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阿鲁台和宁王简介
Posted 明朝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阿鲁台和宁王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阿鲁台和宁王简介
1409年(明永乐七年)初,阿鲁台和本雅失里率兵出击瓦剌,被马哈木等击败,退走胪朐河(今克鲁伦河)。阿鲁台虽兵败,但未遭受重大打击,仍自持力强,与明王朝为敌。同年7月,杀死明使郭骥。8月,明成祖朱棣命率10万骑征阿鲁台和本雅失里。9月,丘福孤军轻进,在胪朐河上游被阿鲁台和本雅失里打败,全军覆没。1410年(明永乐八年)3月,明成祖朱棣率50万大军征讨阿鲁台和本雅失里。6月,阿鲁台与本雅失里分裂,本雅失里率部西走,阿鲁台则率部东奔。明军首战本雅失里,蒙古军大败,本雅失里仅以7骑脱走,西入瓦拉;明成祖朱棣复率兵向东,大败阿鲁台部于兴安岭。同年冬,阿鲁台被迫遣使贡马,与明王朝修好。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明王朝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阿鲁台乘瓦剌军被明军战败之机,与瓦剌开战,马哈木败亡,部众溃散,其子脱欢被俘,在阿鲁台家中充当家奴,后被释放回归瓦剌。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瓦剌部在兀古者河大败阿鲁台部。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阿鲁台出兵瓦剌,大败瓦剌太平部。阿鲁台以从顺的姿态结好明王朝,本是权益之计,当其势力恢复之后,便不愿再受明王朝的羁绊。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与明王朝失和,并驱骑南下。1422年(明永乐二十年)春,阿鲁台挥兵大举攻入兴和。明成祖惟恐阿鲁台势力扩大。遂于1422年(明永乐二十年)、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和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3次率大军亲征阿鲁台。阿鲁台则采取迂回战术,避不决战,不与明军直接对垒,尽管如此,阿鲁台的实力仍受到很大消耗。此时,瓦剌部正在迅速扩张实力,马哈木之子脱欢经过几年的休整后,实力大增。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乘机攻打阿鲁台,大败阿鲁台所部。阿鲁台部署离散,势力大为衰落。
1425~1426年(明洪熙元年至宣德元年)间,阿鲁台拥立阿台王子即汗位(即阿岱可汗)。但此时的大汗,已经无权与明王朝交往,完全成为傀儡。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专镇一方洪武十年五月(1378年5月),朱权出生于金陵(今南京),是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母为杨妃,自幼聪明好学。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二年之后,朱权前往藩地大
明朝人物本名:阿鲁台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蒙古化伊朗人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1434年阿鲁台人物生平明永乐初年,蒙古已明显分裂为两大部分,即西部蒙古的瓦剌和东部蒙古的蒙古本部。约1402年(明建文
明朝宁王是谁?其后代谁造反了? 明朝宁藩共五个宁王。 首封者是宁献王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是杨妃所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宁王,二十六年,就藩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大宁在明
宁王之乱又称为宸濠之乱,是1519年由明朝当时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对皇权的争斗,宁王是世袭的王位,宁王这一王位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之所以会发生宁王之乱是因为宁王一
宁王之乱又称为宸濠之乱,是1519年由明朝当时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对皇权的争斗,宁王是世袭的王位,宁王这一王位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之所以会发生宁王之乱是因为宁王一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的始末介绍宁王之乱背景宁王之乱又称为宸濠之乱,是1519年由明朝当时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对皇权的争斗,宁王是世袭的王位,宁王这一王位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
历史上的宁王之乱: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朱
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封在南昌的明宗室、宁王朱宸濠、利用生辰之机发动叛乱,江西巡抚孙燧、副使许逵被杀,“三司、巡按、府县官员不从者俱被执缚,各衙门印信尽数被收去(凡96颗),库藏搬抢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宁王,就藩大宁(今喜峰口外至锦州、辽河、沈阳等辽东一带)。大宁是个好地方,地处北方战略要地,部署着“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强大军事力量,在当时颇受朝廷倚
宁(níng)王(wáng)。宁(níng)王(wáng)。唐。辽。元。明都封有宁(níng)王(wáng)。其中较著名的有两位。分别为明初代宁(níng)王(wáng)朱权和四代宁(níng)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