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到死都没有解决 孝庄死时的唯一要求
篇首语: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康熙为何到死都没有解决 孝庄死时的唯一要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康熙为何到死都没有解决 孝庄死时的唯一要求
孝庄皇太后,蒙古科尔沁部人,皇太极宠妃,清世祖顺治生母,康熙皇帝祖母。一生辅佐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位皇帝。
公元1662年,清世祖顺治帝在北京驾崩,孝庄皇太后拥立年仅八岁的皇子玄烨继位,是为康熙皇帝。康熙对皇祖母孝庄的感情十分深厚,曾经亲口说过:“自己年幼登基,都靠皇祖母的辅助,如果没有皇祖母太皇太后,肯定就没有我康熙今天的成就。”
公元1687年12月,孝庄太皇太后病重,康熙皇帝亲自前往坤宁宫服侍,昼夜不离左右,亲手为皇祖母熬制汤药。甚至到天坛祈求上天,希望用自己的阳寿,来为皇祖母续命。但是康熙皇帝的真诚并没有感动上天,12月25日,孝庄太皇太后安然离世,享年75岁。
康熙皇帝悲痛之余,也为皇祖母的唯一遗嘱发愁。原来孝庄临终前曾对康熙说:“太宗皇帝去世很久了,陵寝不宜再动,况且昭陵远在盛京,我也不舍得你父亲与你,我死后,你一定要将我安葬在遵化清东陵。”
康熙皇帝对孝庄的这个遗嘱左右为难,如果将祖母安葬在遵化清东陵,那么就违背祖制,没有与太宗皇太极合葬。但如果将孝庄与皇太极合葬,却又没有遵从祖母的遗愿,是不孝子孙。最后康熙皇帝没办法,只得在清东陵修了一座“暂安奉殿”,将孝庄的棺材暂时停放在这里。没想到这件事,直到康熙皇帝死,也没有想到解决办法。
雍正继位之后,马上开始解决这个问题。雍正决定遵从孝庄不与太宗皇太极合葬的遗嘱,将她安葬在清东陵,这个决定也得到了诸王大臣、九卿会议的同意。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十日,孝庄皇后梓宫正式葬入昭西陵地宫,此时距她去世已经过去37年。
最后普及一下小常识,“孝庄”是谥号,是死后追封的,在她活着的时候,是没有这个名字的。很多电视剧中,孝庄自己居然说“我孝庄怎样怎样”,显然是错误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鳌拜专权时的一项决定,沿袭200年,康熙到死都无可奈何
鳌拜专权时的一项决定,沿袭200年,康熙到死都无可奈何!下面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建立后金汗国。二十年后的1636年,他儿子皇太极正式建立清
据史书记载,康熙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小小年纪登上帝位,他几乎是由孝庄一路辅佐过来的,祖孙俩的感情深厚,可想而知。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
据史书记载,康熙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小小年纪登上帝位,他几乎是由孝庄一路辅佐过来的,祖孙俩的感情深厚,可想而知。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
说到三国之中的故事,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见解,三国100多年的战乱也是群雄并起的年代,其中的故事也是最多,三国也是历史上出名将最多的一个时代,其中很多的典故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来说一下许褚战
史上唯一完璧之身的:皇帝的迎娶历来是一件关系皇帝个人幸福、国家社稷安危的大事。在皇权专制的封建社会里,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不知有多少红颜丧尽青春,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在这种不正常
史上唯一完璧之身的:皇帝的迎娶历来是一件关系皇帝个人幸福、国家社稷安危的大事。在皇权专制的封建社会里,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不知有多少红颜丧尽青春,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在这种不正常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纵观曹操一生,他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在一
刘备能够入蜀,主要原因是张松,法正等人的计谋,诈刘璋迎接刘备,刘璋派法正和孟达各领2千人马去欢迎刘备,不过刘备心里并不相信这些蜀人,于是夺了法正的兵马全部交给孟达,受到关羽和诸葛亮的压制,法正只好以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大的帝王,秦始皇统一六国,威风凛凛,统一文字、修筑长城,欲建立「”万世基业”。然而,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却鲜有人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
孝庄皇太后是历史上一位斗劲伟大的女性,她虽然没有称帝,却不息辅佐了三代皇帝,代代参政,受到当朝皇帝和大臣们的恭敬。>她是一个顽强的女性,也是一位果敢的圣君。她的生平在爱和理性之间纠缠,有人说她为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