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杜聿明救援黄百韬方案黄了
Posted 兵团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杜聿明救援黄百韬方案黄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杜聿明救援黄百韬方案黄了
原标题:杜聿明本有一方案可救垂死的黄百韬,被两兵团司令抬杠弄黄了! 1948年11月,杜聿明指挥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前去救援碾庄圩的黄百韬兵团,结果被解放军打援部队拦在半路上。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亲自来到副司令官杜聿明的前线指挥部督战。 >杜聿明报告说: >“打了两天两夜,碾庄圩为什么打不下来呢?两个最大的兵团,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全都用上了,就是打不过去。” >然后,杜聿明说: “看来共军在这里打援的至少有两个纵队。” >不料中将副参谋长文强却说:“我看打援的部队不只两个纵队。” >刘峙问: “你看有多少啊?” >“我看至少要加一倍,起码有四个纵队。”文强说。 >于是,他们一起到战场的最高点去视察。 >文强说:“我就要去看看究竟。”坐着军用吉普车跑过去,竟然一下子冲出了国民党军的阵地。他四面一看,怎么也看不见自己的兵,跑到哪了呢?正在奇怪时,身边的副官着急地说: >“不好!跑到共军的阵地里来了!” >文强也急了:“快,快回去!” >幸好,解放军没有追击,也没有开枪。 >文强捡了一条命回来后,杜聿明说:“你的命大,没有把你抓到。” >这时,刘峙还没有走,很着急地说:“这样打,要打到哪一天呢?已经打成—个消耗战了。” >文强说:“要破这个阵,死打是打不过去。” >刘峙说:“你的意思是怎么打法?” >“我们正面要佯攻,至少调两个师迂回到后面去打,邱清泉兵团抽两个军,李弥兵团抽一个军,迂回到后面,趁今天黑夜打出去,里外夹攻,这个阵可破。两边迂回,碾庄圩之围可以解了。” >刘峙马上点头:“好计划,好计划,早该如此。” >杜聿明也说:“你怎么早不说呢?” >文强说:“我没有看到这个情况,瞎说一顿也不行啊。” >于是,杜聿明用对讲机找到邱清泉,下命令:“你抽调两个军,迂回到后面去!” >邱清泉回答:“我的兵力已经消耗得很厉害,如果再抽两个军迂回,恐怕我的正面不保,一旦敌人从正面突破,徐州难保!”然后坚决表示不能执行命令。 >杜聿明又打电话给李弥。李弥回答:“如果邱清泉派出兵力,我也派,如果邱清泉不派,我也不派。” >“怎么能这样?”杜聿明责备他。 >李弥说:“我只有两个军,邱清泉有六个军,他的力量比我大两倍,他为什么不抽调力量?从我这里调个师,我的力量就更单薄了。”也不肯调兵。 >杜聿明的指挥不灵了。 >按照文强后来的说法,如果当时按照他的这个计划打出去,杜聿明一定救出黄百韬了。 但是,杜聿明还是坐失良机了。 第二天,黄百韬就在碾庄圩战败自杀。 "相关参考
黄百韬被困碾庄之后,徐州“剿总”副司令官杜聿明回到徐州便迅速拿出两个解救方案,想救出七兵团。第一个方案是:以黄百韬兵团坚守碾庄圩七至十天,以第十三兵团守备徐州,以第七十二军为总预备队,以第二兵团、第十
核心提示:黄百韬被围,他舍不得丢下黄百韬,不但派邱清泉、李弥来救,还派黄维来救场,结果黄百韬没救成,黄维又被包围了;后来他又救黄维,结果黄维没救成,又丢了杜聿明三个兵团。蒋介石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历史
知名人物 黄百韬生平故事简介,黄百韬历史评价,黄百韬怎么死的?
黄百韬,原名新,字焕然,祖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1900年9月9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生于天津。其父黄宗骏早年从军,曾为李鸿章淮军之统领,后流落天津。黄五岁时丧父,因家贫曾一度随母靠捡煤核度
历史人物 黄百韬简介 杂牌将军黄百韬是怎么死的 黄百韬的子女后人
中文名:黄百韬 别名:字焕然,号寒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直隶省天津府 出生日期:1900年9月9日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48年11月22日 职业:
自杀前,黄百韬拿出名片一张,在背后写上“黄百韬尽忠报国”,交给国民党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请其转交蒋介石。至此,黄百韬兵团12万人,全部被华东野战军歼灭。望眼欲穿的援兵没来,12万大军丧失殆尽,黄百韬
黄百韬(1900年-1948年11月22日),字焕然,号寒玉,本名黄新,又名伯韬。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祖籍广东梅县。黄百韬其父在李鸿章淮军任下级军吏,后并随淮军居家徙居天津。1900年,黄百韬
核心提示:黄百韬独子犯下杀人罪,当时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体恤他是“忠良之后”,就帮他申请特赦,从死刑变为无期徒刑,坊间就传说是黄百韬夫人用青天白日勋章去换了他儿子一死。黄百韬战死后,遗留的照片和胸章资料图
核心提示:在黄百韬的追悼会上,蒋介石痛哭“黄埔精神不死”。“这是一个笑柄。”王楚英说,因为黄百韬并不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蒋介石的意思是希望以黄埔军校生为主的嫡系之中,也有人能如黄百韬一样战死沙场,成全黄
国民党第五兵团最强,黄百韬是杂牌军为什么在淮海战役中表现比国民
黄百韬是杂牌军为什么在淮海战役中表现比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第十二兵团还要强?黄百韬的治军能力一直很强,抗战期间打日本也屡立战功。就连指挥淮海战役的粟裕将军也对黄百韬评价甚高。为什么黄百韬是杂牌军为
黄百韬(1900年-1948年11月22日),字焕然,号寒玉,本名黄新,又名伯韬。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祖籍广东梅县。 黄百韬其父在李鸿章淮军任下级军吏,后并随淮军居家徙居天津。1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