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中国进士第一村”,从宋到清出了76位进士

Posted 进士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中国进士第一村”,从宋到清出了76位进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中国进士第一村”,从宋到清出了76位进士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经济中心,有一个自北向南迁移的过程。秦汉时期,中原的长安、洛阳,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而江南、川蜀虽然地域广袤,但许多地方还是蛮荒之地。 到了魏晋时期,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东晋建都于江浙地区,来自北方的世家大族、文人墨客也纷纷落户于此,他们不光带来了金钱,也带来当时最为先进的文化、技术。 隋唐之交、两宋之际,主要的战争更是发生在中原地区,文人、商人、官吏南渡的频率更大,人数也更多,这无疑给南方的开发带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而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人才资源的蓬勃而出。 「 ”江浙熟,天下足”,看似在说江南物产之丰富,然而离开了人才的支撑,一切都是枉然。 所以,后来才有那句俗语:「 ”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西北的黄土埋帝王。”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发端于隋朝,但正式确立于唐朝。自唐代以来,我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416个状元,其中江浙地区就占了114个,接近30%。 而这个成绩,还是在朝廷限定「 ”招生名额”的条件取得的。自唐代以后,由于江浙一带习文重儒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得该地区成为科举考试中的常胜将军。 但是朝廷也要搞平衡,消除地区差异,防止形成”老乡团”势力,所以,历朝历代不得不规定各地举人的名额,比如在宋代,欧阳修就曾经上奏皇帝,表达了对这种地区差异的担忧:东南地区「 ”百人取一人”,西北地区「 ”十人取一人”。可以想见,如果不考虑地区平衡,如果不人为限制举人数量,江浙地区出的状元、进士会更多。 而在江浙地区内部,尤其以一个地方的人才声名最为显赫,那就是号称「 ”中国进士第一村”的千年古村——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 从北宋开始一直到清朝,这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这个占地仅有2平方公里,目前仅有千余人的小村子,竟然走出过76名进士。 而且,他们同属于一个家族——姑苏陈氏。如此看来,这个陈氏家族,堪称我国科举时代的第一「 ”学霸”家族了。 走马塘村之名始于唐朝。公元971年,姑苏人陈矜高中进士以后,于公元988年在明州(古地名,辖今天的慈溪、奉化一带)任知州,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陈矜去世后,葬在了茅山。其后,其子陈轩继续在明州任职,便将其父的墓葬迁到了走马塘村。从此以后,陈氏便在此地繁衍生息,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现如今,在走马塘村的村口,还有一道高10余米的石牌坊,上面镌刻着「 ”中国进士第一村”的字样,下面「 ”一清两正遗风远,四靖三文世泽长”等楹联,仿佛是这个古老学霸家族的座右铭。 在走马塘村的陈氏祠堂的门柱上,挂着「 ”直声振赵宋,忠节耀朱明”的楹联,诉说着在宋明两代,这一学霸家族经历的辉煌。 而在堂内,则赫然挂着一块写有「 ”遗忠堂”三字的牌匾,此乃是南宋时期,宋理宗赵昀为褒奖陈氏家族做出的丰功伟绩而颁赐的。 为什么走马塘村的陈氏能成为古代的学霸家族呢?除了当时江南人才荟萃以外,该家族的家学传承、同乡提携等因素,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一点,在浙江的钱氏家族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关参考

元朝大儒刘因的思想是如何成熟的?刘因家境如何?

  刘因生于公元1249年,去世于公元1293年,是元朝著名的理学家。他是元朝著名大儒,是当时儒学的代表人物,为元初北方的理学大家,为理学从宋到明的过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理学家或者说思想学

从宋襄公的失败看春秋时期的 ”礼崩乐坏”

「”春秋五霸”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中学历史书中介绍了最具代表性的两组,一组出自《荀子·王霸》,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另一组取自《史记索隐》,分别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宋朝历史 从宋明时期家庭经济的经营看中国文化的转型

   文章从家长在经营管理中地位的变化、家庭经营方针的变化、家庭投资方向的变化、家庭经营手段的变化这四方面论述了宋明时期中国文化的转型。  从文化形态上来说,宋代是中国历史“近世

“一仗接着一仗打”,从宋夏的内在关系,探对北宋交子发行的影响

西夏各帝王雕像西夏原是羌族的支部,后元昊继位之后,成为北宋的强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十分复杂,历久战争不休,在军事辩说傍边,北宋和西夏的生意往来也并不少,从而形成了这一种错综复杂的宋夏关系。而北宋的“交

“一仗接着一仗打”,从宋夏的内在关系,探对北宋交子发行的影响

西夏各帝王雕像西夏原是羌族的支部,后元昊继位之后,成为北宋的强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十分复杂,历久战争不休,在军事辩说傍边,北宋和西夏的生意往来也并不少,从而形成了这一种错综复杂的宋夏关系。而北宋的“交

历史军事 从宋夏讲和到辽夏全面开战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出使臣上书宋朝商谈和议。宋仁宗密诏庞籍与元昊谈判,“元昊闻之大喜”。谈来谈去,关键问题仍然是元昊称帝的问题,宋朝坚持要元昊自削

历史秘闻 “一仗接着一仗打”,从宋夏的内在关系,探对北宋交子发行的影响

西夏各帝王雕像西夏原是羌族的支部,后元昊继位之后,成为北宋的强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十分复杂,历久战争不休,在军事辩说傍边,北宋和西夏的生意往来也并不少,从而形成了这一种错综复杂的宋夏关系。而北宋的“交

历史人物 李宗仁76岁的时候还娶27岁娇妻,最后妻子怎么样了

李宗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关键的“福将”,戎马一生,屡次大难不死,而且总能历史的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抉择,比如,晚年选择归国,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冲破重重险阻,终于和夫人郭德洁从美国回到北京。>

76号丁默邨的结局 76号丁默邨是色戒原型

 丁默邨和76号是什么关系呢?丁默邨曾经是76号的负责人,人称“丁屠夫”。对那段历史不了解的国人对这号人物自然也不会有太多了解,不过一部《色戒》却让很多人知道了他。没错,《色戒》中易先生的原

兵器百科 SU-76自行火炮

SU-76自行火炮SU-76自行火炮是苏联在二战时期研制的履带式自行火炮。其使用T-70轻型坦克改装的底盘,加长了车体和履带,每侧负重轮由5个改为6个,其火炮口径由早期的45毫米增大至76.2毫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