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日本明治时期征韩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Posted 物
篇首语: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日本明治时期征韩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日本明治时期征韩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普遍认为,日本征韩论的代表人物是以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以及板垣退助为首的一帮日本高官。这帮人为征韩论寻找各种理由,甚至将之与日本国家的基础结合在一起。究竟包括木户孝允在内的这些征韩论支持者们的具体观点是怎样的呢? 代表人物>首倡者:木户孝允>西乡隆盛、板垣退助、江藤新平、后藤象二郎、副岛种臣、木户孝允、伊藤博文、井上馨和山县有朋等。>主要观点>吉田松阴>早在幕府末期,长州藩士吉田松阴就主张以讲“信义”的名义屈从欧美,同时侵略朝鲜半岛和中国。1855年与美俄签订友好条约后,他说:“我与美、俄的媾和既成定局,不可由我方断然背约,以失信与夷狄。必须严定章程敦厚信义,在此期间蓄养国力,割据易取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土地作为补偿。”>木户孝允>明治政府最早提出“征韩论”的是木户孝允。1868年12月,他向辅相岩仓具视提出侵略朝鲜半岛的建议,把朝鲜看作“保全皇国的基础,将来侵略进攻之基本”,而“往朝鲜派遣使节,问彼之无礼。彼若不服时,宣布罪状,攻击其国土”,并和军务官副知事大村益次郎等研究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次年,明治政府遣使携带国书往朝鲜,被以国书“不合体例”为由拒绝。这次出使,名义上要与朝鲜打开国交,实际是为侵略朝鲜半岛制造借口。木户、岩仓等人到1871年出国访问为止,一直在讨论和拟定侵略朝鲜半岛的计划。>日本企图侵略朝鲜半岛,是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更是为与列强争夺东亚、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跳板。>宗义达>1868年4月,对马藩主宗义达向政府建议:朝鲜正与外国滋生纠纷,日本切不可失“先发制人”之良机,如能确立“思威并行之规模,统御之术得其法”,则朝鲜“数岁之后将如日本外府”。至于日朝交涉时,如朝鲜仍然“抱守向来偏固之风习及鄙陋之旧规”,辜负“皇国厚爱眷顾之厚意”,甚至“万一有非礼倨傲之惰况”发生,政府当可断然采取“赫然膺惩”的行动,以免危及“将来之功业”。>木户孝允>与此同时,日本总裁局顾问木户孝允也致函副总裁三条实美及岩仓具视,其中写道:“使朝鲜再纳入皇国版图,建立从前日本政府之地位。”相关参考
在日本由来已久的“征韩论”到了幕府末期成为日本政坛的一个重大论题,当时日本政府内部还形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以西乡隆盛为首的征韩派,一个是以大久保利通为首的内治派,这两位和木户孝允并称为明治
1882年北洋水师有机会全歼日海军 1882年,北洋水师有机会全歼日海军 1882年平定朝鲜“壬午兵变”,北洋水师曾有力阻止日本第一次对“征韩论&r
日本历史 明治时期戴眼镜还能代表身份这些有色眼镜是什么颜色?
上一章提到了横滨少女戴有色眼镜的文章,在此稍微谈谈「有色眼镜」。我搜集了有色眼镜的相关插画,却找不到少女戴有色眼镜的图片。果然戴上有色眼镜是特殊情形,看起来大都像是「可疑人物」。在插画的小舟上,有一位
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措施?
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①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历史时期来看,其标志大体始自1853年日本被迫“开国”及随之发生的“尊王攘夷运动”,止于1894年日英新约的签订(1894年7月16日)和甲午战争
1882年北洋水师有机会全歼日海军 1882年,北洋水师有机会全歼日海军 1882年平定朝鲜“壬午兵变”,北洋水师曾有力阻止日本第一次对“征韩论&r
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诸子百家简介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观点: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要观点: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
北洋水师曾有机会在朝鲜全歼日海军为何轻易放弃? 1882年平定朝鲜“壬午兵变”,北洋水师曾有力阻止日本第一次对“征韩论”的全面实践。笔者在
井上清是日本历史学家,京都学派著名代表人物、日本明治史权威,同时也是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专家。井上清因为在作品中表达钓鱼岛是中国的这个观点而遭攻击,人称“最勇敢的日本人”。井上清>井上清钓鱼岛>为了研究钓
明治时代的日本开始了全盘西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表面看起来是彻底的,但实际上却仍然存在很多的传统因素,这些传统因素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从中国传入的儒学思想。通过考察明治时期日本文学作品,我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