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史 70多岁御驾亲征,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后人
Posted 元朝
篇首语:互补的人容易一见钟情,相似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元朝历史 70多岁御驾亲征,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后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朝历史 70多岁御驾亲征,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后人
忽必烈传奇:70多岁御驾亲征,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后人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孛儿只斤·忽必烈(Хубилайхаан,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尊号“薛禅汗”,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邻国,但多遭失败。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70多岁御驾亲征
忽必烈势力的发展,引起蒙哥的疑忌。1257年,蒙哥命阿蓝答儿等在关中设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阿蓝答儿等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官员中,罗织一百余条罪状,旨在除灭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员,削弱他的势力。这年十二月,又亲自去朝见蒙哥。蒙哥见忽必烈来朝,相对泣下,要他不必再作表白。
海都、乃颜之乱中统建元和平定阿里不哥后,守旧的蒙古贵族对忽必烈推行“汉法”依然强烈反对。因此,守旧与推行汉法的矛盾,在蒙古统治集团内部依旧很尖锐。海都以其父合失未能承袭汗位,即自己未能袭汗位为由,一直心怀不满,但苦于兵力不足,只好等待时机。当阿里不哥在和林称大汗并发动叛乱时,他竭力支持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后,海都即返还其在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东南)的封地,勾结术赤后裔诸王,占有窝阔台汗国封地,组织叛军,时时企图南下。忽必烈为了阻止海都势力的扩张,册封八刺为察合台汗国之汗,以争取察合台汗国服从中央夹击海都。察合台汗国军队在锡尔河南击败海都,海都又求助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击败八刺。后来,海都请窝阔台孙乞卜察克调解,双方结盟,海都势力反而伸展到察合台汗国境内。八刺死后,海都于1272年(至元九年)立八刺子笃哇为汗。海都与笃哇勾结在一起,在西北地区不断进行骚扰。
为了防止西北落王的叛乱势力与东北藩王的叛乱势力相联结,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忽必烈改山北辽东道宣慰司为东京行省,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忽必烈一面让伯颜驻军和林,阻止海都东来,一面率军镇压乃颜。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乃颜被俘,忽必烈将其处死。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忽必烈命皇孙铁木耳率军镇压哈丹,哈丹逃至高丽。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在高丽军民的忽必烈在平定东北诸王叛乱后,置辽阳行省统辖各路,并在叛王封地内设万户府。这些措施大大削弱了藩王的权力,巩固了东北地区正当忽必烈镇压东北叛乱诸王时,海都、笃哇等气焰更加嚣张了。
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74岁高龄的忽必烈决定再次亲征。海都得知忽必烈亲征,急忙逃道。忽必烈仍命伯颜负责西北军事。到忽必烈去世前,海都的势力已被逐出金山之外,平定西北叛王的战争基本上忽必烈在位30多年中,与分裂割据势力和叛乱势力进行了十分激烈的斗争。在军事上对叛乱势力的坚决镇压,对巩固元代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起了很大作用。
相关参考
朝代更迭中,或为力挽狂澜,或迫不得已,或纯为装逼,这才有了御驾亲征一说。按理说御驾亲征,肯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历史上却有几次御驾亲征都是一败涂地,简直是输的不能再输了。>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
皇帝带兵出征叫做“御驾亲征”,不过,这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很少的,不为别的,皇帝亲征那个响动儿就实在是太大。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里遥控指挥,不到万不得已,也就是不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会亲征
皇帝带兵出征叫做“御驾亲征”,不过,这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很少的,不为别的,皇帝亲征那个响动儿就实在是太大。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里遥控指挥,不到万不得已,也就是不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会亲征
要说到提高士兵士气最好的办法,古往今来,不外乎是领导人的亲临鼓舞,但是这种方式在古代有个专有名词,叫“御驾亲征”,因为,这样会让士兵们觉得皇上在乎军人的性命,毕竟同生共死是最能产生友谊与好感的。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九月,辽军寇宋,直扑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城下,宋真宗在寇凖的力主下,御驾亲征,致使宋军精神倍增,终于在澶州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是不可轻侮
杨广三征高丽是发生于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的一次历史事件,并且,这三次皆是杨广御驾亲征,前后投入三百万大军,可是,举全国之力竟然没打败高丽,这是为何?我们都知道杨广虽然残暴但也不昏庸。大隋也在开国
杨广三征高丽是发生于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的一次历史事件,并且,这三次皆是杨广御驾亲征,前后投入三百万大军,可是,举全国之力竟然没打败高丽,这是为何?我们都知道杨广虽然残暴但也不昏庸。大隋也在开国
一般而言,皇帝御驾亲征,理应具有攻则必胜、战则必克的战斗力。吊诡的是,应该发生的事情从未发生。隋炀帝三征高丽,不仅损兵折将,而且终因穷兵黩武引发内乱,以至于江山易主。唐太宗以盛世雄兵东征高丽,却坐困于
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王牌太史,原题:1982年一农民称帝,纳了6名村姑为妃,结果“御驾亲征”途中被捕有个名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应该是比较出名的,那就张清安。因为他在当时搞一个很大的闹剧
宋朝并非一直被欺负,这位皇帝御驾亲征打败契丹,还让经济腾飞?
宋朝并非一直被欺负,这位皇帝御驾亲征打败契丹,还让经济腾飞?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为特殊的朝代,因为这个王朝尚文轻武,所以世人对于这个朝代的印象就是软弱无能,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