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 为什么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入侵朝鲜

Posted 幕府

篇首语:年轻只知学习营利,乃生命中最黯淡之时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历史 为什么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入侵朝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历史 为什么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入侵朝鲜

有这么一种说法:最可悲的国家是半岛国家,因为他们几乎永远得不到安宁。看看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朝鲜半岛的近现代史,就能同意这种说法。

朝鲜,这个位于亚洲东北部南北长达两千两百华里的半岛,一百多年来一直到现在还继续在扮演着“东亚热点”的角色。而充满了战争和流血的现代东亚史的原点,就是从朝鲜半岛开始的。

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比相邻的中国吉林省稍微大一点,大约是黑龙江省的一半左右。差不多80%的面积是不适于农业的山地,土地也不是很肥沃,但就是在这么一个应该说是并不起眼的半岛上的国家,在这一百多年里屡次被战火烧炼,是世界上爆发战争次数最多的地区之一,一直到现在这个世界上军事力量集中密度最高的地区可能还是朝鲜半岛。

朝鲜和中国、俄国交界,隔着对马海峡和日本的九州相望。朝鲜半岛由于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进入了殖民帝国主义的19世纪以后,成为大国角逐的竞技场就是当然的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朝鲜

对于大清帝国来说,朝鲜只是一个有时候会来朝朝贡,需要赏赐点什么的属国。出于“中央帝国”的威严和传统,大清并没有在朝鲜半岛寻过什么经济利益,大清需要的是“拥有属国”这件事本身给大清带来的尊严;对于被困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圈里,做梦都想着温暖的南方乐园的俄国来说,朝鲜则意味着一个能通往南方的不冻港;对于刚刚明白当时统治着世界的丛林准则,完成了明治维新,急着要在这个丛林准则下得到一席之地的日本来说,用一句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话来说,“朝鲜是一把刺向日本腹部的利剑”。

朝鲜自古以来就和日本交流密切。江户年间,日本只要换了将军就会有朝鲜通信使前来庆贺,顺便互通音信。日本的对马藩也是锁国年代的朝鲜除了宗主国大清之外唯一与之有贸易往来的外国。朝鲜从日本进口的主要是铜器、陶器、明矾、红绢、砂糖、棉花等;日本从朝鲜进口的主要是虎皮、熊皮、豹皮、狗皮等皮货和人参、鱼翅及熊胆、牡丹皮、黄芪等中药材。1876年全年贸易总额在30万日元,换算成现在的价格大约在三千万美元左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朝鲜

日本明治政府在成立以后就向朝鲜发出了新政府成立的通知,同时提出了通商贸易的要求,被当时执掌朝鲜大权的大院君拒绝。表面理由是明治政府的国书和江户幕府的国书格式相异,而且明治国书中的“天皇”,“天朝”等遣词用字属于“僭越”——“皇”和“天朝”只能宗主国的大清才能使用。但是这仅仅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这些字在幕府政权的国书中都用过。真正的理由,一是还处于锁国状态之中的朝鲜不想把贸易活动扩大到对马藩之外,二是朝鲜对新成立的明治政权抱有本能的怀疑。朝鲜始终没有忘记,1592年到1598年之间丰臣秀吉的侵略给朝鲜半岛带来了巨大灾难。而丰臣秀吉以后的江户幕府在250多年间没有向外进行侵略扩张,朝鲜朝廷怀疑推翻了幕府的明治政权也是很正常的。

国书被拒绝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一次有关征韩的大争吵,虽然主张征韩的西乡隆盛、板垣退助等急先锋在大久保利通等人的反对下下野,征韩没有征成,但这次争吵到后来居然发展成了一场叫做“西南战争”的大规模内战。可见朝鲜半岛对日本来说始终是迷人的诱惑。

1875年9月发生的“江华岛事件”,是整个东亚国家关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江华岛事件”

江华岛位于朝鲜半岛汉江出海口,是韩国第五大岛。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一百五十年来一直就是紧张的焦点。1866年因为大院君禁止天主教在朝鲜传教,法国人出动了800多兵力进攻江华岛,在伤亡了40多人以后,不得不悻悻退走,这就是所谓的“丙寅洋扰”。1871年,以“科罗拉多号”为首的五艘美国军舰为了四年前美国武装商船“谢尔曼将军号”( General Sherman)被击沉事件进攻了江华岛,在占领了一个月以后主动撤兵。这是所谓的“辛未洋扰”事件。

一个小国,居然能够两次击败西洋列强,拒绝本来要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然而,这两次侵略最后都是仅以“洋扰”而结束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法国还是美国,并没有真正准备入侵朝鲜半岛,因为在朝鲜半岛的前面,有着更加美味可口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大陆市场。

然而日本就不同了。在十九世纪,可能朝鲜半岛的经济价值确实不大。但就像那份真伪不明的《田中奏折》所说:“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日本要想前往可口的中国大陆,就必须先通过不那么可口的朝鲜。朝鲜,是日本走向世界的第一块跳板。

但是当时无论是朝鲜还是大清都没有看清这一点。

俞天任:《浩瀚大洋是赌场》,东方出版社,2010年5月。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日甲午战争,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至1895年4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场企图独占朝鲜进而进攻中国的侵略战争,因战争爆发于夏历干支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为了对外扩张,制定了以掠夺朝鲜

丰臣秀吉南洋扩张军事侵略计划 露梁海战的背景

露梁海战背景:明万历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全国。但国内仍有一些拥兵自重的封建主难以控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

为什么签订马关条约

日本明治维新后,蓄意对外扩张,逐渐形成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

日本和韩国历史问题

一、日本和韩国冲突是怎么回事早在明治初年,日本就提出“大力充实军备,耀国威于海外”的方针,随后逐步确立了向中国和朝鲜进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继1875年日本军舰入侵江华岛的“江华岛事件”后,日本不

中国历史 日本入侵台湾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原属福建省管辖。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沿着富国强兵、向外扩张的道路发展,首先把侵略锋芒指向我国的台湾。1872年9月,日本迫使琉球国王接受“藩王”封号。琉球早在明洪武年间就与中

历史军事 丰岛海战是日本想对外扩张获取更大的利益

丰岛海战简介主要记载了此战发生的背景以及经过。丰岛海战是在公元1894年爆发的,当时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附近海域向清军发起突袭,双方随即展开战斗。因此,丰岛海战是由日军挑起的,目的是向清政府正式宣战。 

历史百科 日本完成对朝鲜的吞并——《日韩合并条约》签订

日本完成对朝鲜的吞并——《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明治维新后,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开始了它向亚洲大陆的扩张生涯,它的第一站便指向了邻国朝鲜。日本对朝鲜的侵吞,是在35年时间里,由一系列强盗行径和不平

历史人物 灭国仅一步之遥,朝鲜人做了哪些挣扎

笔者按:二十世纪初,日本的国运迎来了转折。《马关条约》的二亿两白银,让日本一举实现富国强兵,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日本开始觊觎西面广阔的领土。二十世纪初,也是朝鲜厄运的开端。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日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掠夺朝鲜和中国为首要目标的“大陆政策”。为此,19世纪70年代,日本

日本历史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正是用人之际,德川家康为何却被留下看家

文/寂寞的红酒1588年,丰臣秀吉发动小田原之战,灭了北条氏,统一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野心和自信心膨胀,很快盯上了一海之隔的朝鲜。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率领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