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北魏是如何灭亡的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北魏是如何灭亡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北魏是如何灭亡的
北魏是如何灭亡的?北魏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北魏孝武帝元修,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32年—公元534年),字孝则,孝文帝之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的第三子,母亲李氏。性格强硬胆大,好武术,为人无礼。
大丞相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元修无法容忍高欢掌握实权。为此,孝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排挤高欢及其同党势力,军政大事由孝武帝与斛斯椿全权裁决,以摆脱高欢的控制。为了加强对抗高欢的实力,孝武帝积极扶持关中地区手握重兵的大行台贺拔岳,秘密派人与之联络,并树为自己的亲信。
对孝武帝的这些举动,大丞相高欢非常恼火。随着双方矛盾的一步步公开与激化,双方交战的准备工作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孝武帝以斛斯椿兼领军,命宇文泰率兵东进。宇文泰以大都督粱御为雍州刺史,率步骑5000为先锋,兵不血刃,说降高欢派去的雍州刺史贾显庆,占据了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宇文泰也亲自率兵随后而来。同时,孝武帝通过撤换都督及河南、关西等地刺史等措施,排除高欢在洛阳及河南地区的势力。双方矛盾达白热化。
永熙三年(534年)五月,孝武帝征调河南诸州郡部队,大阅兵于洛阳,对外宣传说是准备南下伐梁,实为讨伐高欢。为了蒙蔽高欢,孝武帝还给高欢下了道密诏,声称宇文泰、贺拔胜有不臣之心,所以,此次假称南下伐梁,实为防备宇文泰等人,并让高欢随时准备,听候调遣。其实高欢早已察觉孝武帝阅兵的真实目的,但表面上却装糊涂。后孝武帝发现高欢已察觉自己的计划,并拥兵数十万做好了准备,非常惊恐,立即与亲信大臣商议如何使高欢退兵。
高欢一面加紧准备,一面上书孝武帝道:“臣为嬖佞所间,陛下一旦赐疑。臣若敢负陛下,使身受天殃,子孙殄绝。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动,佞臣一二人愿斟量废出。”
面对高欢的威胁,孝武帝横下一条心,要与高欢斗到底,宁为高贵乡公,不愿当汉献帝。此年五月十六日,孝武帝命大都督源子恭带兵镇守阳胡(今山西垣曲)、汝阳王元暹镇守石济(今河南延津),准备凭据黄河天险,阻挡高欢。同时,命开府仪同三司贾显智为济州刺史,与斛斯椿弟豫州刺史斛斯元寿一起,率兵东趣济州,在此危急关头,中军将军王思政劝孝武帝迁都关中,凭借宇文泰的势力与高欢斗争。孝武帝遂派人去见宇文泰商讨此事。宇文泰非常欢迎孝武帝入关中,并命秦州刺史骆超为大都督,率轻骑1000赶赴洛阳,去迎接孝武帝及文武群臣,随后又派人出潼关相迎。
高欢因孝武帝屡次下诏数其罪过及孝武帝洛阳大阅兵等活动,感到非常不安,遂决定先下手为强,攻取洛阳,废孝武帝而另立。于是,他命其弟定州刺史高琛领兵镇守晋阳,以固后方。宇文泰得知高欢率兵南下,即传檄文于各州郡,列举高欢的罪恶,并亲率大军从高平东进,前锋部队屯于弘农(今河南灵宝)。
七月初一日,孝武帝御驾亲征,率兵10余万驻守河桥(今河南盂县与孟津间),以斛斯椿为先锋,陈兵邙山之北。斛斯椿请求率2000。精锐骑兵渡河夜袭高欢,可趁其疲敝,一举击溃敌军。可孝武帝听信小人之言,没有准许其请求,错失时机,后兵败西逃。
534年,高欢立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这就是历史上的东魏政权。第二年,孝武帝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
东魏、西魏均没维持多久,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权,北魏正式灭亡。
相关参考
北魏王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他的存在结束了北方各支少数民族政权割据纷争的局面,成功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完成了我国历史上首次民族大融合。北魏的主体统治民族是鲜卑一族,然而极其诡异的是这个曾
北魏灭亡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元修无法容忍高欢掌握实权,在534年投奔长安的宇文泰。534年,高欢立元善见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这就是历史上的东魏政权。迁都时
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 冯氏的祖父冯弘、伯父冯跋是北燕国王,其父冯朗在北燕灭亡后降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后来其父因罪被杀,她随姑母人
前面因该算是晋西晋因少数名族入侵而灭亡衣冠南渡在南方建立了东晋北方就是胡人建立的国家即五胡十六国(五个种族羯羌氐匈奴鲜卑)北魏前身就是这十六国中的代后来太武帝统一北方北魏与南朝宋并立即是历史上的南北朝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六月至九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克北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灭亡北凉的战争。 是年三月,北魏帝遣使至北凉,得悉北凉主沮渠牧犍喜于传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六月至九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克北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灭亡北凉的战争。 是年三月,北魏帝遣使至北凉,得悉北凉主沮渠牧犍喜于传
王慧龙北魏名将王慧龙出生太原晋阳,14岁时家族惨遭灭亡之祸,逃过一劫后投靠后秦,又归顺北魏,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军事才能。王慧龙著有《国典》等作品,于公元440年逝世,谥号为“穆侯”,追赠安南将军、荆州刺
世界历史 大清灭亡前,发生两件瞠目结舌怪事,至今无法解释,预示大清灭亡
在古代中国,历来是讲究天人感应的,什么事都喜欢讲究个大吉大利。特别是王朝的兴衰都是有上天的预示的。比如说新王朝的建立,必然是有很多的祥瑞诞生,或者有利的谶语出现。而到了王朝的末年,要灭亡了,又是各种天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力推文化改革,南迁的鲜卑人在中原逐渐汉化。对于孝文帝改革,钱穆先生曾云: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此时,充当反动者的是留守在北方六镇的军民。当初为了防备草原上的柔然人,北
在古代中国要说最有钱的地方,一个是银号,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银行,一个就是国库了,这可是掌管一个国家所有钱财的地方。在大家的印象中,国库那自然地上堆的都是黄金,白银,全是钱财。那么宣统退位,大清朝灭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