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特种部队”,陈赓任团长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心境是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特种部队”,陈赓任团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特种部队”,陈赓任团长

作者:枪骑兵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提起红军时期著名的军事顾问李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憎恶的,认为正是此人的错误指挥,致使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从而断送了江西苏区,让红军被迫走上了长征之路。这种指责当然是正确的,不过军史界也有说法认为,客观地看,不能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于李德一人,毕竟第五次反「 ”围剿”敌我实力悬殊过大,即使没有李德,红军能否取得最后胜利也是很大疑问。金一南在著述中也认为,李德获得指挥权并不完全是由于他个人夺权,而是当时的红军指挥层过于倚赖苏联的洋顾问,一定程度上说,是红军拱手将指挥权交给了这个名不正、力不配的军事顾问。 李德的最大过失,在于他的战略思想,严重不符合我国情。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作为德国士兵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还是蜚声一战的德军「 ”暴风突击队”一员,作战英勇,经受了世界最惨烈血战的考验,所以也不能说他根本就没有一点军事才能。 什么是「 ”暴风突击队”呢?这个突击队有什么特别之处?「 ”暴风突击队”是在一战尸山血海的阵地战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战术队伍,也是现代特种部队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科技得到迅猛发展,武器装备的杀伤力空前强大,但当时的军事思想却非常落后保守,越是军队高层的将军元帅们,头脑越是僵化,许多老将满脑子都是中世纪式的骑士荣誉观念,信奉拿破仑、普法战争时期的战略战术思想。 面对日新月异的军事变革以及新武器、新战术,这些老将经常束手无策,为掩盖无能,只能抛出一套又一套的诸如「 ”忠君”「 ”爱国”「 ”荣誉”的冠冕堂皇口号作「 ”烟幕弹”,逼迫士兵们用血肉之躯,徒然冲向敌方由地雷阵、铁丝网、轻重机枪工事密布的战壕发起「 ”敢死冲锋”。在对方密集而凶猛的轻重火力联合绞杀下,进攻一方的士兵会被「 ”割麦子”一样成片击倒。一战的战场,犹如「 ”血肉磨坊”一样血腥残酷。 空前的危机,逼迫交战各方想方设法解决陈旧战术与现代火力巨大杀伤力之间的矛盾,涌现出许多新武器和新战术,坦克和「 ”突击队”就是其中的代表。 为摒弃断送无数士兵生命的「 ”人海战术”,德国军队率先发明了「 ”暴风突击队”战术,他们一改大部队集体冲锋的进攻模式,从部队中抽调一些英勇善战而机智灵活的士兵,组成「 ”突击队”,实施灵活巧妙的「 ”短促突击”。为增加这些士兵突击的突然性和战斗力,他们配备了各式先进武器,冲锋枪、轻机关枪、高爆手榴弹、火焰喷射器,甚至毒气弹。所以突击队虽然人数少,但行动迅猛突然,火力凶悍,像锋利的匕首一样,让人防不胜防的插入敌人阵地,然后迅速撕开一个缺口,进而扩大这个缺口,引导大部队进攻,扩大战果。 「 ”暴风突击队”非常成功,所以在一战中被各国军队仿效。李德作为一个暴风突击队战士,自然对这种战术非常推崇。 所以,他获得红军指挥权后,也试图在红军中推广这种战术,以应对蒋军「 ”铜墙铁壁”的「 ”合围战术”。应该说,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问题是,当时红军的武器装备极其简陋,尤其战士们的军事素质也无法与高度工业化的西方军队相提并论。所以这种战术很难在红军中行之有效。 不过,虽然红军不可能像德国军队那样组建数量庞大的「 ”突击队”,但可以组建一支小规模的「 ”突击队”。这支小规模的「 ”红军版暴风突击队”,就是红军中战斗力最强大的「 ”干部团”。 主旋律电影《勇士》剧照 红军的干部团成员,是红军大学的干部学员,是一支军官教导团性质的特殊部队,全团官兵都是从红军各部队优选出的干部或干部苗子组成。红军长征时,在李德主导下改称干部团,成为长征中培训和储存红军干部的机构,又是红军的重要战斗队、突击队。干部团的团长,正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红军勇将陈赓。 干部团是流动的军事学校,对学习实践新战术、新理论从不放松。只要有空闲,他们就会进行遭遇战、伏击战、袭击战、强渡江河、穿插迂回等课题的研究训练。在长征中,干部团又担负着任务特别艰巨的「 ”急先锋”,参加了四渡赤水、飞渡金沙江、激战通安州、险过大渡河等战役战斗。 在长征中,干部团又担任着保卫红军核心领导层的「 ”警卫团”角色,是事实上的「 ”御林军”。由于干部团十分重要,所以他们配备的武器在红军中是一流的,红军缴获的先进武器,会优先配给他们,各式冲锋枪、毛瑟枪、机关枪都有,而且子弹也敞开供应。他们甚至还戴上了普通红军战士没有见过的钢盔,穿上皮靴,威风凛凛。 在长征途中,那些装备很差的西南地区军阀部队,对这支红军部队充满敬畏,称之为「 ”铁帽子兵”,一旦发现这些头戴德式钢盔的红军出现,就会在一片「 ”铁帽子兵来了”的惊呼声中,丢盔弃甲,仓皇逃命。

相关参考

中国军事人物 陈赓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参加了东征和南昌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长、师长,红军干部团团

这支部队真过硬

一生极富传奇色彩的陈赓大将,早年曾是「”黄埔三杰”之一,又参加过南昌起义,资历颇老,能力超强。不过,由于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奉命在上海干了4年特科工作,后虽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从团长、红12师师长,一直做

历史秘闻 这支部队真过硬

一生极富传奇色彩的陈赓大将,早年曾是「”黄埔三杰”之一,又参加过南昌起义,资历颇老,能力超强。不过,由于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奉命在上海干了4年特科工作,后虽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从团长、红12师师长,一直做

历史人物 陈赓简介 陈赓子女 陈赓夫人

  中文名:陈赓  别名:原名陈庶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  出生日期:1903年(癸卯年)2月27日  逝世日期:1961年(辛丑年)3月16日  职业:无产

中共人物传 陈赓人物传,陈赓生平事迹,陈赓评价

火红的青春陈赓,原名庶康,一九○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他的祖父出身贫寒,幼年就去从军,以善于打仗、机智勇敢闻名于当时。祖父常给陈赓讲述作战的故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当时湖南人当

国民党史 王敬久

王敬久字又平,江苏丰县人,1902年生。1924年4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同年11月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连长。192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第三十六团营长、团长,第六十三团团长。

国民党史 马用之

马用之又名杰,四川温江人,生于1905年。毕业于刘文辉所办的军官练习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军官训练班第一期。曾任川军排长、营附、营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一八五师第五五四团中校副团长、上校团长。又任

历史人物 陈赓简历_聂荣臻和陈赓 有比性吗

聂荣臻和陈赓有比性吗955年授衔时,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十大将中排第四位。那么,陈赓为什么没能授元帅呢?他有授元帅的可能吗?下面就来分析一下。首先论资历,陈赓是没问题的。先说党内资历,陈赓早在192

国民党史 徐懋禧

徐懋禧字椿年,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上海震旦大学肄业。后留学法国,毕业于西尔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凡尔赛装甲兵学校。曾任东北讲武堂教官、军政部学兵总队团长、炮兵第一团少将团长、重迫击炮团团长及参谋长

陈赓大将一生最害怕三个人是谁?

data-filtered="filtered"陈赓,彭德怀与邓华  第一怕彭德怀  陈赓与彭老总的关系确实即怪又特殊,曾经有陈赓“五骗”彭老总的故事。陈赓和彭老总认识很早,当年陈赓在湘军当兵,与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