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不敢惩罚法正

Posted 太守

篇首语: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为何不敢惩罚法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诸葛亮为何不敢惩罚法正

2、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法正到底有多么的厉害?

诸葛亮为何不敢惩罚法正

第一、法正功劳太大、地位太高,智谋过人,诸葛亮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实力

从公元208年法正与张松定计到公元214年刘备攻取益州,法正辅佐刘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刘备集团实力大增,因为刘备名义上占领荆州七个郡,实际上除了曹操战领的一部分外,只有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个郡属于刘备,后来还迫于形势将长沙、桂阳、零陵三个郡又归还东吴孙权,而刘备在攻取益州的十个郡后,地盘和兵员都迅速扩大,在这六年中,法正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刘备在夺取成都后,封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军区司令员兼北京市委书记而且还兼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而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地位不比法正高,功劳没有法正大。

217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A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A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

219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明年(220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之魏臣,统其荀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由此可见法正智谋深远,胆识过人,可以与曹操手下的首席谋士郭嘉相媲美,诸葛亮自叹不如,其实根本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处罚法正,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根本不是法正的对手。

第二、法正是原益州刘璋部下投靠刘备的领军人物,代表原来益州旧有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

在刘备刚刚夺取益州立足未稳的情况下,需要团结以法正为代表的李严、刘巴、黄权、吴懿、孟达等新近归降的旧势力,为刘备集团效力,以共同对付曹操和孙权,刘备之所以接受法正的建议娶吴懿的女儿为夫人(后被封为皇后),就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好统一战线,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就连刘备也不敢轻易对法正下手,诸葛亮又怎么敢与法正为敌呢?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法正到底有多么的厉害?

说到诸葛亮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在三国里面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的,但是如果要会所法正的话,那有的网友也要说了那就是这个人其实知道一点点,但是这个人却不太熟悉了,但是有的人也说了其实法正要比诸葛亮还厉害,而且诸葛亮一般是不敢惹法正的,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说到法正法孝直,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第一印象:帅气?

有人喜欢把三国里的谋士做对比,比如,法正,庞统,郭嘉,荀彧...哪个更牛掰?笔者认为意义不大,他们的计谋都是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这样比较并不妥当。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没有这些智慧人物的存在,也就不会有那么精彩的一段三国历史。

在三国志书籍中,法正和庞统的传记是并列放在一块的,也就大致意味着在蜀汉阵营中,庞统和法正的“功能”有些类似。那么,法正到底有几斤几两,在蜀汉阵营中到底有多重要,跟着笔者“走进”法正吧~

一、以使者的身份和刘备见面,已有点“芳心暗许”

法正,字孝直,扶风郡郿县人。原来是刘璋手下的,一直得不到重用,心情比较郁闷,私下里和益州别驾张松比较友好,俩人常常讨论刘璋,感觉他不会有什么大作为。

刘璋:谁在背后说我坏话?

正逢刘璋有外患之际,需要向其他势力请求援军,张松出使到荆州见曹操归蜀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而与刘备结盟。于是,张松又顺带推荐法正出使。

就这样,法正和刘备会面了,刘备心里早就在贪图益州了,有人出使而且是请求他出兵,他当然要尽地主之谊了,而这次出使,让法正对刘备有了很好的印象,有点“芳心暗许”了。

法正回到益州后,向张松狠狠滴夸了刘备,说他是个难得的明主。两个人私下商量,之后可以一起去投靠刘备。

二、再次出使,法正献策,刘备对他刮目相看

公元211年,刘璋派遣法正再次出使刘备,并且迎接刘备入蜀救援。

法正暗地里向刘备献策说:“我主刘璋暗弱,而将军是天下雄主,如果以张松作为内应,将军取下益州,以此来成就霸业,岂不甚好。”

刘备果断听从了法正的谋略,引兵入川。此时的刘备开始对法正产生好感,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也变得重要起来。

此人的心已经被我俘获?

三、张松被杀,刘备进攻刘璋,法正献策

公元212年,张松暗中勾结刘备的消息被刘璋知道了,刘璋非常愤怒,果断杀之后快。并且赶紧布置军队去抵御刘备。

刘璋的手下郑度向刘璋建议用坚壁清野(注:坚壁清野是指对付强敌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来拖垮刘备。刘备知道后十分忧虑,法正十分了解刘璋,认为刘璋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算是个爱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采纳这个会损害百姓利益的计策。果然不出法正所料,刘璋不仅没有采用这个好的方法,还把郑度罢免了。看来法正很是了解他的旧主啊。

法正:刘璋这点小心思,怎么能逃出我的法眼?

刘备的军队包围了雒城,此时诸葛亮、张飞、赵云也已经进攻益州了,法正写了一封长长的劝降信给刘璋。

《三国志》记载:“正受性无术,盟好违损,惧左右不明本末,必并归咎,蒙耻没身,辱及执事,是以捐身于外,不敢反命。恐圣听秽恶其声,故中间不有笺敬,顾念宿遇,瞻望悢悢。然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至于终,实不藏情有所不尽,但愚暗策薄,精诚不感,以致于此耳。今国事已危,祸害在速,虽捐放于外,言足憎尤,犹贪极所怀,以尽余忠。明将军本心,正之所知也,实为区区不欲失左将军之意,而卒至于是者,左右不达英雄从事之道,谓可违信黩誓,而以意气相致,日月相迁,趋求顺耳悦目,随阿遂指,不图远虑为国深计故也。事变既成,又不量强弱之势,以为左将军县远之众,粮谷无储,欲得以多击少,旷日相持。而从关至此,所历辄破,离宫别屯,日自零落。雒下虽有万兵,皆坏阵之卒,破军之将,若欲争一旦之战,则兵将势力,实不相当。各[若]欲远期计粮者,今此营守已固,谷米已积,而明将军土地日削,百姓日困,敌对遂多,所供远旷。愚意计之,谓必先竭,将不复以持久也。空尔相守,犹不相堪,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计者,必谓此军县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若敌远则百姓不能堪役,敌近则一旦易主矣。广汉诸县,是明比也。

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余屈曲,难以辞极也。以正下愚,犹知此事不可复成,况明将军左右明智用谋之士,岂当不见此数哉?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若事穷势迫,将各索生,求济门户,展转反复,与今计异,不为明将军尽死难也,而尊门犹当受其忧。

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法正的这封信,主要说了两点。第一,把刘璋身边主战的人数落了一顿,说他们没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在穷兵黩武,说他们到时候不会对刘璋忠心,大难临头会各自飞。第二,给刘璋分析了目前的形势,刘备已经基本占领了三分之二的益州,刘璋你只剩下雒城、成都这一块地盘,你撑不了多久的。你还是投降以保全自己的家族吧。

法正写这信肯定是想冲破刘璋的心理防线,刘璋看到这信,心里估计小鹿乱撞了吧~

刘璋:要不我就从了吧?

刘备进军围困成都,刘璋的蜀郡太守许靖企图越城投降,事情败露并未成功。刘璋投降后,刘备因许靖背主之事而看不起许靖,对他不加任用。法正劝刘备要敬重许靖,这样天下人才都会知道主公的礼贤下士。刘备也听从了法正的话,厚待并起用了许靖。

法正这三次重要的劝谏,都给刘备带来了更好的效益。法正在刘备的心目中地位估计呈指数上涨。

四、法正和主公刘备的“蜜月期”

法正取西川的三条建言,可以说是填补了刘备心中庞统的缺失,对刘备来说,内心应该是美滋滋的。

庞统:法正,接下来的任务交给你了。

法正的地位和在刘备心中的重要程度可从正面侧面来表明:

正面:取下西川后,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在外统领都城等重地,在内是刘备的主要谋臣,地位可想而知;

侧面:有一段插曲,当时法正擅自处死了几个当初毁谤过他的人,有人希望诸葛亮能跟刘备反映反映这情况,诸葛亮说当时主公北有曹操的威胁,东有孙权的压迫,可以说是狼狈不堪,如果不是法正的辅佐,主公展翅腾飞不会那么容易的,他是有大功的人,这样做不妥。

公元217年,蜜月期ing,法正劝刘备打汉中,法正分析说汉中非常重要,汉中不在手,成都坐不安稳;如今汉中是夏侯渊、张郃在守备,这二人不是我们的对手。刘备果断听从,法正陪同出征,大伙的共同努力下,汉中被刘备占据。

刘备自称汉中王后,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可以说,这时候的刘备或者蜀汉是最为辉煌的时候。刘备创业了几十年,终于等到了辉煌的时刻,而法正是功不可没的。

五、蜜月期不长,法正去世,刘备痛哭

可惜第二年,法正就去世了,才45岁,比刘备小呢!刘备痛哭了好几天。

《三国志》记载: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法正死后,刘备各种封侯加爵,可以看出刘备是非常喜欢和宠爱法正的。说来也巧,法正死后,刘备集团屡屡失败,荆州丢失,夷陵大败等,刘备蒸蒸日上的事业也被渐渐“熄灭”了。

刘备:如果法正还在,躺在床上的可能不是我???

为什么会如此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曹魏和东吴双方也都很强大,这可以说是外因,内因之一应该有法正去世过早,即笔者所说的刘备和法正的蜜月期不长。

试想如果法正还在,那么他可能会劝刘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注意荆州这一块可能有危险;他也可能会劝刘备不要匆忙地进攻东吴,或者陪同刘备一起出征,甚至可能是胜利的。当然这都是假设,历史已成定局。

诸葛亮也觉得法正如果还在,对蜀汉肯定是有帮助的。

《三国志》记载: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往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总之,法正善于军事谋略,诸葛亮对此也很佩服;法正为人恩仇必报,和诸葛亮也能和谐相处,如果法正和刘备的蜜月期延长,对蜀汉肯定是有挺大帮助的。

相关参考

诸葛亮都不敢惹的牛人,如果他再活几年,三国历史将被改写

郭嘉是曹操的最重要谋士之一,帮助曹操出了很多奇策,但此人死的太早,是曹操的一大损失。刘备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人,为刘备出谋划策,但因为死得早,成了刘备的一大损失,他就是法正。连诸葛亮都说,如果法正还在,就

刘备最信任的人为何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g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

是法正而非诸葛亮

初露锋芒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法正怀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诽谤,十分苦恼,益州别驾

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庞统、法正不死

刘备手下可以称得上名字的文臣便只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诸葛亮在以往的形象中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庞统也是一般,只是死得较早,没有诸葛亮那么出彩,而法正其人,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在蜀国的历史...

是法正而非诸葛亮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d(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第一谋士。初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帐下,屡献奇策,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敢伐蜀

  诸葛亮死于234年,司马懿死于251年,司马懿比诸葛亮多活了17年。令人奇怪的是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的17年时间内一直没有讨伐蜀国。这肯定不是因为司马懿不敢,而是司马懿太忙了。

入蜀功臣法正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

三国中谋士如云,郭嘉、诸葛亮和法正,谁称得上三国第一谋士

三国中谋士如云,郭嘉、诸葛亮和法正,谁称得上三国第一谋士?导语:三国混乱时期,除了出生入死的武将备受瞩目之外,那些幕后的谋士同样令人佩服。例如诸葛亮,他似乎能够掌握天气的变化,利用天气来破敌,再看法正

兵力比诸葛亮多8万,司马懿为何不敢主动出战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北伐。按照惯例,曹魏方面还是派遣司马懿迎战。但不得不说,司马懿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只能选择固守与蜀军拼消耗。最终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出现

如没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备就是别人嘴里一道菜

...了,一直到晚年,在军事才能上面也是很菜的,要是没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的帮助,刘备就是个渣!纵观刘备的征战史,在进入荆州归附刘表之前,刘备就像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N姓家奴,虽然打着恢复汉室的名号,四处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