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喜爱,那么想为自己所用,不是因为关羽的勇武,曹操不缺猛将,而是曹操缺少一个对他绝对忠诚他又可以无限信任,并且,还能独当一面的帅才。

话说回来,曹操身边之所以没有这样的人,跟曹操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曹操生性多疑,他做不到放权他人。

所以,曹操最最希望的,是希望有一个强势的儿子站出来,在他征伐的时候,能够坐镇大本营,免除他的后顾之忧!可惜的是,最有希望成为这样的曹昂早亡,聪明绝顶的曹聪早亡,剩下的,曹彰虽勇武,却少谋略,无法独当一面,曹植,性格狂放随性,也是个靠不住的主儿,稍微靠谱的曹丕呢?虽然善谋略,但是却过于谨小慎微,不够强势果决。

往更远一点说,曹操2011时,已过知天命的年纪,选择接班人是他的当务之急,而此时,子嗣之中,却无一人能令曹操百分百满意,曹操不由得担忧自己去世后,子嗣能不能顺利接过大业,守住基业,平定天下,而对面站着的孙权,显然,已经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曹操多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个继承者。

相关参考

曹操儿子中人才辈出为何还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呢

曹操戎马半生,南征北战,灭二袁,杀吕布,降刘表,克马超,可谓文韬武略,英雄一世。他在生儿子这方面也是不遑多让,据统计,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其中不乏惊采绝艳之人,为何曹操还会生出生儿子要像孙仲谋这样的...

嫁人亦当如孙仲谋

  曹操一统北方挥师南下之时,刘备还如丧家犬般东躲西藏,当然,后来玄德也是成就了霸业的。因此,我们不妨把刘备看作是期货,曹操自然而然,该算现货。那么,女人选择曹操还是刘备更为划算?在我看来,两者皆非,

孙仲谋武昌称帝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吴国的建立者。他的政治才能甚至得到曹操的赞扬,曹操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自公元200年继承其父兄的事业,成为江东一方霸主。魏、蜀相继称帝以后

为什么说孙权若能早死几年也算一代明君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一首《南乡子》,加上曹操那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让不少人对孙权大是崇拜。孙权早年接替父兄,折节下士,招贤纳才,开拓领土,坐拥江东

孙策死前,为何不把基业交给儿子,而是弟弟孙权

曹操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的孙仲谋,指的是江东之主孙权。他从十九岁起,便从哥哥孙策手中,接过了江东基业,在群雄角逐中,他不但没有被吞并,反而脱颖而出,与曹操、刘备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要知道,论

看不起孙权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大英雄,连曹操都很怕他,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是当孙权要与关羽结为亲家的时候,关羽死活不让,小说中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史书上也说:“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

孙权的老婆是谁

孙权的大小老婆:可以说东吴是典型的因家事乱而导致国事乱的范例,孙权当年英雄过人,使曹操都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概叹。但在晚年,在家事的处理上真是糊涂万分,简直可称为一塌糊涂。首先让我们来从他的大小老婆说

孙权的妻子们都有谁

 孙权的大小老婆:可以说东吴是典型的因家事乱而导致国事乱的范例,孙权当年英雄过人,使曹操都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概叹。但在晚年,在家事的处理上真是糊涂万分,简直可称为一塌糊涂。  首先让我们来从他的大小

甘当“第三者”且坐收“渔翁利”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有什么本事,让这位大奸雄刮目相看呢?其实,是孙权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不但保住了江东,还成了三分天下的主人。孙权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第三者,他一般不主动攻击别人,但一旦有油水,

真正影响三国历史的十位英雄排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么对三国局势影响最大的十个三国人物都是谁呢? 稼轩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