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窦太后为什么会和汉武帝产生分歧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窦太后为什么会和汉武帝产生分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窦太后为什么会和汉武帝产生分歧

今天全榜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窦太后和汉武帝之间的较量!希望大家喜欢!>汉武帝继位后,并没有马上掌管国家大权,汉朝真正的掌权者还是窦太后。他们虽然是祖孙关系,但相处起来不算太融洽,汉武帝一直没办法行使自己的皇权,也是让他既愤怒又无奈。实际上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窦太后并非不讲理之人,当他发现汉武帝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后,自然会选择放劝于他。而汉武帝在儒道两家中,决定以儒为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治国理念的不同>窦太后喜欢黄老之学,信奉道家学说。窦太后历经文景之治,想要延续休养生息的方略。刘邦在白登之围时,采用和亲的政策拉拢匈奴;汉文帝在位时,对于匈奴也是采取和亲的政策,尽量不动用武力。>汉朝在文景之治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所以窦太后依旧相信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方针,还命令汉景帝和诸位子弟都读黄帝、老子的学说,并遵从其中道理。>汉景帝时期有一个人叫做辕固,是齐国人,研究《诗经》,在景帝时期拜为博士。因为窦太后喜欢《老子》这本书,所以就找来辕固问他对《老子》有什么看法。>辕固说:“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窦太后大怒,认为辕固轻视自己,对他说儒家的书就像是看管犯人一样的书,于是就把辕固放入野兽的围圈中让他去刺杀野猪。汉景帝知道了这件事,认为辕固并无过错,但是又不好违背窦太后,只能给辕固锋利的兵器,让他刺杀野猪,辕固才保住一命。>从此事就能看出窦太后对于黄老之学的维护,因为理念不合,都要弄出人命了。但是她的孙子汉武帝是怎么样看待黄老之学的呢?汉武帝喜欢的其实是儒家学说,他任命为丞相的窦婴就是信仰儒家学说的,所以这和窦太后理念相冲突。>汉武帝并不想像窦太后一样休养生息,纵观汉武帝在位时四处征战,扩张领土,就能知道汉武帝其实是一位积极进取的君主。他没有延续休养生息的决策,对匈奴也没有和亲,而是北伐匈奴,南平百越,在这点上,就和窦太后大相径庭。>不过这都是在窦太后去世之后的事了,要是窦太后在世,绝对不会允许汉武帝这么做。所以汉武帝和窦太后最大的不同就是理念不同。>汉武帝和窦太后的争斗实际上就是黄老之学与儒家学说的争斗,不同的信仰造成了不同的治国理念。但是窦太后当时手握兵权,朝中许多大臣都是窦太后的势力,汉武帝胳膊拧不动大腿,只能对窦太后默默忍受,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二、窦太后斩断汉武帝势力>由于汉武帝信奉儒学,窦太后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对于窦太后来说,历经三朝都是大权在手,权利这个东西使用久了会上瘾的,窦太后一辈子都处在权利的顶端,当然不会任由汉武帝这个初出茅庐的皇帝来挑战,于是窦太后做了一系列动作来制约汉武帝。>1. 革职窦婴、田蚡>窦婴和田蚡窦爱好儒家学说,于是当了丞相和太尉。窦太后喜欢黄老之学,不喜欢儒家学说,但是窦婴、田蚡等人却一直推崇儒家学说,贬低道家学说,所以窦太后罢免了窦婴和田蚡的职务。>2. 逼死赵绾、王臧>赵绾和王臧都是对儒学研究颇深,所以汉武帝非常重视他们,任命他们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但是窦太后这里就不高兴,汉武帝想要培养自己的势力,说明要夺权,窦太后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命人去查赵绾、王臧的错误。这一查,还真查出了赵绾和王臧的把柄,所以这两个人被下入狱,在狱中自杀。>3. 扶持自己的势力>窦太后不仅将汉武帝的左膀右臂斩断,让汉武帝身边推崇儒学的人都消失,而且还扶持自己的势力。窦太后任命许昌当丞相,庄青翟为御史大夫。这两个人都是尊奉黄老之学的人,深得窦太后信任。窦太后推自己的人上位后,汉武帝推行的新政也被废除。>窦太后有条不紊的废除汉武帝身边的儒学之人,又将信奉黄老之学的人推上位,看来窦太后的手段高明得多。汉武帝前脚刚任命这些人为官,后脚窦太后就都废了他们。汉武帝对此没说什么,因为他知道,现在他无力和窦太后争夺,所以现在的汉武帝,还是在培养实力的阶段。> >三、窦太后打压建元新政>说到汉朝对儒家的打压,其实并不是一时,而是从刘邦的时候就开始了。刘邦本人是非常讨厌儒生的,从前郦食其拜访他的时候,都不敢说自己是儒生。对于儒生,刘邦是看不起的,曾经还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往人家的帽子里小便。所以这也是窦太后打压儒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窦太后还将汉武帝的建元新政摧毁。>对于建元新政,汉武帝提出两点:>1. 兴儒学>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在国家上下都传播儒学。统一思想是当时西汉应对社会转型需要的重要举措。汉武帝要完成思想上的大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就要对思想加以控制。>2. 除弊政>除弊政就是革除一些弊端。第一,就是列侯就国。这个意思就是让有封国的列侯回到自己的国土上。这个观点由贾谊提出,但是因为诸侯大多都娶公主为妻,都不想回到自己的封地中,所以诸侯就到窦太后耳边诽谤魏其候等人,此后窦太后更加不喜欢魏其候,就将窦婴罢免。>第二,除关。除关就是解除函谷关的关禁。为了保证都城的安全,函谷关对于进出通常有着严格的控制,但是汉武帝为了显示太平盛世,命令解除函谷关的关禁。>第三,检举。汉武帝为了保证政治清明,巩固统治,命令皇族宗亲以及窦氏宗族检举皇族中违法乱纪的人。>可惜汉武帝的这个建元新政还没有彻底贯彻,就随着窦太后打压儒家学说而偃旗息鼓。> >四、汉武帝夺回大权>汉武帝在窦太后在世的时候一直不能推行自己的政策,但是又不能和窦太后硬碰硬,于是,汉武帝决定利用年龄优势把窦太后耗死。这么说虽然有些不体统,但是汉武帝在窦太后生前对窦太后十分恭敬,在窦太后去世之后,汉武帝才开始夺取政权。他将窦太后的亲信全部革除,利用田窦之争将田蚡、窦婴二人全部铲除,后来又废除了田蚡儿子田恬的封爵,启用自己的亲信。>不仅如此,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官的监察。根据《史记·平淮书》中的记载,汉武帝在巡视地方时,东渡黄河,东河太守没有想到天子的车驾会来到这里,由于准备不足,畏罪自杀;到达陇西的时候,陇西太守准备不足,以至于汉武帝的从官连饭都吃不上,又畏罪自杀;汉武帝北出萧关的时候,发现在新秦中有的地方没有一名亭兵,于是汉武帝杀尽北地太守以下官员。>从这些事中能看出地方治理腐败,以至于汉武帝巡视的时候都畏罪自杀。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视,建立了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州都派一名刺史,代表中央监视地方政府,防止他们为非作歹。汉武帝这么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集权再度统一。>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又推行了“推恩令”,缩小了诸侯国的封地,保障了中央集权。>总结>在窦太后生前汉武帝和窦太后的争斗是以窦太后胜利告终的,但是汉武帝利用这几年暗中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在窦太后去世之后得以大展拳脚。在汉景帝去世之后,窦太后掌握兵权政权,直到窦太后死后汉武帝才重新掌握兵权和政权。汉武帝确实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窦太后的霸权之下没有成为傀儡皇帝,反而懂得以退为进,最后做出了一番伟大事业。

相关参考

汉武帝为什么怕窦太后,汉武帝为什么怕窦太后 历史上汉武帝怎么斗窦

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为什么眼睛是瞎的?窦后成为皇后以后,生了一场大病,不幸双目失明,于是年老色衰,失去宠幸。窦后为人贤淑恭顺,遇事谦退,很受大臣们的尊重。后宫美人众多,汉文帝移情别恋,先后宠幸的有邯郸慎

第6节 窦太后,汉武帝最惧怕的老奶奶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崩,合葬霸陵。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  ——《史记外戚世家》>>  这里说的窦皇后,就是汉文帝的皇后,汉

历史人物 窦太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真的是被汉武帝害死的吗

还不知道:窦太后到底是怎么死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经三朝,从一个农家女一跃登上权力顶峰,窦太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演绎了如何从麻雀变成凤凰。更为厉害的是,失明后的窦

历史上的窦太后_窦太皇太后怎么死的

窦太皇太后怎么死的窦太皇太后应该指的是西汉著名的窦太后窦漪房窦漪房是文帝之妻,景帝之母,武帝祖母,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后之一由于窦太后继承了高祖的无为而治,在武帝朝时虽把持军权,但实际上是在幕后教导并支持

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保太后窦氏

太武帝拓跋焘保太后窦氏保太后窦氏,籍贯不详,进入北魏皇宫时已是两个女儿的妈妈了。保太后是带着屈辱感和负罪感走进皇宫的。她到死都不会忘记那些日子,丈夫因犯法被砍去脑袋,作为罪犯的家属,她和女儿在训斥和叫

汉武帝祖母窦太后的人生三大不幸 因祸得福

西汉时的窦皇后干预朝政,推崇黄老思想,自她之后,没有一位中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因此,有人说其扮演了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角色。但文景之治政局稳定,宽政待民,窦氏经历汉

历史秘闻 历史上的窦太后_窦太皇太后怎么死的

窦太皇太后怎么死的窦太皇太后应该指的是西汉著名的窦太后窦漪房窦漪房是文帝之妻,景帝之母,武帝祖母,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后之一由于窦太后继承了高祖的无为而治,在武帝朝时虽把持军权,但实际上是在幕后教导并支持

汉武帝祖母窦太后的人生三大不幸 因祸得福

西汉时的窦皇后干预朝政,推崇黄老思想,自她之后,没有一位中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因此,有人说其扮演了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角色。但文景之治政局稳定,宽政待民,窦氏经历汉...

窦太后真的是坏人

在汉王朝,特别是汉武帝时期,中国的政治陷入到一个很怪异的现象,那就是,男性皇帝继位的时候年龄很小,结果身为后宫主导力量的太后出手干预朝政。这样的情况,历史学家评价为是政治上的阴盛阳衰,同时也使得阳刚的

汉武帝一生对汉朝有过哪些功劳有犯过哪些过错

汉武帝刘彻自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为皇。16岁登基的时候是公元前141年,虽然前135年窦太后干政,但是汉武帝也从窦太后去世后独掌大权,他的母亲王太后虽想效仿窦太后,但是其实际权力并没有窦太后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