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长寿者胜
Posted 三国
篇首语: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长寿者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长寿者胜
长寿者胜?荒谬的诸葛亮司马懿之争
在小说《三国演义》的记叙中,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在气死周瑜后,对手就是司马懿了。而且诸葛亮政治与军事才能均完胜司马懿,只是寿数不长,司马懿才笑到了最后。
不过这毕竟是小说家言,在历史上,没有“空城计”也没有“火烧葫芦谷”更没有“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不过这不妨碍诸葛亮的崇拜者将两人继续比较。
有文章称,两人并没有对阵过,但可以通过诸葛亮大力提拔、为蜀汉培养的唯一出色的人才,且与司马懿交手多年的人来比较,这个人就是姜维。
文章说,姜维九伐中原,搞的司马懿坐镇关中多年,虽说姜维北伐也是无功而返,可是司马懿也没真正赢过蜀汉的军队,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因此说到军事上的才能,司马懿和姜维到底谁更强不好说。政治上,司马懿完全靠长寿获得了胜利。 这种在网上非常主流的看法实际上与历史完全不符。
诸葛亮主政的主要时间是从刘禅登基的223年到其去世的234年,此前诸葛亮并没有主持过军务,从荆南、西川、汉中,到刘备东征,诸葛亮都没参与实际军务。直至刘备死后,诸葛亮总揽军政,才开始统兵北伐。
司马懿比诸葛亮大两岁,进入政坛时间晚于诸葛亮。他在227年才开始都督荆州、豫州军事,231年才开始和诸葛亮正面抗衡,一直到249年才全面掌握朝政。
两个年龄相近的人,在政坛上却是两代人,军事上的对抗只有两次,却足以一窥两人能力。
231年春,诸葛亮第四次率军攻魏,包围了曹魏部署在祁山地区的贾嗣、魏平部。当时,曹魏的国家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东南方向要防备东吴,西北方向还要防备鲜卑。而恰恰在此时,主持对蜀汉作战的大司马曹真生病,于是魏明帝曹叡将司马懿从荆州调来,让其坐镇长安,统一指挥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部,主持抵御蜀军。对于这次军事行动,魏明帝对司马懿给与了高度信任,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针对蜀军远道而来的特点制定了凭险坚守的方针,备受魏明帝宠幸的孙资称:“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魏军的战略就是边防军稳固防守,等蜀国国力耗尽,一击而平。
众多将领对此不满,称司马“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在他们要求下,司马懿率军与诸葛亮蜀军正面交战,不料魏军大败,被俘三千人。司马继续坚守政策,蜀军粮尽,诸葛亮只得退军。
蜀军退后,曹魏很多大臣认为诸葛亮第二年会再次伐魏,但司马懿认为“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晋书·宣帝纪》) 果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于3年后即234年,与孙权约定同时举兵伐魏。
曹魏两线作战,局势不利,魏明帝自己率军抵御东吴,让司马懿主持西线防务对阵诸葛亮。
两军在渭河对峙,司马懿称“亮若出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资治通鉴》)。 结果诸葛亮选择屯兵五丈原,显然是要长久作战,以弥补粮草不足的难题。阿喂在其公众号中认为,诸葛亮之所以不出武功,是因为出武功要经过渭河与秦岭之间的一条狭长的河谷地带,而司马懿大军又近在咫尺,诸葛亮不愿意冒这个险。这与他第一次北伐不走子午谷如出一辙。从纯军事角度来说,不敢冒险,往往已失战略先机。
两军对峙期间,诸葛亮派兵进攻北原,北原位于渭河北岸,若蜀军攻取北原,则将切断长安与陇西的通道,威胁司马懿的后方。 但雍州刺史郭淮看出了北原的重要性,并对司马懿说“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司马懿欣然同意,派郭淮驻防北原,使诸葛亮的计划破产。
此后,两军继续对峙,诸葛亮求战而不能得。
在东吴作战失利后,魏明帝欣喜的称“权走,亮胆破,大军足以制之,吾无忧矣。”在他的支持下,司马懿力排众议继续不战,最终诸葛亮殁于军中。
司马懿久在中枢,临阵经验不。从战术来看,诸葛亮当是胜过司马懿的,然而一两次的胜负不能撼动大局。何况曹魏在三国中实力最为雄厚,司马懿能贯彻坚守政策,忍耐诸将“畏蜀如虎”的嘲笑,承受“巾帼之辱”,面对“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传言也一笑置之,让诸葛亮无计可施,这两人在军事水平上大体是相当的。
其实在《三国志》中,陈寿已经给出了评价,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司马懿同诸葛亮一样,亦以政治见长,然而这方面更是各持所见了。
相关参考
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定妃:能够活到97岁,原因我们意想不到。>定妃(1661年-1757年)万琉哈氏,亦称瓦刘哈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
乾隆活了89岁,统领大清64年,是中国历史最长寿皇帝,也是世界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帝王。 乾隆皇帝的长寿原因之一:家族的长寿基因。清朝皇帝是有了名的长寿家族,有一半的皇帝活过60岁,另一半或者因
历史秘闻 他是三国时期长寿记录的保持者,看看三国长寿top8
古代人平均寿命问题,往往是话题性比较高的谈资。易中天教授曾经表示三国时期平均寿命为26岁。根据社科院网刊登的一则新闻中有学者认为,通过尸骨和文献综合参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平均寿命为39岁;女子平
她是宋仁宗第十个女儿,历经七代帝王;她虽生于帝王家,却一生逃灾免祸;她懂得养生之道,高寿善终;她就是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庆寿公主,如她的名号一样,喜庆长寿。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的“靖
她是宋仁宗第十个女儿,历经七代帝王;她虽生于帝王家,却一生逃灾免祸;她懂得养生之道,高寿善终;她就是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庆寿公主,如她的名号一样,喜庆长寿。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的“靖
长寿,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古人能活到50岁以上,便已经很了不起了,现代人,能活到80岁以上的也并不多。关于长寿之人,民间有很多传说,如长寿始祖彭祖,相传活了800岁。网上流传最广的,有一清朝人物,叫李
历史人物 日本最长寿的女性大川美佐绪简介 她的生平经历及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样的
大川美佐绪(1898年3月5日―2015年4月1日)女,1919年结婚,有3个子女,4个孙辈孩子和6个曾孙辈孩子,是日本最长寿的女性。>>2013年2月经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认定,获得“世界健在最长寿女
长寿,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古人能活到50岁以上,便已经很了不起了,现代人,能活到80岁以上的也并不多。关于长寿之人,民间有很多传说,如长寿始祖彭祖,相传活了800岁。网上流传最广的,有一清朝人物,叫李庆远,据...
赵云是三国时期的名将。蜀国五虎上将中,关羽、张飞五十多岁被杀,马超47岁忧郁而死,老将黄忠75岁在夷陵之战中受伤而亡,唯有赵云活得最长,享年76岁,在当时可谓是非常长寿了。赵云为何能长寿呢?分析下来主
中国传奇长寿三姐妹,分别活91岁、100岁、112岁 长寿秘诀各不同
(说历史的女人——第958期)中国有不少著名的姐妹花,比如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张氏四姐妹等,今天要讲的是既长寿又爱国的姐妹花,她们三姐妹共寿303岁,三姐妹中有两位都曾在联合国任职,其中一位还是著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