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神宗1天纳9妃子,他进谏被杀,儿子做了这样一件事,惊动朝野
Posted 进士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明神宗1天纳9妃子,他进谏被杀,儿子做了这样一件事,惊动朝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明神宗1天纳9妃子,他进谏被杀,儿子做了这样一件事,惊动朝野
钱若赓是明朝隆庆的进士,到方历朝任礼部主事。明万历十年,20岁的明神宗一次选嫔妃九人,钱若赓因进诛而得罪皇帝。明神宗对他怀眼在心,要杀他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于是,就将他调出北京,到江西任临江府知府。这一年,他在临江审讯盜贼动了刑,有几个盗贼受刑后,死于狱中。当地责人就狀告钱若泰草管人命受刑而死的有的不是强盜,而是良民,钱若赓是个酷吏。
明神宗见了疏状,就勾起前怨,将他定为"监候处决",投入狱中,秋后处斩。内阁首辅申行时等知其冤,每到秋审时,以案情待查为由,一年一年地请求缓刑。于是,钱若赓被关在狱中,时间长达37年,从42岁一直关到79岁。钱若麻投入大牢时,他的儿子钱敬忠才一岁。明代监狱有一点可取之处,就是允许犯人在狱中教子读书。于是,钱敬忠兄弟三人与堂兄弟钱肃乐,就来到江西狱中,接觉父亲的教育。
37年过去,时间到了明万历四十七年,也就是明神宗临死的一年,钱敬忠通过礼部会试,成了新科进士。下一步要参加殿试,以决定进士三甲人选与名次。
这对读书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一天,钱敬忠却把这一天作为救父亲出狱的时机。他有意不参加殿试,身穿因服,头顶诉狀,跪在午门喊冤。一个通过了礼部会试的进士,不参加殿试而跪在午门喊冤,是干古未有的奇事。此举立即轰动朝廷,引起朝中官员的注意。他的诉状要求,只是代父坐牢或代父受死。
钱敬忠的诉状,写得有理有据,有与当朝皇帝论是非的勇气。通政司看了诉状,大受感动,将他的疏状报給了万历皇帝。万历动了侧隐之心,下旨令"群臣集议"。这道圣旨,为平反钱若赓冤案开了一个口子,钱敬忠终于迈出救父的艰难一步。
万历令"群臣集议”.不等于无罪开释。这时,内阁忙于处理万历病危及后事,顾不上处理钱若泰一案,平反見案有了一线生机,但又被拖延下来。钱敬忠又上了一道凄凉的奏疏,痛说钱若赓含冤37年与家攻人亡的惨状。此疏到了通政司,通政司以此案万历已下旨令"群臣集议",不必再请旨,且其言过唆过惨,不敢上报。
钱敬忠不屈不换,再次头顶诉状,身穿囚服,跪在午门前喊宠。一个新科进士一而再、再而三地为父申冤,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同情和关注。这一年,朝中形势大变,万历皇帝死了,皇太子朱常洛继位,就是光宗皇帝。朱常洛继位不到一个月,因病死去。接下来是17岁的朱由校当皇帝,也就是明熹宗。
明熹宗即位时,内阁还是光宗时的原班人马,东林党人得到重用,叶向高任内阁首辅,赵南星任吏部尚书,邹元标主管刑部。他们力促法司拟旨,终于得到皇帝的批准。圣旨说:”钱敬忠为父呼冤,请以身代,其情可哀,汝不贞父,将来必不负朕。准将钱若赓免死,放还乡里。钱敬忠入官藉二十余年,实际任职不到两年,在政坛上没有多大作为。他留給后世的,是以超常手段救父出狱,他的救父"三疏"作为孝子范文传了下来。
相关参考
神宗朱翊钧妃郑氏明神宗郑贵妃,是大兴(今北京大兴)人。郑贵妃在万历所有的嫔妃中是唯一长得最为娇艳妖美,而又最善迎合万历的心意、得到万历欢心的妃子。所以一入宫即被超晋加封为贵妃,甚至位分跃居已生有皇长子
明末的时候,各地的百姓再也忍受不了明朝的统治,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在众多起义军中,最著名的要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了。李自成的军队中有许多的能人异士,自然也有厨艺高超的士兵。这些士兵曾经活活地将明朝的福...
明末的时候,各地的百姓再也忍受不了明朝的统治,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在众多起义军中,最著名的要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了。李自成的军队中有许多的能人异士,自然也有厨艺高超的士兵。这些士兵曾经活活地将明朝的福...
明朝皇帝朱常洛,明代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
导读:明朝皇帝,明代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
在明朝末年发生了一桩疑案,涉及到了当时的东林党争和明神宗后宫妃子与皇子等。这个案件就是妖书案,那么妖书案背景是怎样的呢?妖书案发生在万历三十一年。明神宗在慈圣太后宫中临幸了王氏宫女,之后他并没有加封这
在明朝末年发生了一桩疑案,涉及到了当时的东林党争和明神宗后宫妃子与皇子等。这个案件就是妖书案,那么妖书案背景是怎样的呢?妖书案发生在万历三十一年。明神宗在慈圣太后宫中临幸了王氏宫女,之后他并没有加封这
导读:清太祖爱新觉罗·(1559.2.21-1626.9.30),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并将其列入军队必读书。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
爱新觉罗永炎母亲是,乾隆去世后永炎做了皇帝,永炎是哪个妃子的儿子
乾隆去世后永炎做了皇帝,永炎是哪个妃子的儿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1]年号嘉庆,在位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是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明穆宗(公元1537年-15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