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黎绍芳的生平如何

Posted

篇首语:节俭是致富的秘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黎绍芳的生平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黎绍芳的生平如何

她一生凄惨,过得很不幸福。其中最大的不幸就是她的婚姻,8岁订婚,28岁结婚,结婚后1年住进精神病院,这人生算是结束了大半,后几年就在精神病院度过,没多久去世,结束她痛苦而短暂的人生。>她出身高贵,是家中的千金小姐,父亲是高官,曾任职中华民国大总统,这样的家世算得上尊贵,而她本身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个女孩,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学习成绩优异,但因为神经问题,她只读了1年便休学,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婚事。>>婚姻对一个女人的伤害真的很大,这样的女孩,聪慧可爱,真诚善良,学习成绩友好,即使没有显赫的家世,相信她也能过得很幸福。但偏偏她的父亲是那样高高在上的人物,为了联姻,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把8岁的她许配给了袁世凯的儿子,当时的她年纪虽小,但已懂得一些东西,她不想要这样的婚姻,跟自己的母亲说也没有什么用,父亲坚持自己的意见,她在被窝中哭了好久好久,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渐渐忘记了这件事,长大后父母将她送到南开大学读书,期间又提起这门婚事,把黎绍芳吓得整夜整夜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亲事,也是因为长时间的胡思乱想,黎绍芳已有症状,轻微的神经衰弱,原本成绩优异的黎绍芳变得多愁善感,成绩也一落千丈,一年后休学。>>远在美国留学的姐姐黎绍芬给她写了一封信,劝她凡事想开点,闲暇时节也可以到美国去走走,散散心。黎绍芳把信撕掉,没有理睬姐姐。她向父亲提出要解除婚约,这辈子谁也不嫁,黎元洪狠狠把她骂了几句,还砸碎了一个茶杯。一来二去,黎绍芳更加郁郁寡欢,病情加重,精神开始失常了。>>即使如此父亲还是坚持让她嫁给袁克玖,一直拖延到28岁两人才完婚。婚后的黎绍芳并不高兴,整日都是郁郁寡欢,抑郁不得志,病情加重,仅1年她被送进精神病院。1945年病故。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黎绍芳的丈夫是谁

父母包办婚姻,往往会酿成悲剧。夫妻俩是要携手共度一辈子的,必须要有感情基础才能一同面对风风雨雨。而父母为孩子择偶,未必能够为孩子选择到心仪的对象。黎元洪曾经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一力促成自己女儿黎绍芳

历史人物 黎绍芳为什么会有精神病

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给许多人带来了悲剧,当两个完全陌生的个体被强行安排在了一起,注定是不会幸福的,因为夫妻是要携手一生的人,必须彼此有足够的感情能够体谅对方,才能走到最后,如果父母全包办的话,可能会出现

历史人物 黎绍芳身在大富之家为什么会命运悲惨

黎元洪,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黎元洪是民国的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的大总统同时也是一位大军阀,可以说他当时和袁世凯齐名可谓是风光无限,那么想向他这样的显赫之间子女一定也是衣食无忧风流自在,其实不然,黎元洪

历史人物 罗汝芳的个人简历  罗汝芳的人物生平

罗汝芳(1515年6月13日-1588年10月21日),称为近溪先生,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字惟德,号近溪,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

人物志 吴颖芳的人物生平简介

吴颖芳(1702—1781),字西林,自号树虚,清仁和(今杭州)人。出身商人世家。15岁时父亲去世,家业沦入奸商之手,所得父业财产不到一半。一次赴县应试,遭到吏役呵斥,引以为奇耻大辱,从此不再应举,惟

马芳的生平简介 马芳怎么死的?

  “威名万里马将军,白发丹心天下闻”这句诗讲的就是明代中期的名将马芳。  在《明史》中,马芳是当时那个时期的将帅之首,他在作战中身受数十创,却还能以少胜多,大捷归来,威名远震

晋武帝妃子胡芳的生平简介 胡芳有何历史事迹?

  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关于晋武帝最为著名的典故就是“羊车望幸”,说的是晋武帝后宫妃子超级多,多到他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要去临幸谁,于是便乘坐羊车,羊车走到哪

晋朝历史 晋武帝妃子胡芳的生平简介 胡芳有何历史事迹

  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关于晋武帝最为著名的典故就是“羊车望幸”,说的是晋武帝后宫妃子超级多,多到他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要去临幸谁,于是便乘坐羊车,羊车走到哪个妃子的住处,他就临幸哪

历史人物 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学家伍廷芳简介,赵泰来与伍廷芳的关系

人物生平求学阶段1842年7月30日,生于新加坡,后随父回国居广州。13岁时曾被绑票,逃脱后只身赴香港圣保罗学院求学,接受了六年的西式教育,5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求学期间,与黄胜—起创办第一家中文报

历史人物 李永芳的儿子 李永芳的历史评价

李永芳李永芳出生辽宁铁岭,是明朝末年将领,也是抚顺的最高长官。他于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成了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朝边将。助后金占领辽东、征讨朝鲜,娶了阿巴泰的女儿,被封为抚顺额驸、抚西额驸,编入汉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