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范仲淹暮年被贬青州,最后一班岗忧乐相逢

Posted 知州

篇首语:安全感,不是来源于爱,而是偏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范仲淹暮年被贬青州,最后一班岗忧乐相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范仲淹暮年被贬青州,最后一班岗忧乐相逢

范仲淹暮年被贬青州,最后一班岗忧乐相逢

  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晚年曾任青州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他在青州任职的时间很短,不到两年,但在历任青州地方官中,知名度最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体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实实在在地为青州黎民办实事,办好事。

  范仲淹原籍苏州吴县,家境贫寒,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到淄州,寄居长山醴泉寺读书。26岁考中进士,在许多地方做过地方官。他还镇守过西北边疆,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抵御西夏的侵略,很快扭转了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巩固了边防,被敌人敬畏地称为“范小老子”。 庆历三年(1043年),54岁的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与富弼、韩琦一起主持朝政。范仲淹在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发动了“庆历新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裁减冗员,整顿朝纲。可是,新政触犯了官僚阶层的利益,很快就失败了。范仲淹、富弼等革新派被逐出朝廷,贬到邓州、杭州、青州等地为地方官。 宦海沉浮,迭遭贬谪,范仲淹并不颓废消沉。被贬邓州时,曾写诗给任青州知州的富弼,说: 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龚黄政事追千古,齐鲁风谣及万箱。

  皇佑三年(1051年),范仲淹从杭州调任青州,接替富弼任知州。虽然已是迟暮之年,但他不顾年老体弱,带病处理繁杂的公务,还经常微服到黎民百姓中去,察访体恤民情。 他上任之初,“岁饥物贵,河朔流民,尚在村落,因须救济”。河北闹水灾,大批灾民滞留青州,造成粮食价格大幅上升。可是按照朝廷的规定,青州百姓的皇粮要跑到博州(今聊城)去交纳,粮价昂贵,路途遥远,黄河阻拦,百姓叫苦连天。

  范仲淹经过调查,知道聊城的粮价比青州便宜许多,于是改变以往的做法,让青州百姓按照正常年景的粮价交钱给官府,以款代粮。然后派人去聊城,就地购粮,很快就完成了预定的皇粮任务。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免去了百姓的长途运送之苦,又平抑了青州的粮价。而且,范仲淹令人把剩余的钱退还给百姓,得到大家的赞扬。 范仲淹知青州时,当地流行一种“红眼病”,蔓延多年,难以治愈。范仲淹亲自搜集民间验方,和中医先生们细心研究,利用清澈的阳河泉水调制,合药制成“青州白丸”,为不少人治好了红眼病。为此,范仲淹把调制药丸的清泉命名为“醴泉”,并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后来,人们为感念范仲淹,就把亭子叫作“范公井亭”。后人在此建三贤祠,祭礼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三位名臣。

 

  范仲淹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却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相关参考

揭秘范仲淹为何在刘娥太后执政时期多受打击

范仲淹进入仕途后,奋不顾身,敢说敢为。由于他敢于上书言别人之不敢言,不免开罪于皇帝或皇太后。他一生四进四退。前三次被贬,每次出京,都有同僚、亲友、宾客相送。相送的人们对于范仲淹的被贬,不仅仅是同情,更...

揭秘范仲淹为何在刘娥太后执政时期多受打击

范仲淹进入仕途后,奋不顾身,敢说敢为。由于他敢于上书言别人之不敢言,不免开罪于皇帝或皇太后。他一生四进四退。前三次被贬,每次出京,都有同僚、亲友、宾客相送。相送的人们对于范仲淹的被贬,不仅仅是同情,更

年过八十仍像青年不服输,回忆一事常流泪

1953年5月上旬,中央警卫团成立。曾担任毛泽东警卫员、警卫队队长的张耀祠,此时被任命为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从参加红军时站的第一班岗就在毛泽东办公室门口,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

是政敌击败欧阳修的杀手锏 利用超级风流绯闻

...逐渐突出了。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改革受到了打击,他自己被...

范仲淹与豆瓣汤

苏州民间有一味家常菜——雪里蕻豆瓣汤。这汤口味鲜美,经济实惠。要想知道这道菜的由来,还得慢慢说来!大宋年间,范仲淹官居相位,由于权奸作祟,被贬到延安任总兵。延安地处北宋与西夏的

哑女智难范仲淹

???范仲淹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江州知府。这一日,他正在巡视江州的河堤,忽听衙门里的差役前来禀报,说石河县县令刘能遇到了一个怪案子,审不下去了,想请他帮忙到石河县去处理一下。???石河县的县令刘能

人物志 范仲淹的人物生平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生于山东邹平。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进士。宋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被贬知睦州(今建德),赴任后即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创办学校,改变社会风气。睦州地瘠民贫,

南征百越战略桥头堡,黔中郡能否站好这班岗

南岭与武夷山山地,正是秦朝与南越、东越等越人的地理分界线。五路大军,驻守界上,与其说是突入越地的征伐,毋宁说是试图以强大武力来清除或剿服边鄙地区的越人,明确划定双方的界限。迄至汉初,庐江郡界内尚有“南

历史人物 范仲淹与豆瓣汤

苏州民间有一味家常菜——雪里蕻豆瓣汤。这汤口味鲜美,经济实惠。要想知道这道菜的由来,还得慢慢说来!大宋年间,范仲淹官居相位,由于权奸作祟,被贬到延安任总兵。延安地处北宋与西夏的交界。两国连年征战,打仗

历史人物 提拔范仲淹 善待宋祁两兄弟

夏竦人称夏文庄、夏英公,是北宋宰相,曾驻扎西北防卫西夏,他修建的青州南阳桥被认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于公元1051年去世,追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号“文庄”。夏竦后代铜山区棠张镇夏湖村有一个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