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蒙古大军疯狂屠城,真是 ”杀红了眼”吗

Posted 成吉思汗

篇首语: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蒙古大军疯狂屠城,真是 ”杀红了眼”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蒙古大军疯狂屠城,真是 ”杀红了眼”吗

大凡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对「 ”屠城”一词不会陌生。如今人们提到屠城,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蒙古大军每攻下一城后,疯狂屠城的行为。 成吉思汗被誉为「 ”一代天骄”,可他在屠城方面绝对可以「 ”傲视群雄​”。纵观十三世纪全球战争史,在屠城方面他绝对排在第一。蒙古大军每到一处,一旦不投降,城破立即屠城。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蒙古大军屠城有多么凶狠, 1215年,蒙古大军攻下金国都城中都(今北京),对城内老百姓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结果超过100万人丧命;1221年,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在中亚地区进行了疯狂的屠城行为。当时有5万蒙古兵,每人平均杀了24个人。 尤其是对花刺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撤马尔罕),除了个别年轻女孩幸存,城内20万人全部都被屠杀殆尽,「 ”尸体相枕,凌乱伏于郊野。”南宋人赵珙在《蒙鞑备录》中也写道,「 ”城破,不问老幼妍丑、贫富逆顺,皆诛之,略不少恕。” 如此疯狂屠城,蒙古人真的是恶魔吗?有人说,蒙古大军之所以要屠城,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嗜血,在战斗中「 ”杀红了眼”,真的如此吗?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战争的最高形式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终于弄清了蒙古大军要屠城的原因。一句话总结:不仅仅是因为残暴,更多的是出自战略的考虑。 试想一下,蒙古大军占领了如此广阔的土地,最担心什么?只会是一个,各地出现反叛情况。比如阿富汗西部城市赫拉特发生叛变,蒙古大军再次攻下后,对城内进行二轮史无前例的大屠城,据说最后杀得只剩下40人。 对于蒙古大家屠城行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托马斯·巴菲尔德有着很深的理解。巴菲尔德认为蒙古大军屠城行为,完全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 ”他们很清楚自己人力和兵力的不足,于是决定用‘恐怖’(屠城)来彻底瓦解抵抗者以及反抗者的精神意志。” 笔者认为,除了上面这点原因外,蒙古大军屠城还有个重要原因,防止征服者逃往他处,这样就能为敌人制造武器装备,这点是蒙古人不能接受的。另外,蒙古大军屠城与成吉思汗年少时的痛苦经历也有关 成吉思汗9岁时父亲也速该被札邻不合毒死,同时俺巴孩汗孙泰赤兀部的塔里忽台趁机打压成吉思汗母子,煽动部族背叛成吉思汗母子,这让成吉思汗家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从小痛苦的经历,让成吉思汗很清楚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综上所述,蒙古大军屠城行为并不是「 ”杀红眼”,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战略考虑。 参考资料:《蒙古军屠城揭秘》、《元史》

相关参考

士兵杀红了眼竟杀向友军 日军日记中南京大屠杀

由于已杀了两万多人,士兵杀红了眼,结果,竟向友军发难,杀死杀伤友军多人。我中队也造成了一死两伤的损失。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所长、80岁的张宪文教授11月24日下午

朱元璋杀的最后一个武将

  朱元璋杀的最后一个武将是谁?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就开始大肆杀戮功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老朱皇帝似乎已经杀红了眼,只要想起还有哪个功勋和名将的存活可能还会隐含哪怕是一丝的危险,就必须要将他

历史军事 蒙古大军为何惯于屠城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只是偏安一隅,仿佛憨厚的黄牛一般,但是在历史上,这一民族拥有极其耀眼的时刻,甚至就连统治中原时间最长的汉族,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而且他们的交战风格极其剽悍,一旦攻城成功,就是惨无人

历史军事 蒙古大军为何惯于屠城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只是偏安一隅,仿佛憨厚的黄牛一般,但是在历史上,这一民族拥有极其耀眼的时刻,甚至就连统治中原时间最长的汉族,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而且他们的交战风格极其剽悍,一旦攻城成功,就是惨无人

蒙古大军为何惯于屠城?为什么热衷于这种屠杀?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只是偏安一隅,仿佛憨厚的黄牛一般,但是在历史上,这一民族拥有极其耀眼的时刻,甚至就连统治中原时间最长的汉族,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而且他们的交战风格极其剽悍,一旦攻城成功,就是惨无人

此人确实称得上旷世勇士,虽史上留名,却至今还为人不齿

在历史上,刺客们杀好人、杀坏人,几乎是好坏不分,杀红了眼。在刺客中,刺秦王的荆轲名气之大,举世皆知。但是,也有一个刺客,为世人熟知。他就是要离。要离堪称旷世勇士,史上留名,却为人不齿。这是为什么呢?春

此人确实称得上旷世勇士,虽史上留名,却至今还为人不齿

在历史上,刺客们杀好人、杀坏人,几乎是好坏不分,杀红了眼。在刺客中,刺秦王的荆轲名气之大,举世皆知。但是,也有一个刺客,为世人熟知。他就是要离。要离堪称旷世勇士,史上留名,却为人不齿。这是为什么呢?春

同为首义五王,又是战略盟友,韦昌辉为何要追杀石达开

1856年11月,听闻天京城内滥杀扩大化,石达开带着曾锦谦、张遂谋等两位核心参谋从武昌洪山大营匆匆忙忙赶回,劝阻韦昌辉不要滥杀无辜,免得给清军占便宜。此时,韦昌辉杀红了眼,对石达开非常不满,要诛杀之。

这种人德国军队都不敢杀,日军偏偏不听,结果17万鬼子陪着殉葬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规模最大的莫过于七十多年前的二战。这场如同绞肉机般的残酷战争,让世界各国饱受摧残,生灵涂炭。交战双方更是杀红了眼,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不过,在二战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秘闻 这种人德国军队都不敢杀,日军偏偏不听,结果17万鬼子陪着殉葬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规模最大的莫过于七十多年前的二战。这场如同绞肉机般的残酷战争,让世界各国饱受摧残,生灵涂炭。交战双方更是杀红了眼,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不过,在二战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