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多次没考上 国家有优惠
Posted 进士
篇首语:水往下流,人争上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多次没考上 国家有优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多次没考上 国家有优惠
大宋嘉佑六年三月六日 阴 寒 今天圣驾亲临,除了酒、果子之外,还特意安排了寒食节的吃食,我猜,是凉面。 >阅卷进入三审环节,阅卷场所也改名叫详定所。 >阅卷官都是一时俊杰,判度支勾院司马光被抽调过来担任进士初考官,和他来自同一部门的同事王安石,则担任详定官。 司马光,时任判度支勾院王安石,时任度支判官特奏名进士三十八人名单冒着热气出炉,说起这特奏名进士,可是大宋的特色。 >我宋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要是能博个进士出身,如登龙门。全国考生那么多,录取名额又有限,自然有人运气不好或水平不够,到老也考不上。 >进士考试本来就特别难,唐代就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五十岁能考上进士,已经算很出息了。 >一些人老考不上,就会打别的主意,比如投奔西夏、契丹这些不友好邻邦,混个一官半职,说不定里面就有些具备真才实学的家伙,等于给竞争对手培养了人才。更可怕地是冒出《水浒传》里吴用那样的角色,为反贼当军师,在体制内他们未必有多大破坏力,可钻起体制的漏洞来,一个顶十个,所以,无论如何得给他们一条活路。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正式推出优惠政策,一些老是考不上的,即便考试不合格,也由礼部报上名字,马马虎虎算是通过考试,这就是特奏名进士。这是宋代的国家福利,其他朝代都不允许这么做。 >仁宗一朝对特奏名进士的年龄作了限制,规定年过五十、参加过五次进士考试都不中的老司机,准许通过。当然,特奏名进士的官职不会太高,属于荣誉型的,最多算个安慰奖。 >有人会问,进士三年才考一次,参加五次考试,至少得要十五年,白首穷经,不是把人一生的精力都耗光了吗? >其实科考本来是一年一次的,直到仁宗皇帝死后,英宗即位,才改为三年一次,恐怕也是因为每年这么政策性考生,累积起来不好安排工作吧。 三月七日 晴 >今天编排进士的卷子,圣驾莅临,继续行拜礼。圣上特意赐寒食酒两壶,一盒果子,可以拿回家分享。另外还有酒、食物和果子,我怎么觉得是在参加大型活动呢? 三月八日 晴 >阅卷工作进入尾声,今天开始将进士试卷呈送圣上,御药院内监现场做了记录,我们继续编排进士、诸科等第名次。 三月九日 清明 雨 >阅卷工作结束,向圣上启奏,将“焻”字号试卷重新详定。封弥官确认了所有试卷等级,防止有人再动手脚,就等着圣旨下来发榜了。 >今天照例有酒食果子,为期十一天的阅卷终于完成了! 这次考试的状元是……我先卖个关子,下一回,继续讲这个状元的故事。相关参考
嘉佑六年(1061年)这场殿试,最终有一百三十九人进士及第,五十四人同进士出身,还不包括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特奏名进士。>状元是二十多岁的王俊民,莱州掖县人。>北宋人文荟萃,能考上状元的,绝对有真本事。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
1981年12月21日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建立根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建议,1978年起,东部、南部非洲的一些国家着手筹备建立东部和南部非洲经济合作组织。1981年12月21日,14个国家的国家
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名话说的就是北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洵。字面上意思是苏洵二十七岁了,才开始发奋读书。但是我们一想不对啊,苏轼与苏辙都是苏洵教出来的,苏洵二十八岁时得了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