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什么万历会如此的痛恨他呢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事亲尽教自天成,鉴本无尘水本清。相彼禽兮犹学习,灵乌反哺更分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为什么万历会如此的痛恨他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为什么万历会如此的痛恨他呢

还不知道:万历皇帝为什么痛恨张居正的读者,下面全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万历十年,首辅张居正患了病,经过四个月的治疗依然不见好转。群臣上自六卿,下至官吏冗散,无不设醮祠庙,为首辅祈祷。万历帝命张四维和申时行处理内阁中的事务,有什么重要的大事,依然上呈给张居正裁决。>一天,张四维和申时行到首辅家中去问安。张居正忽然大声说:“我病当归,邹元标可起用矣!”邹元标是上疏反对张居正“夺情”的官员,最为首辅所恨,因此张四维急忙回答说:“谁敢用之?”这说明,张居正已经预知到在他死了之后,生前所做的事、所废的人不可避免地要被翻案了。>张居正死后,冯保日益骄横,万历帝忍无可忍,查抄了他的家,因此而怀疑起冯保的盟友张居正来。这时候大臣和言官也相继揭发张居正的罪恶,故辽王朱宪㸅的家人上疏辨冤,说张居正掌权时与辽王有怨,故意构成其罪,辽王被废为庶人后,府中的金库全部被张居正独吞了,万历帝为此心动。就在这时,高拱的家属又抛出了一本《病榻遗言》,书中揭发了张居正和冯保的罪恶,甚至还牵扯到先皇明穆宗,成为万历皇帝查抄张居正家族的导火索之一。> >高拱在《病榻遗言》中揭发张居正的阴暗面>张居正是否篡改明穆宗的遗诏?>《病榻遗言》记载,明穆宗隆庆六年正月下旬,皇帝患有疾病,手腕上生出了疮。过了一个月才稍微康复,为此百官都要入朝问安。首辅高拱和次辅张居正经过会极门时,远远就望见穆宗的乘舆在前面,二人不禁疑惑,皇帝不上朝,这是要去哪呢?忽然有几名内使赶来,说皇上要召见他俩。>于是高拱与张居正急忙赶上乘舆,见到穆宗正发脾气,太监们都跪在一边。穆宗看到了高拱,便抓住他的衣袖,仿佛有话要说。高拱急忙问:“皇上为何发怒?今将何往?”>穆宗回答:“吾不还宫矣。”高拱急忙劝阻,说皇上在生病,还是回宫里静养为好。穆宗沉思片刻,便说:“你送我”。说完露出身上的疮给高拱看,然后走上台阶,愤恨地说:“我祖宗二百年天下以至今日,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争乃东宫小里?”一连说了好几遍。>高拱急忙问:“皇上万寿无疆,何出此言?”>穆宗意味深长地说:“有人欺负我!”>听到这话,高拱更加不解了,继续问:“是何人无礼?祖宗自有重法,皇上说与臣,当依法处治。”>穆宗听后久久不答,过了一会才叹息说:“甚事不是內官坏了,先生你怎知道?”这说明“欺负”皇上的是一个內官,首辅高拱不知道大内中的事,自然无法知晓这个大胆的內官究竟是谁了。之后,高拱等便送穆宗回乾清宫静养。>穆宗坐在病榻上,招高拱和张居正入内,从容对他们说:>“自古帝王后事,卿等详虑而行。”>话中隐约有要交代后事之意,但当时没有明白说出。之后皇帝身体转安,高拱与张居正也各自回家。谁都没有想到,皇帝当时是想向阁臣们口授遗嘱,但因无法估量病情,所以最终没说出口。奈何阁臣们都没有领会过来,等他们下次再见到皇帝时,为时已晚了。>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穆宗病危,未时到申时之间(下午1点到5点),有急诏命高拱、张居正和高仪亟入乾清宫。当时穆宗已经昏迷不醒,皇后和皇贵妃拥于病榻旁,皇太子立于右侧,高拱等跪在病榻前。太监冯保取出两张白纸揭帖,一张给太子,另一张给高拱,说这是遗诏。“遗诏”中指定高拱三人为顾命大臣,要求他们“同司礼监协力辅佐”。>到了二十六日凌晨五六点,皇帝就驾崩了。高拱等痛哭于阁,“而居正虽哭,乃面有喜色,扬扬得意。”才过了几个小时,又有遗旨传出,说“着冯保掌司礼监印”。高拱不禁狐疑起来,皇帝已经昏迷了两三天,这个“遗旨”究竟是谁拟定的?于是又回忆起三月十六日的事:那天忽然有来报说皇上病重了,要求阁臣到宫门外候宣。高拱在宫门等待时,遇到张居正的心腹姚旷,他手里拿着一个红纸套正往宫内走。高拱便问他是送给谁的,姚旷含糊地回答“与冯公”。>于是高拱终于明白过来,那个“欺负”穆宗的內官可能就是冯保。冯保粗识二三字,言不成文。“遗诏”都先由张居正拟定,然后秘密送往冯保处,再由冯保假借皇帝的名义来发布。这两人互相勾结,一个成为顾命,另一个掌控司礼监。而给皇太子的“遗诏”中写明:“你要依三阁臣并司礼监辅导”,也就是说,接下来只要把高拱扳倒,新继位的万历皇帝便会落入张居正和冯保的股掌之中了。>因此,《病榻遗言》断言:“二遗诏者,皆居正所为。”张居正和冯保篡改先帝遗诏,这是第一大罪!> >张居正是一个恩将仇报的两面人?>《病榻遗言》说高拱与张居正久已相识,二人如在师友之间,经常讲析理义,商确治道,有着共同的抱负。张居正逢人就说:“自交玄老,长多少学问见识。”后来二人又共同校定《永乐大典》,相继进入朝中,高拱在前、张居正在后,始终惺惺相惜。>隆庆元年,高拱被徐阶排挤,归乡闲居三载。等他重新回到朝中时,赵大洲正与张居正争权。赵大洲告诉高拱说:“世所谓妖精者,张子其人也。”高拱逐渐发现张居正已经不同于往昔了。此时的张子“全以诈术驭人,言语反覆无实”,他喜欢挑拨别人互斗,自己从中取利,专干损人利己的事。>每当高拱提携一名官员时,张居正就说:“此吾荐之高老者也”,用以收恩;而当高拱贬斥另一名官员时,他又说:“吾曾劝止之,奈高老不听何?”又以收恩。高拱不禁感叹:>“张别吾三载,乃不能进德,遂成斯人乎?”>至于张居正贪腐纳贿的丑事,更是满朝皆知。徐阶被迫退休,是张居正谋划的,他想要以此来向高拱卖人情;同时他又收受徐阶家族的重贿,说是帮他们向高拱调停,以免徐氏遭报复。他当着高拱的面,就说徐阶可恶;而当着徐阶的面,又说高拱心怀报复——真是个典型的两面人。>后来张居正又指使曹大埜上疏弹劾高拱“十大不忠”,当时穆宗正在生病,读后大怒,认为曹大埜污蔑首辅,将其降调外任。张居正见此事不行,便嫁祸给政敌赵大洲,向高拱说:“曹大埜是赵大洲乡人,闻此事是大洲所为。”后来知道瞒不住,才亲自去向高拱请罪,说:“曹大埜事谓我不与知,亦不敢如此说,今事已如此,愿公赦吾之罪。”>高拱知道阁臣之间的纷争,唯一能主持公理的只有皇帝了。而彼时穆宗尚在病中,自己只好忍气吞声,选择息事宁人。为了平衡两人间的争斗,高拱便推荐高仪入阁。高仪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也说:>“荆人(张居正)谲狠乃一至此哉,不入此安得情态。”>高拱本以为内阁总算可以恢复平静了,谁料张居正反而愈发觉得非得尽快除掉他不可,局势变得更加险恶。> >张居正自导自演,罢黜高拱>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之后,张居正与冯保更加肆无忌惮地交通往来。他们彼此互遣信使,密帖相传,旁若无人。高拱身为首辅,完全被架空了,于是他决定冒死向冯保进攻。>就在万历帝登基的那天,高拱上了一道奏疏,隐约地劝皇帝要遵守祖制,御门听政,事必面奏,不用通过太监冯保来下旨。当时万历帝才十岁,冯保看到奏疏后,感到不高兴,便代皇帝批道:“知道了,遵祖制。”高拱眼见冯保弄权如此,便发动六科集体进攻,揭发冯保的罪状。>冯保急忙问计于张居正。张居正回答说:“勿惧,便好将计就计为之。”于是开始自导自演,发起了罢黜高拱的滑稽戏。>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穆宗驾崩不到一个月,第一顾命大臣高拱便被免了职。那天一早,高拱到内阁办事,张居正称病不出,忽然有旨招内阁五府和六部。百官都急忙到场,只有张居正姗姗来迟。高拱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罢免,还以为是皇帝要答复百官弹劾冯保的奏状。>彼时,太监王蓁捧圣旨出,百官皆跪。王蓁说:“张老先生接旨意”,张居正急忙接过圣旨,展开一看,里面写道:>“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高拱便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圣旨写明要罢高拱的官,让张居正来继任首辅。百官读后皆惊愕,高拱独叩头而出,不辩一语,他心里明白:>“皇上既在幼,而保又文理不通,此旨词语通顺无滞,是谁为之也?一览可知矣。”>张居正和冯保居然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使高拱毫无招架之力。高拱只是北向而祝说:“吾皇虽幼,然聪明天纵,出寻常万倍,愿天地鬼神祖宗先帝之灵益加启发,早识奸谋,勿使为社稷之祸,拱虽万死亦甘心。”——当万历皇帝读到《病榻遗言》中的这些文字时,“张先生”那伟岸的形象瞬间就崩塌了,等待他的将是抄家与清算。> >张居正的最终罪名>万历十二年,明神宗正式下令抄没张居正的家财。张居正的子女急忙焚毁奇货禁物,在听闻荆州守令要来登记家族人口后,一些张家人丁惶恐地躲到空房子里。随后房子被查封,他们都饿死在里面,尸体也野狗吃尽。>官府从张家子弟中搜出黄金万两,白金十万余两;张居正的长子受不住刑罚,诡供说另有三十万金寄藏于其他官员家中,然而最后也只搜出了十分之三。张家子女多经受不住拷打,相继自杀。申时行等请求从宽处理,万历帝便下诏留千亩田给张居正的母亲养老。之后言官依然攻击张居正,皇帝下令削夺他的官籍,收回先前所赐的玺书诰命。>抄家四个月后朝廷才正式颁布张居正的罪状,说他“污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在末尾又说“当剖棺戮尸,而姑免之。”这些罪状都是有凭据可查的,但皇帝对他的态度恐不仅限于此。《病榻遗言》中揭发张居正伪造先帝遗旨,与冯保擅自废斥顾命大臣,并且将年幼的万历帝玩弄于股掌之上,这才张居正受皇帝痛恨的深层原因。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戚夫人生前的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吕后会如此的痛恨他呢

吕后对戚夫人到底有多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项羽在垓下与虞姬诀别的场面,成为了历史的永恒。其实他的对手刘邦,也有过一段彻

历史人物 魏延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为什么刘备会如此重视他呢

还不知道:魏延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知《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魏延,这个刘备的手下兵。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可能停留在,诸葛亮对他的排挤。诸葛亮为什么

历史人物 顺治能够登基上位都靠多尔衮 为什么会如此憎恶他呢

顺治皇帝为何会恨多尔衮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顺治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六岁的时候就登基成为了皇帝,但是六岁的年龄并不能独自治理天下,于是便诞生了辅政大臣,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多尔衮了。

朝鲜历史 为什么韩国人会如此痛恨日本

甲午战争后,从大清独立的朝鲜建立了亲俄政权。并于明治三十年(1897),将国号改为「大韩帝国」。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朝鲜半岛正是对付俄罗斯侵略的国防生命线,一心想将俄国的影响力从韩国排除的日本,断然执行

历史人物 李德是什么人 他为什么会遭人如此痛恨呢

说起李德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是咬牙切齿般痛恨。为什么有万里长征?就是因为他和博古的错误指挥。一个德国人,居然来指挥中国的革命,这真是太滑稽了。>长征之初,李德和博古坚决排斥毛主席,想把毛主席留下,不带他

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痛恨贪官 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

对朱元璋痛恨贪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当皇帝是很不容易的,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才当上皇帝,年号为洪武,国号为大明,他在当皇帝之前,他就知道,元朝为

姓蒲的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朱元璋会对这个姓氏如此痛恨呢?

姓蒲的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朱元璋会对这个姓氏如此痛恨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朝代更迭,有的人可以一身正气和傲骨,不屈服于外来势力,但是也有人和墙头草一样,哪里更强大更有权势就

历史人物 蒲寿庚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朱元璋会对这个姓氏如此痛恨呢

还不知道:朱元璋最恨哪一个姓氏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每一个朝代里面的帝王,其实都有着无上的权力。他们说的话大家都得顺从,而且得按照帝王的话去实施。可以说帝王就是每

历史人物 和珅的官职权利到底有多大 为何大小官员都如此讨好他呢

还不知道:和珅的官职权利有多大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早些年一些古代剧的朋友,对于和珅这个人物就一定不陌生了,我们都知道,他是历史上的大贪官,但是却也是个让人恨

历史人物 汉武帝对东方朔的话如此的信任 为何就是没有重要他呢

汉武帝为何不重用东方朔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历代的皇帝中,小编个人最欣赏的就是汉武帝刘彻。历朝历代的打打杀杀中,也就属在汉朝时期比较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