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华中军区成立时粟裕为何坚持推让建议张鼎丞为司令

Posted

篇首语: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华中军区成立时粟裕为何坚持推让建议张鼎丞为司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华中军区成立时粟裕为何坚持推让建议张鼎丞为司令

核心提示:粟裕一再推辞,建议任命张鼎丞为司令员,自己当副司令员。他说:张鼎丞同志在中央工作多年,对中央的方针政策理解深刻,当司令员合适。 粟裕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王树人,原题:能上能下”的老一辈革命家:粟裕推辞当司令 不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不为名不图利,不计较职位高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现根据笔者所搜集的资料,把数位“能上能下”的老一辈革命家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不嫌职务低的陈毅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陈毅正在武汉。起义的第二天,他奉命从武昌乘船沿江东下,急赴南昌。可是,当他克服沿途阻挠与艰险到达南昌时,起义部队已于前一天撤走了。他又不顾一切艰险,日夜兼程地向南追赶,闯过了沿途军阀部队、地方民团的盘查和搜捕,终于在临川、宜黄地区赶上了起义部队。南昌起义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找陈毅谈话,分配他到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去当指导员。陈毅于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入团,1923年入党,在武汉时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党组织负责人。周恩来对陈毅是了解的,便笑着对他说:“派你干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陈毅爽朗地回答道:“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武装我就干。”他领受了任务,当即上任去了。后来,陈毅协助朱德,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把失败了的起义部队带上了井冈山。 甘居下级之下的罗荣桓 1934年9月,罗荣桓调任新成立的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曾经是他部下的一个连长任军团长,过去他领导过的一个团政委任军团政委。命令下达后,他毫不计较,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军团长、军团政委的直接领导下,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当时,不少同志认为罗荣桓资格老,德才兼备,作战指挥能力和政治工作能力都很强,组织上这样安排不公平。罗荣桓知道后对他们说:“我们参加革命,为的是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为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是为了当官。今天我领导你,明天你也可能成为我的领导。不要论资排辈,要服从组织的决定。不应该计较地位高低,更不要随便散布不满情绪,以免影响团结。”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感到责任重大,更加努力地工作。但他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还曾患过肾癌,1946年做了肾脏切除手术。为此,毛泽东曾批示: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以持久,请考虑。1956年9月2日,罗荣桓感到身体实难支持,便写了一封亲笔信通过彭德怀转中央军委并报毛泽东。信中说:我长期身体不好,不能工作,而又挂名很多,精神上极感不安,请求解除我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干部部部长等职,以免妨碍工作。信中还建议由谭政任总政治部主任,李志民任总干部部部长,如李不能调离志愿军,而又无其他适当人选时,赖传珠长期在总干部部工作,情况熟悉,亦可以任总干部部部长。 推辞当司令的粟裕 粟裕在战争年代曾指挥过许多重大的战斗、战役,打了许多胜仗,是解放军优秀的将领之一。1945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中军区,拟定由当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粟裕任司令员,由张鼎丞任副司令员。但粟裕一再推辞,建议任命张鼎丞为司令员,自己当副司令员。他说:张鼎丞同志在中央工作多年,对中央的方针政策理解深刻,当司令员合适。由于粟裕再三要求,中央最后批准张鼎丞为司令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后来,在副司令员的岗位上,粟裕积极主动地配合张鼎丞工作,任务完成得很好。1955年,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 情愿任副职的徐海东 1931年3月,徐海东被调到红四军十三师三十八团当团长。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负伤,被送进红军医院。手术后一个月,他便拄着棍子回到了部队。当时三十八团天天打仗,不能没有指挥作战的团长,组织上又不知徐海东何时出院,于是就任命了一位新团长。徐海东回来后,一时成了没处安置的干部。师政委要他留在师部等待分配,徐海东却向师政委提出:“我当副团长去!”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邵力子祝贺粟裕能当“元帅”,为什么粟裕反而不高兴

1945年10月24日,为统一指挥山东、华中部队,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中军区,拟定由当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粟裕任司令员,由张鼎丞任副司令员。10月27日,华中局发出通知,转

军史往事:粟裕为什么要让华中军区的司令员

原标题:军史往事:粟裕为什么要让华中军区的司令员?只因副司令员是他说起粟裕将军,喜爱军事和历史的朋友们会津津乐道他在解放战争中伟大的战绩。其实粟裕将军打仗厉害,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要说到高风亮节,粟裕将

中国革命战争 粟裕两次让司令

   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不仅英勇善战,还非常谦虚谨慎。他一生中两次让司令的事,被许多人传为美谈。   第一次是让华中军区司令

历史人物 1973年毛主席为何坚持对调八大军区司令员

本文摘自:《毛泽东生平全纪录》,柯延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73年12月22日,中国“文革”史上又一重大事件,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为了加强军队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使军区主要领导干部交流经验,熟

天目山战役献礼 ”七大”,毛泽东认为 ”粟裕可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1945年初,粟裕奉命率队开赴苏浙,担任苏浙军区司令。中央赋予苏浙军区总的战略任务是:在江南大发展,以便在战略反攻时,我军能够「”破敌、收京、入沪,配合盟军登陆”。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视新四军

粟裕为何会被南京军区政委称为“尚方宝剑”

核心提示:“文革”中,浙江省军区领导班子派性严重,你争我斗,南京军区几任领导曾十余次派工作组去解决问题,均无效果,人谓“老大难”。郭林祥将军任南京军区政委后,立马解决,并无后患。有人问将军,用何高招?

何人抗粟裕许世友命令强行打仗 毛泽东却赞打得好

核心提示:1955年解放一江山岛之战,是张爱萍上将戎马一生单独指挥的最后一个大仗。但是,这一仗,可以说是他一个人抗命强行打响的,且一举夺胜,引起连锁反应,再夺大陈岛,吓坏了蒋介石。为什么说是华中军区前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率领红军和地方工作人员3万多人,奉命坚持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立了中央分局(项英为书记)和

粟裕策划新四军通海自卫团集体“投敌”内幕

“汤团”的成功暴动,给了日伪军以重重一击。当他们胜利归来时,苏中军区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军区首长盛赞“汤团”干部战士的英勇果敢、赤胆忠心和坚强的组织纪律性,并对“汤团”在反“清乡”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予以

淮海战役粟裕并非总指挥 毛泽东为何称粟为首功

核心提示:粟裕在整个战役中,及时建议举行淮海战役,并促成指挥领导的统一,以及在战役中的深谋远虑和指挥艺术,为最终夺取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粟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