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史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竟是赵匡胤的后代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元朝历史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竟是赵匡胤的后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朝历史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竟是赵匡胤的后代

所以明朝的大元帅徐达把蒙古人赶出北京后,便不再向前打了。当时朱元璋很生气,他那副元帅是搞情报的,秘密向朱元璋报告说徐达拥兵不进,朱元璋就调徐达回京,军事会审。徐达心里有数,便带着自己的卫队,从天津坐船到南京,船停在江心里,请皇帝上船上来谈话。朱元璋没有办法,只好上船来。

徐达摆的阵仗非常威严,皇帝上了船,徐达行过军礼,请皇帝上座。皇帝说:你为什么不到南京来?徐达说:我如进了南京,脑袋就要搬家了,所以我请你到船上来,咱们谈清楚。你现在对我还不放心,怕我造反,其实我要想做皇帝早就可以做了。那个时候不做,现在也不会做,你安心当你的皇帝吧!

当然他们是好朋友,也是换帖兄弟,这就是徐达大将军的高明处。如果徐达一进南京上朝求见,一个卫士也不能带,武器也没有,那一进朝不就完了吗!请皇帝上船,皇帝想怎么也奈何不了他,不然便“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连皇帝也完蛋了。所以朱元璋说:你怎么会这样想,我决无此意。这样一说,两个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于是朱元璋问徐达:你既然把蒙古人赶出北京,为什么不向蒙古进兵呢?徐达说:他们好歹也统治中国七八十年,他们也是汉人,你知道的,何必要赶尽杀绝呢?让他一个汉人在蒙古当当皇帝也不错嘛!

朱元璋说:对,就这么办,赶快回去。当初赵匡胤不太欺侮周家孤儿寡妇,所以也就保全了他的后代。这是历史的因果,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几乎都是因果,谁也无法改变。

但是中国文化讲因果是三世的,这一代,上一代,后一代,是直线的。印度文化讲因果是横线的,是讲个人的,前一生,这一生,下一生。所以印度的文化进来之后,就和中国的文化结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十字架,成了中国因果报应的学说基础。

孔子在这里提出来噬嗑卦这一爻来解说,这是孔子的名言,是中国文化的中心,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得。孔子说: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这几句话大家千万要背得来。我们看《三国演义》,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的故事,那不是小说,是事实,正史、小说都有记载。刘备告诉自己的儿子阿斗刘禅说:“莫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善小而不肯做,小的善事也要做。

有的人以为这是小善,我何必干呢?没有什么意思。不知道小善也是善。他又说:“莫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一件小事情,马马虎虎可以原谅。你要知道,积小恶就成大恶,到那个时候可怕了。刘备快死了,为什么对儿子讲这两句话呢?

要知道刘备书也读得不错啊!他也是卢植的学生。与他同时的荆州刘表,还是《易经》大家,有著作传世。三国时代的这些人,都读过书,都很了不起。曹操的诗文更好。不要认为他们都是只会打仗的老粗啊!刘备告诉他儿子这句话的精神,就是从《系传》这里来的。

我们中国人骂人时,说这个人很坏,快要完了,就说他“恶贯满盈”。贯就是跟铜钱一样地串起来,满盈就是像电脑资料库装满了,装不下了。到了这时候就开始报应了。

所以我们中国老百姓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过中国也有人怀疑这善恶报应的问题,司马迁就说过,中国人讲报应是真的吗?他在《史记·伯夷列传》里就讲到,我看社会上成功的都是坏蛋,好人都没有好报,天道说福善祸淫,是真的吗?司马迁讲这话,当然是很愤慨的。

其实这个中间也有个道理。中国又有句话说:“天将厚其福而报之。”

譬如一个坏人,他坏事做得很多,不但没有遭到报应,反而更春风得意。因为他更得意,他便更造孽,更作恶,做坏事的本钱更雄厚,力量也更大,使他快一点把坏事做满,做绝,好接受报应。也就是西洋人说的“上帝要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的道理是一样的。

有时候你感觉用心机很得意,那就太可怕了,上帝必厚其福而报之。你的福气好,上帝还要再加一点给你,因为加一点以后,你就快一点把福报消耗完了,好快一点接受报应。

孔子作《春秋》,《春秋》的大义在什么地方?就是说明一部历史的因果。春秋两百七十年,杀了几十个国君,亡国几十个。孔子在坤卦《文言》中也讲过“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部下杀长官,儿子杀父亲,这都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等于我们看到台湾社会上的问题,很感叹,这个社会这么糜烂,这么奢侈,也是“非一朝一夕之故”所形成的。我看到大家这几十年来过分的享受,心中也非常感慨。初到台湾来的时候,大家都穿木拖板。

我们由基隆上岸一看,啊!台湾的女孩子真漂亮,就是满口金牙、两条烂腿不敢领教。因为不用蚊帐,女孩子的腿被蚊子咬了!这么漂亮的腿,变得一个疤一个疤的,真叫人可惜。可是这二十年来了一个突变,大家都忘了过去二十年的痛苦,太过分了,真怕“天将厚其福而报之”。静观越想越觉得可怕,在座的诸位要注意呀!

所以佛家常常教人要惜福,珍惜自己的福气,不要享受得太过分了。这也就是孔子说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成名就是成功,一个人想成功要做好事,但不是说做了一件好事你就可以成功了。你今天跟人家打架报纸登出来,你成名了,这个名靠不住啊!善要慢慢地累积起来,才有真正的幸福。做坏事也一样,坏要累积起来,不累积还不至于灭身,上天还不会马上报应你。所以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这个原理一般人不清楚,有些人以小善没有多大意义而不为。路上见到一块石头,应该马上捡起来放在路边,以免后来的人碰到了跌倒,这是我们小时候的教育。现在我们经常看到马路上的香蕉皮,尤其基隆、高雄在过去几年,那真是司空见惯。

如果把石头、香蕉皮捡起来,避免人家跌交,就是勿以小善而不为,积小善可以为大善。所以不要“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小毛病就要改,不能不改,不改累积起来就成大恶大患,就要吃大亏。

“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自己不要以为有点小毛病没有关系,累积起来就是大毛病。“故恶积而不可掩”,掩饰不了,到了罪大恶极的时候,永远也无法解决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元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吉思汗的赫赫远名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征战四方打下了元朝的江山,可他估计也没想到自己后代的第七个孙子继承了皇位,而这个孙子当成

历史人物 因为一个朝鲜美女,搞垮了强大的元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朝鲜半岛自古出美女,因此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元明时期,朝鲜半岛的政权要经常进贡朝鲜女子,到中国的宫廷之中。但谁能想到,在元朝时期,一位进贡来的朝鲜美女居然做了皇后,还掌握了朝政,最后还搞垮了这个大帝国,

是否真是皇室后代? 揭秘元顺帝的身世迷云

元顺帝是元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在他之后元朝就灭亡了。元朝开创者忽必烈的第五代孙子元顺帝身世疑云,主要在于他的母亲身份。元顺帝出生时具体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元顺帝身世是怎样的呢?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赵显。宋朝

是否真是皇室后代? 揭秘元顺帝的身世迷云

元顺帝是元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在他之后元朝就灭亡了。元朝开创者忽必烈的第五代孙子元顺帝身世疑云,主要在于他的母亲身份。元顺帝出生时具体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元顺帝身世是怎样的呢?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赵显。宋朝

历史人物 元朝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简介 赵孟頫是哪个皇帝的后代

  赵孟頫人物生平简介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政治家、诗人的赵孟頫,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全才和精力旺盛之人。赵孟頫生于公元1254年,死于公元1322年,汉族人,又被称为赵子昂,名号

历史人物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 元顺帝的皇后是谁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

  中文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别名:元顺帝、庚申君、乌哈噶图汗  国籍:中国元朝  民族:蒙古  出生日期:1320年5月25日  逝世日期:1370年5月23日  朝代:元朝  职业:元朝皇帝

历史人物 元朝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简介 赵孟頫是哪个皇帝的后代历史名人

  赵孟頫人物生平简介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政治家、诗人的赵孟頫,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全才和精力旺盛之人。赵孟頫生于公元1254年,死于公元1322年,汉族人,又被称为赵子昂,名号

元朝历史 历史上连娶三个皇帝女儿的猛男究竟是谁

  高丽与蒙古贵族联姻可以说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交易,蒙古的“公主”们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所以,在高丽国,一些元朝公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如嫁给忠烈王的齐国长公主,

元朝历史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05.25-1370.05.23),蒙古帝国可汗,汗号“乌哈噶图可汗”。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北元第一位皇帝,庙号惠宗,谥号宣仁普孝皇帝。人物简介生于1

历史人物 元朝究竟是被谁推翻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元朝究竟是被谁推翻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尘封已久的历史上,曾有一个国界与势力都极为强盛的帝国——元朝。让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帝国却被草根出身的朱元璋给推翻了。勇猛的蒙古铁骑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