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李世民那么英明神武,为何他的儿子成了“垮掉的一代”

Posted 太子

篇首语: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李世民那么英明神武,为何他的儿子成了“垮掉的一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李世民那么英明神武,为何他的儿子成了“垮掉的一代”

李世民那么英明神武,为何他的儿子成了“垮掉的一代”?

  文|史弟

  “夫背礼违义,天地所不容;弃父逃君,人神所共怒!……往是吾子,今为国仇。……生为贼臣,死为逆鬼。……吾所以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

  这是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第五子齐王李祐在齐州起兵谋反后,李世民愤然写下的谴责李祐的手诏。

  齐王李祐之所以谋反,不过是因为平时不学好。首先在舅父阴弘智的怂恿下,招募一批死士,其次整天和一些奸邪之人交往,全然没有皇子的一番左派。

  如此一来,就和监督与教育自己的长史发生矛盾和冲突。

  其中和长史权万纪的冲突尤甚。权万纪刚正不阿,把李祐做的那些坏事毫无保留的向李世民汇报,李祐屡次被骂得很惨。

  直至两人关系如同水火,有一次李世民不得不派刑部尚书刘德威调查处理,刘德威查明后要求齐王与权万纪返京说明。

  李祐害怕自己干得那些坏事被李世民知道,于是干脆起兵谋反。

  最后的结果颇为滑稽,李世民派的大军还没到,李祐就被自己手底下的一个名叫杜行敏的士兵给抓了。被抓之际,李祐在干嘛呢?日日欢歌、夜夜作乐。

  齐王李祐刚刚被伏诛,这一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又随之发生。

  太子李承乾为何会造反?正如他自己所说,都是被四皇子李泰逼的。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按说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不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起码不该太差。

  恰恰相反,天生残疾的李承乾,哪怕有着全国最优秀的老师教育,却依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喜好田猎、声色犬马,生活奢靡。尤为荒唐的是,堂堂帝国皇太子,却说出待日后继承皇位,要去突厥当一个手下。

  李承乾打小不受李世明待见,但李泰却犹如是李世民的翻版,聪明、智慧、勇敢、有野心,颇受李世民的青睐。

  当李泰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李泰在各个方面也表现出皇太子的能力和智慧,满朝文武都认为李泰是下任皇位的不二人选。

  太子李承乾慌了,慌不择路之下只好走上了造反的绝路。

  事情的处理结果却出乎意料,当谋反案又牵出夺嫡阴谋时,在经过与大臣们的再三权衡之后,李世民干脆立第九子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在公开颁布的诏书中称:“朕闻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魏王泰)以承乾虽居长嫡、久缠疴恙(承乾患有足疾),潜有代宗之望(夺嫡企图),靡思孝义之则。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代。”

  随后又对侍臣说:“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

  此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魏王李泰被贬为顺阳王,徙至均州。

  虽然李治仁慈、孝顺,读书时都不忍看一些血腥画面,不愿懂一些残酷的道理,长孙皇后去世时哭得最是伤心。但李治又有懦弱、无能的一面。

  李治后来为何被武则天玩弄于鼓掌?正是在于李治的懦弱、无能,才给了武则天上位的机会。

  李世民那么英明神武,为何他的儿子几乎成了“垮掉的一代”?有一种说法是这是李世民的报应。

  当他武德九年在玄武门大杀四方,弑兄、杀弟、逼父、屠侄,后来出现的种种,不过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的李承乾就是昔日的李建成;而“潜有夺嫡之意”的魏王李泰则无异于当年的秦王李世民。

 

  而归根结底在于权力的诱惑,总是让人欲罢不能、不择手段。

相关参考

李世民英明神武,为何他晚年要拔刀自杀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两仪殿召开御前会议。会议结束前夕,唐太宗屏退左右,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褚遂良四位重臣。就在四人纳闷皇帝为何留下自己时,让他们傻眼了一幕发生了

早年李世民英明神武,晚年李世民差點將其毀於一旦,跟他兒子有關

唐太宗李世民人緣好,那是在歷史上出了名的。因為,他的愛才、寬容、博大的胸襟,以及善於接受批評,聽得進去忠言的作風,使其能得到像魏徵、房玄齡、褚遂良這樣的眾多賢臣的輔佐。,此外,李世民在位期間,對內文治

早年李世民英明神武,晚年李世民差點將其毀於一旦,跟他兒子有關

唐太宗李世民人緣好,那是在歷史上出了名的。因為,他的愛才、寬容、博大的胸襟,以及善於接受批評,聽得進去忠言的作風,使其能得到像魏徵、房玄齡、褚遂良這樣的眾多賢臣的輔佐。,此外,李世民在位期間,對內文治

唐朝历史 玄武门之变秦琼为何没参与

大家都知道,李渊之所以能结束隋末乱世,一统天下,他的儿子们出力不少,尤其是李世民,天纵神武东征西讨,大唐几乎一半的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李渊登基称帝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封李世民为秦

唐朝历史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他英明神武不亚于武则天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他英明神武不亚于武则天  在各人印象里,都以为唐高宗李治是一名脆弱能干的天子。他受制于武则天,只知吃苦、毫无政

立个傻儿子当皇帝 英明神武司马炎的无奈

司马炎,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公元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

英明神武隋文帝为何会突然把皇位传给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是比较出名的,一生干了不少大事,在位期间开创了延续千年的高考制度,修了一条横通南北的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但是不拿老百姓当回事,频繁的发动战争,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

英明神武隋文帝为何会突然把皇位传给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是比较出名的,一生干了不少大事,在位期间开创了延续千年的高考制度,修了一条横通南北的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但是不拿老百姓当回事,频繁的发动战争,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

李世民英明一世,为什么却生了个傻儿子,现代医学给出了答案

古代可不像现代,结个婚那么讲究,在古代,甚至还有亲上加亲的说法,尤其是皇宫贵族,兄弟姐妹之间,看上眼的屡见不鲜。这样就会很容易产生近亲结婚。一般来说,如果是近亲结婚的话,那么后代是弱智的,可能性还是比

唐朝历史 李世民的儿子们

李世民的儿子们  李世民的长子承干、三子吴王李恪、四子魏王李泰、五子齐王李佑和九子晋王李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就这样也是资料之间很矛盾啊!例如吴王李恪,一般的说法是他是最象太宗的儿子,英明精干,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