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近读小说《李自成》,感慨很多,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为什么转眼就失败了呢,让人不能释怀,而且,老年人们谈起来,都说李自成是得了天下的,有这么一个故事:说闯王打下北京后就问手下的大臣和兵们,天下打下来了,该干咱们喜欢的事了,你们说做什么好呢,兵们就说,过年吧,我们最盼的事就是过年了——自然,这是中国人都喜欢的事,于是就过年——天天放鞭炮,包饺子。一转眼十八天过去了,吴三桂就打来了,大顺王朝就完了。据老人们讲,闯王本来可坐十八年江山,因为过年,一天就顶一年,过得太快了,并因此得出教训,日子得一天一天的过……

  这自然是传说,其实真实的历史倒不是这样,对于那段历史,小时侯有许多的记忆,比如说李信与红娘子啦,尚炯访金星啦,石门平判啦,以及《雪山飞狐》等等,小人书,电视剧很多,而且,我们也能说出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事,但真正思考却是近来的事,缘于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为能再清楚点,我还看了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明史《李自成传》,《明季北略》等书,郭沫若先生将其失败原因归为胜利冲昏头脑,也许是历史需要,看了网上的评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我还是要说一下我的看法,为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为着心中郁结的一股气,不得不一吐为快。

  简单的说,李自成之所以失败,原因有三:

  第一是战略上的失误,崇祯十四年是关键的一年,此前一年李自成率众从巴西的鱼腹山杀出,进入河南,得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人,队伍也由几百人一下子发展到百万之众,攻洛阳,破襄阳,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然而打下襄阳后怎么办,正是在这个战略问题上,发生了致命的失误。 在下一步该怎么走,李自成采取了顾君恩的意见:即先打西安,再攻北京,从而推翻明王朝的战略。可惜,这个战略是错误的,因为首先这个战略没考虑到新兴的清王朝的作用,清王朝从努尔哈赤起已经营了几十年,兵强马壮,后方稳固,进可攻,退可守,是将来的劲敌,显然农民军没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在后来吃了大亏。再者,北中国经过长期战乱和受灾,已残破不堪,而且长安也失去了建都的条件,(由于吐蕃的破坏,实际从唐朝后期长安就失去了做为都城的条件,事实上后面朝代没有一个在长安建都的,)其三,江南是明朝的主要赋税来源地,而且也是明的老家,由于矛盾比较小,社会很稳定,老百姓对明王朝有很强的认同感。所以北上并没有点中明王朝的要害,事实是南明王朝的政权还坚持了十八年呢,靠的就是江南的富庶之地。所以说李自成不应该北上,而应该南下。在巩固河南,湖北的同时,扩大地盘,断明军的粮道,东取江南,西取四川,南取湖广,而让明朝做防卫清军的挡箭牌,应学高祖王关中,光武据河内,深根固本以待天下方为上策。待南方平定,再大举北伐,可一战而定。到那时清朝再强大,也不可能灭亡大顺了,最多两者打个平手,各过各的完事。李自成集团主要是由陕西籍的和河南籍的组成,可能是乡土观念重吧,大家都想早点回老家去,因此北上战略受到了大家的拥护,孰不知埋下失败的种子。

  第二是政策上的失误,不懂得巩固根据地,建立统一战线,笼络社会中的精英分子,农民军还停留在那种劫富济贫的思想阶段,当时的精英分子无非这么几种人,读书人,有钱人,有名望的人。按马克思主义的说法,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实际是可以调和的,毛主席还懂得建统一战线呢,历史也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东晋的建立,就是笼络了以王谢为首的士大夫集团才站住脚的,以至于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至于根据地的建立就更谈不上了,大家想想,从崇祯十四年到十七年,短短三年就经历了成功到失败,可以说时间太短了,形势发展太快了,快得都来不及消化,历史上还没出现过三年就能把诺大一个中国拿下来的事,从根子上来讲,李自成集团还是没摆脱"流寇主义"的思想。以至于失败后,造成的影响很小,大家都知道"反清复明"的口号很响,谁还说过"反清复顺"呢?

  第三是当皇帝当的太早了,皇帝当早了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容易处于众矢之的,有了坏事都往你头上推,有了麻烦都找你解决。尤其是在周围还有很多敌人存在的时候。历史上好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李自成不懂。早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服事殷,不是他谦虚,而是不到时候。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就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朱元璋的九字真言中也提到了"缓称王",再看近代,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邓小平也说,"第三世界的头我们不能当,一当主动就都没了",英雄所见略同,古今一理。而李自成呢,一打下西安来就匆匆忙忙的称帝了,其实当实他控制的只有湖北,河南,陕西三个省,也只是军事占领,从这点来看,李自成实际上是"器小",孔子说,"君子不器",他没能做到这一点。

  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比如说骄傲情绪啦,没有诸葛亮式的人物啦,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实际北上方针一定,则李自成败局已成。 既使山海关一战不败,那么大顺北有满清,南有南明,西有张献忠,东有吴三桂,即会陷入四面做战的窘境,日子也不会好过,失败是迟迟早早的事,所谓"一招棋错,满盘皆输"。说的就是这回事。

 

  个人的一点浅见,聊做抛砖引玉之举。

相关参考

李自成,李自成为什么失败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详细解释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自身能力有限,李自成的政治能力很差,接近于没有,这和项羽很像,他的军事能力实际上也很一般,一般觉得他打仗很厉害,这是个错觉,看前期明朝专注于对付他

陈胜起义失败原因,陈涉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陈涉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陈涉起义失败的最终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当然,也有陈涉本人的原因,)。纵观各朝各代,农民阶级掌握政权的几乎没有。纵使掌握,那也是短暂的。首先,农民阶级并不代表先进生产

历史秘闻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个人问题。陈胜吴广起义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起义的,号为“张楚”,可是后来陈胜称王了。人家是跟着你扶苏项燕的名义来的,这当然人心溃散,还有,陈胜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原因,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摆脱不了自己的“农民”本质:一点“小富”则沾沾自喜,一场大胜利则被冲昏了头脑。在取得初期的胜利后,陈胜本人的腐化变质是很严重的,而这

汉朝历史 黄巾起义因何失败 黄巾之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黄巾起义因何失败黄巾之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个人问题。陈胜吴广起义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起义的,号为“张楚”,可是后来陈胜称王了。人家是跟着你扶苏项燕的名义来的,这当然人心溃散,还有,陈胜

大成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大成国起义简介

大成国起义战争是发生在大清朝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天地会的领袖人物,他们在佛山地区发表倡议,并且在广西桂平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次起义活动在大清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也是自从天平

历史军事 大成国起义简介 大成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大成国起义战争是发生在大清朝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天地会的领袖人物,他们在佛山地区发表倡议,并且在广西桂平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次起义活动在大清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也是自从天平

历史人物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归其原因都是因为制度上

还不知道: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一进京城当上皇帝,便兵败如山倒,被边塞的一个小小总兵及数量远不及自己的东北小众兵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一直

历史人物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归其原因都是因为制度上

还不知道: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全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一进京城当上皇帝,便兵败如山倒,被边塞的一个小小总兵及数量远不及自己的东北小众兵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