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奇人物司马懿的性格怎么样

Posted 性格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传奇人物司马懿的性格怎么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历史传奇人物司马懿的性格怎么样

2、历史人物 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解析司马懿的成功之道

历史传奇人物司马懿的性格怎么样

司马懿性格

司马懿作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后人对于他的评价处于两个极端,有人说他天赋异禀。功勋卓著。有人说他狡猾奸诈,处事圆滑,最后背叛君主,不仁不义,没有尽到一位臣子的本分。其实对于司马懿来说这两种评价都不为过,都是属于司马懿性格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都是多元化的,何况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处于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司马懿拥有多面性格,面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是不可避免的。

司马懿剧照

司马懿在前期采取了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体现了其性格中聪明,也善于识人的一部分。曹操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所以曹操一开始请他任职时,他并不愿意,并以病为托辞,拒绝了曹操。然而奈何曹操并不放弃,数次威胁才使得他不得不任职。在曹操去世之后,司马懿开始在政治上大展才华,顺势而为,深得皇帝信任,并且屡立战功。这体现了他性格中懂得审时度势,从善如流的一面。

司马懿洞察先机,决断果敢的一面在他的军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与诸葛亮的数次决战中更是将他在军事上的天赋和瞬间决断的能力都充分体现出来。而他对待不同的君主采取不同的方法,面对不同的敌人运用不同的战术并且屡次取得成功都体现了他的圆滑和知人识人的能力。当然最后他选择了起兵叛乱,虽然在别人眼中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但这也是构成他性格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他的凶狠和果敢,毫不犹豫,不会浪费每一个机会。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才使得他能在一次次改朝换代中笑到最后。

司马懿的性格中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为人所称赞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历史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人物 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解析司马懿的成功之道

司马懿在很多人的心里一直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形象,而且为人非常的怂几乎不会和别人发生什么争执,但是活到最后的却也是司马懿而且还成功篡夺了曹家多年的积蓄。如果要总结司马懿的一生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早期司马懿并不想当官,还故意装病躲避曹操的邀请,那时候的司马懿几乎没什么野心可言,为什么后来却成了大家最恐惧的人呢?

01

司马懿是典型的官二代,祖上一直是当官的,他的老爹是司马防,他是司马防的二儿子。

司马防年轻时在州郡任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年老后转拜骑都尉,闭门不出,不问世事。

据说司马防为人直率,即使在宴会和休息时间也会保持着威仪,喜欢读汉书,并且洋洋洒洒写了好多讥讽的话。

历代当官的家世,让司马懿有很多机会去思考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有机会经历别人见不到的事。这对于未来的司马懿有不可估量的助推力。

晋书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司马懿年轻的时候,有大志向,有忧天下的心思,研读儒家经典,富有谋略,有非凡的气度。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人见人爱的男神,估计和古天乐一样,有风度有能力又善良,这就是家庭教育带来的结果。

02

司马懿的大志向体现在以下方面:不鸡蛋碰石头,该退就退,决不逞强,决不让自己受害。

勇气无法解决现实困局,勇敢的面对现实,绝不任性妄为。善于隐忍,又能随机应变,才是生存之道。

多少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有大志向,菱角分明,渐渐变成了,平庸混工资的油腻中年。

为啥?曾经的理想,曾经的执着,屡屡碰壁后找不到出路,就丧失了志向。

司马懿却为何越来越成功?

汉建安六年,郡中推举上计掾的人选。当时曹操任司空,听说了司马懿的名声,就征召他出来当官。

司马懿明白汉朝的命运正值衰微,自己不愿意跟着曹操干,就以有风痹病为由,不能正常饮食起居而推辞。

于是曹操派人夜间秘密前去刺探情况,司马懿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当然曹操也知道司马懿是装的,也没有强制司马懿来任职。

后来曹操任丞相时,又召司马懿为文学掾,并对派去的人命令道:“如果他再借口推托,就把他绑起来收监入狱。”司马懿因害怕而任职。

司马懿很聪明,知道不能再推辞了,就接受了曹操的任命。很多时候,你既然改变不了现实,那就平和的去面对现实。

很多人,遇到事情,明知道自己弱的可怜,却认不清事实,让自己变的更加柔弱不堪,面对不可更改的事实和势力,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他。

03

有一次,曹操梦见三匹马同在一个马槽吃料,心中对司马懿十分厌恶。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心做人臣的人,一定会干预国家大事。”

曹丕一向与司马懿亲近,关系比较好,总是成全保护他,所以司马懿能幸免。

司马懿在职位上十分勤勉,夜以继日,下至割草放牧这样的小事,全都亲自过问。

勤勤恳恳隐藏着自己的野心,这样才让曹操觉得放心,不至于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凡事有大志向的人,都是善于隐藏的,又是善于隐忍的。只有那些浅薄的人,才会夸夸其谈。

残忍与仁慈的集合体,政治家几乎都是矛盾体。

平定公孙文懿叛乱之战,平定之后,大肆屠杀了七千多人。

在诛杀曹爽之际,他的党羽都被夷杀三族,不分男女老幼,连已经嫁人的姑姊妹等也全都杀掉。

这也足以证明司马懿对人的残忍。

起初,魏明帝曹睿喜好修筑宫室,规模都豪华壮丽,百姓深以为苦。

司马懿从辽东归来时,服劳役的还有一万多人,玩赏物品动辄数以千计。

到此时都奏请停止,节约费用,使役者回去种田,天下百姓可以休养生息,让人感到欣慰。

这是司马懿仁慈的一面。

所以在上位的人,都喜欢用清上抚下这一个套路,历史充分展现了政治家的这一特性,这好比人格分裂。

战乱年代,首先想的是如何安抚百姓,因为百姓是一切利益的源头,即是生产经济的源头,又是获取权利和更多利益的工具。

对于政敌则是血腥屠杀,灭掉其九族,原因除掉一切被报复的可能和发泄报复的欲望。

人性的残忍展现的淋漓尽致。

04

司马懿知人方面也是一流的,尤其体现在对诸葛亮的认知。

司马懿和诸葛亮这对冤家,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

有的人认为诸葛亮强于司马懿,主要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影响,我则认为司马懿更胜诸葛亮一筹。

有史记载,司马孚问司马懿军事方面的事,司马懿说,诸葛亮有志向没机遇,多谋少断,喜好用兵没权,他们已经进入我的陷阱,必败无疑。这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

后来诸葛亮病死在了五丈原,在开仗前,司马懿就预测到了诸葛亮会选择占领五丈原这个地方。

诸葛亮在鄘地的渭水以南平原屯兵。

司马懿手下的将军想在渭北迎战诸葛亮的十万大军,司马懿说:“百姓都在渭水以南聚集,这里是必争之地。”

于是率军渡水,背水为营。

司马懿接着对诸将说:“诸葛亮若是勇敢的人,应该从武功出发,顺着山势向东进军。如果西上五丈原,那么各路军马就都平安。”

诸葛亮果然上了平原,准备北渡渭水,司马懿就派遣将军周当在阳遂引诱蜀军。一连几天,诸葛亮没有动静。

司马懿说:“诸葛亮想争夺平原而不去阳遂,他的意图可以知道了。”

派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同警戒阳遂,和诸葛亮在积石相遇。

临近平原开战,诸葛亮无法前进,退回到五丈原。

恰好碰上有彗星坠落在诸葛亮的营内,估计也会砸死不少人,司马懿就知道他一定会失败,派遣奇兵牵制诸葛亮的后部,斩杀五百多人,活捉一千余人,投降的有六百余人。

在此之前,司马懿还问诸葛亮一天都干些啥,吃多少饭,使者回答说,二十军棍的处罚,都自己干,吃饭一丁点,司马懿就笑了,说诸葛亮命不久矣。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成功的前提,都在知人,不知人就不会用人。

不知敌人,就无法战胜敌人,你了解敌人,才能预测敌人的行为,这样就能提前预防风险。

司马懿战胜诸葛亮就在于知人,如果说诸葛亮知司马懿九分,则司马懿知诸葛亮十分。

如果你在职场混,你必须要学会知人,你要避免自己成为别人陷害的目标,也要去了解别人的心思,这样你就能与别人的利益达成一致。

了解老板的心思,你就能成为老板的红人,然后上下通吃。

05

司马懿的谋略智慧,充分体现在铲除孟达的这一个案例上。

麻痹对手,出其不意,让对手毫无准备的时候,打的对手措手不及,速战速决,除掉巨大的隐患。

孟达叛变的消息,司马懿已经知道了,为了稳住孟达,司马懿就给孟达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你当初背叛了刘备,投靠了我们,我们非常信任你,把重要的大事交给你,是非常相信你的,你是和太阳一样光明磊落的。然后孟达上当了。

司马懿先斩后奏,火速出击,急行军一千二百里,八天时间就兵临城下,打了十六天,就灭了孟达。俘获了一万多人,收军返回到宛。

战后司马懿推出一系列修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耕养蚕,禁止奢侈浪费,南方很高兴地归附。

稳住了人心,解决掉了祸患。

06

每个人对历史人物评价都有自己的偏见,我们无法改变偏见。但我们可以集思广益,让偏见变的全面。

司马懿的成功绝非偶然,每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优势。

对于我们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通过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

学习历史,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价值观,更富有智慧,司马懿是个极好的榜样。

相关参考

枭雄后代都有一个缺陷 曹操输给司马懿的真相

曹操被称为一代枭雄,他不仅拥有杰出的才能,而且非常珍惜人才。在三国鼎立时期,大家最关注的便是曹操与刘备,曹操与刘备也算是三国时期备受争议的两个人。虽说这两个人在性格方面完全不同,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

历史人物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恂 司马恂的子女

司马恂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大臣,是司马懿的弟弟,当时八个兄弟被人称作“司马八达”,而司马恂则字为显达。司马恂生卒年不详,但很早就去世了。司马懿的弟弟司马恂>司马恂,字显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曹魏大

历史人物 司马懿能从曹家手中夺权只是巧合?司马家为什么能成三国霸主?

可能谁也没想到三国的最终霸主竟然会是司马家。其实仔细看看司马懿的一生,从刚开始装病都不愿意入仕,到最后发动事变从曹家手中成功夺权,感觉司马懿的一生也是非常传奇而且幸运。不能说司马懿这个人没有野心,但是

历史人物 历史上对司马懿的评价为什么并不好?

虽然在近些年新出的三国题材司马懿为主角的影视剧中,对于司马懿的刻画可以说是一个正面形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站在了曹魏一方,曹丕一方来叙述故事。但其实,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三国演义》中,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一

历史人物 司马懿的儿子除了司马昭,师两人之外还有一个不正常的

司马懿有两个儿子是非常出名的,就是他的原配张春华为他生的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正是这两个儿子继承了司马懿的衣钵,巩固了司马家的地位,为后来的晋代魏禅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事实上,张春华为司马懿生了3个儿

历史人物 西晋太宰、丞相司马肜简介,司马肜是司马懿的第几子

人物生平封为梁王司马肜清静修行,恭敬谨慎,没有别的才能,起初以公子的身份受封为平乐亭侯。五等爵位建立后,司马肜改封为开平子。泰始元年(265年),司马肜的侄子晋武帝司马炎受禅登基,建立西晋,封司马肜为

历史人物 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解析司马懿的成功之道

司马懿在很多人的心里一直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形象,而且为人非常的怂几乎不会和别人发生什么争执,但是活到最后的却也是司马懿而且还成功篡夺了曹家多年的积蓄。如果要总结司马懿的一生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早期司

司马懿简介 关于司马懿的故事

司马懿简介关于司马懿的故事  三国人物中,最为人乐道的,恐怕非诸葛亮莫属。其实在那个非凡时代,还有多个非凡人物值得一谈。司马懿就是其中的一个。  司马懿(179——251)即晋宣帝,字仲达,河内温(今

历史人物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厉害?谁继承了司马懿的奸诈狠毒?

司马懿也是非常的幸运,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和司马昭更加巩固了司马家在曹魏的影响力,使得魏帝一直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司马家才是真正的掌权人。司马懿早年并没

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跟司马懿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和司马懿的真实感情状况让人感慨,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电视剧中的张春华让人羡慕无比,不仅有才有貌,而且还有丈夫的宠爱,和司马懿之间恩爱不已,司马懿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