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周瑜是怎么死的?揭秘周瑜的真正死因

Posted 周瑜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的周瑜是怎么死的?揭秘周瑜的真正死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的周瑜是怎么死的?揭秘周瑜的真正死因

2、历史上周瑜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三国的周瑜是怎么死的?揭秘周瑜的真正死因

周瑜是什么时代的人物?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大将,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时人称周郎。现在在许多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都说周瑜先是受了诸葛亮的两次气,然后又负箭伤,最后又被诸葛亮气,终于气死了周瑜,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三气周瑜”。 事实真是如此吗?一起来看看。

周瑜简介

周瑜字公瑾,安徽庐江人。周瑜生于175年,死于210年,时年35岁。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言,这个年龄实在太年轻,忽然死了,确实可惜。他是怎么死的?史书上说是生病,什么病?不得而知。演义上说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此为小说家言,不必信以为真。应该说,周瑜还是病死的,只是他得的是什么病呢?按说此时他正值风华正茂,壮盛之年,不该有什么大病。难道是忧国忧民?同样的象诸葛亮、鲁肃等人,哪个不是忧国忧民,怎么没有早死呢?所以,说周瑜是因忧国忧民而病死的恐怕不对。

那么周瑜得了什么病呢?痨病。病根就在于周瑜的枕边人――小乔。小乔是汉末三国时出名的美女,与其姐大乔并称二乔。曹操贪其色,率百万大军下江南,欲置二乔于铜麻雀台以娱晚年。如此一个尤物,在周瑜身边,周瑜能不上火吗。于是乎,色重伤身,正在壮年的周瑜倒下了。正是:

空负经纶天下志

抛却雄图霸王心

公瑾一去不复返

小乔泪洒青衫湿 阅读推荐》》》》》三国张飞真正死因是什么?揭秘张飞的死亡真相

历史上周瑜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周瑜之死

《三国演艺》上说是气死的,那是小说虚构的!!

《三国志》中是这样的写到的:

赤壁战后,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已乘机攻占了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驻在公安。

刘表旧部多附刘备。

刘备为了进一步扩大地盘,到京口去见孙权,以江南四郡地少,不能安民为理由,请求孙权把南郡借给他,使他得以控制荆州地区的局面。

周瑜上疏给孙权,疏中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但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势力太大,应该广泛招揽英雄人物才能与之抗衡;而刘备又绝非可以轻易制服之人,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建策。

周瑜扼制刘备的计谋未被采用,很不甘心,于是又向孙权献上另一计策。

时刘璋任益州牧,张鲁不断生事滋扰。

周瑜对孙权说:“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

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

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周瑜这一计划,非常有战略眼光。

孙权当即表示同意。

周瑜想赶回江陵,做出征的准备工作。

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

一说死庐陵巴丘,今峡江县巴邱镇),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所以周瑜是病死的

周瑜是《三国演义》刻画的旷世奇才,小小年纪就当上了东吴的全军统帅,并让三世老臣也佩服的五体投地,甘听号令。

然而,周瑜是个悲剧人物,给当时给后世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惋惜。

按通常的人道讲,智慧与度量是成正比的。

智慧越高,智力越发达,知识越渊博,阅历越丰富,心胸越宽阔,思想越宽广,理想越远大,度量越宽宏。

同时代的奇才曹操、诸葛亮均都做到了这一点儿,惟独周瑜没有做到,这实在是周瑜悲剧的根源。

大将就应有大将风度。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一方将领,尤其是很有才华的将领,定要与对手争个高低,见个分晓。

从哪里见高低呢?应从战场上见,从智上勇上胆上识上见,要赢就赢得光明正大,让人口服心服,要输也输得清清白白,自己口服心服,甘拜下风。

赤壁之战,与曹操斗智斗勇斗胆斗识。

周瑜是胜利者,且胜得伟大,赢得痛快,曹操是失败者,且败得狼狈,输得窝囊。

从此周瑜名声大震,威震中原。

而周瑜就有点儿胜得太自服,赢得太骄傲,还不如曹操败得大度,输得乐观。

也可以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能屈能伸。

周瑜的度量实在小得可怜,周瑜与诸葛亮之间本是盟军,是合作者,孙刘联合抗曹是既定方针,而周瑜与诸葛亮的斗争却贯穿赤壁战争的始终。

诸葛亮的大度也在赤壁之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诸葛亮没有与周瑜一般见识,他以大局为重,坚决执行既定方针和政策,坚持原则,没有使联和的局面破裂,对周瑜每一次的加害都以智来破之,始终没有撕破脸皮。

赤壁之战中,《三国演义》把周瑜与诸葛亮刻画的都入木三分,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周瑜与曹操斗智屡屡得手,一方面显示出其才华不凡,大智大勇;另一方面,周瑜与诸葛亮斗智却次次受搓,表现出其心胸狭隘,不能容人的小家子气的性格。

一方面得手,一方面受挫,均具有其必然性,与曹操是敌对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因而,东吴上下同仇敌忾,同心同德,每施计谋,必定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故而大获成功。

而与诸葛亮是内部矛盾,是联合协作关系,目前没有利害冲突,目的是一致的,组成了统一战线,所以,周瑜不敢明目张胆的加害,总想找些无须有的罪名为理由,施些障眼法掩人耳目。

试想,若周瑜与诸葛亮不顾利害得失,不顾脸面舆论,不顾及与刘备的统一战线,想加害一个单枪匹马深入周营的白面书生,那还不易如反掌吗?也正基于这一点儿,诸葛亮才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周瑜加害的阴谋诡计。

其实,周瑜与诸葛亮的斗争,诸葛亮并算不上胜利者,只是诸葛亮不占地利,却占了天时与人和,如果没有友人的帮助,更加上这等非常时期,诸葛亮是无论如何逃不脱虎口的。

从劫粮、借箭到借东风都是被周瑜相逼无奈想出的脱身之计,这不能说明诸葛亮在智慧上比周瑜高出多少,实际上二者是旗鼓相当的,比如在抗曹的重大决策上都是不谋而合的。

周瑜与诸葛亮斗争的受挫,其因即是其心胸狭窄,心怀叵测,心术不正,不得人心之故。

赤壁之战后,周瑜与诸葛亮争夺荆州等地时,周瑜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周瑜在前攻打厮杀浴血奋战枪林弹雨流血牺牲,而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不伤一兵一卒,坐享其成,坐收渔利,占据荆州等地,周瑜也着实生气。

然而这周瑜之气源还得从自身找起。

联合抗曹取得初步成就,周瑜怎么能不容盟友有个立锥之地,而苦苦相逼呢?诸葛亮力单势弱,更兼有北方的曹操,绝不敢与周瑜撕毁合作协议,刀对刀枪对枪针尖儿对麦芒儿地面对面地干,也只得将计就计抢来个立足之地,这倒算不上诸葛亮的手段毒辣行为卑劣不仁不义背信弃义,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呀!

诸葛亮占据荆州之后,周瑜也断不敢像打曹操一样来打诸葛亮的,元气大伤固然是其重要原因,但周瑜深知孙刘两家开火,那曹操定会趁机乘虚钻空来洗赤壁之耻来雪赤壁之恨来报赤壁之仇,只得暂时忍气吞声忍辱含垢用计谋来换取荆州了。

这计谋就是使东吴自我蒙上奇耻大辱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美人计”了。

这个计谋一开始就注定周瑜的失败,诸葛亮的胜利。

从历史上看,从现实来讲,用“美人计”的例子确乎不少,其间胜利者还居多。

远的如西施,近的如貂禅,均是“美人计”得逞的典范,但是,周瑜的“美人计”是十分草率,很欠周密的。

西施、貂禅做为美人计的主角都是心甘情愿舍死忘生的,并且设计谋划了一整套的实施方案,然后按照密谋的步骤一步步落实,最终成功。

而周瑜和孙权却没有与女主角及国太商议,只想把刘备赚了来行事,这种既不想舍弃孩子又想逮住狼的如意算盘实欠妥当。

如果事先与女主角商议好,说服其甘愿为国大义舍身捐躯,那“美人计”还有不成之理!可惜的是这“美人计”女主角并不配合,更何况当时孙刘两家正在合作期间,孙权把妹妹许配刘备结成秦晋之好,永誓结盟联合抗曹也确实顺应天时人意,无怪乎吴国太、乔国老等代表民意坚决拥护,而孙夫人更是美女爱英雄,把刘备爱得死去活来,看你周瑜这“美人计”如何实施,怎样收场。

这“美人计”失败后,把周瑜气个半死,也是情理之中事。

可悲的是周瑜并不死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用“假途灭虢”之计,“虚名取川,实取荆州。

”这计策更难瞒过诸葛亮,周瑜再次受挫,丢尽了面子,再无面目更无勇气面见世人和江东父老,而苟存于世,只得恨恨而死。

“既生瑜,何生亮,”虽是这样说,但周瑜的真正死因恐怕并不在此。

他决非单单嫉妒诸葛亮的高明,处处胜己一筹,而是悔恨自己执行了错误路线,太急于求成,低估了诸葛亮的力量;他后悔不该把精力放在与诸葛亮的争斗上,错把朋友当敌人,混淆了敌我矛盾;他痛悔没有真正与诸葛亮联合起来,大力发展国力,加强军备,以待时机联合诸葛亮挺进中原,发起北伐战争,消灭曹操,然后再图刘备,统一全国,建立大统,或许是另一番景况。

大家想想看,这位自恃才高自命不凡的周瑜如何能原谅宽恕自己的呢?

周瑜之死,是死于狭小的气量,是死于对自己错误路线的无法原谅,是死于再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悔悟和悔恨,还死于更无颜面面对冤家对头诸葛亮

又有一说为

周瑜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

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

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

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

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

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

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

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

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

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

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

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

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

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

”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

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

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

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相关参考

历史上周瑜怎么死的,三国演义中周瑜被诸葛亮气死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历史上周瑜怎么死的,三国演义中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周瑜是孙权帐下一员大将,那么周瑜怎么死的呢?《三国演义》中周瑜小肚鸡肠屡次败于诸葛亮之下,活活被

揭秘史上魏国大将鲁肃究竟是怎么死的?

根据三国志,鲁肃是病死的。但我也觉得太过潦草了,鲁肃并不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其实,他是一个很有政治远见的人。鲁肃具体怎么死的、因何而死的,早以无从考证,一味追究也没多大意义,历史就是历史。应该是病死...

三国历史上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

历史上三国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

导读:说到周瑜,喜欢《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他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今天想就这个问题做些粗浅探讨。我们先看看不同的史书及野史,对周瑜之死的不同说法。第一种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这是最

历史上三国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

导读:说到周瑜,喜欢《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他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今天想就这个问题做些粗浅探讨。我们先看看不同的史书及野史,对周瑜之死的不同说法。第一种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这是最

三国人物鲁肃简介,揭秘鲁肃代周瑜的故事

鲁肃是三国时期战略家,与周瑜是好友,赤壁大战时期两人坚持主战,最终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三国鼎立格局。本文带来三国第一战略家鲁肃简介。鲁肃简介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

其并未偷东西 揭秘三国蒋干盗书的真相

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以为可以通过游说把周瑜说动,于是秘密派遣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蒋干穿着布衣葛巾,以个人身份见周瑜,周瑜热情相迎,当即对蒋干说:“子翼(蒋干字)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

其并未偷东西 揭秘三国蒋干盗书的真相

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以为可以通过游说把周瑜说动,于是秘密派遣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蒋干穿着布衣葛巾,以个人身份见周瑜,周瑜热情相迎,当即对蒋干说:“子翼(蒋干字)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

清朝皇帝雍正怎么死的?揭秘雍正皇帝的真正死因

  清朝皇帝雍正怎么死的?揭秘雍正皇帝的真正死因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大清出关后的第三个皇帝。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

三国历史上,周瑜之死为何显得如此蹊跷

三国历史上,周瑜之死为何显得如此蹊跷?周瑜之死,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一个典故。只是,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了?关于周瑜之死,在《三国演义》上说是被气死的,然而,真正的三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