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晋朝中央与地方
Posted 地方政府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晋朝中央与地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晋朝中央与地方
晋朝中央与地方
晋朝中央与地方:晋朝在统一时有中央的地位,在分裂时与历朝历代相仿,同样有中央的地位。确立中央地位首先看民心;其次看两国制度等级;再次两国都称帝要看朝贡关系和相互态度。中央政府在分裂后受人民拥护仍具有中央地位直到近现代仍遵循,甚至现代有不得民心,地方独立反对中央,用近现代国际法理仍继续保持中央地位的。近现代民国很多独立、割据的地方政府,仍属于民国地方政府,不影响民国的中央政府地位。
古代没有国际承认就主要看是否得民心、是否控制绝大多数领土、政权间的臣属关系。在晋朝中央与地方政府(十六国)的关系中,最亲晋的是前凉、西凉、北燕等汉族政权,多数长期奉晋朝正朔,派使臣通使朝贡,接受晋朝中央的册封,担任晋朝官员。其次是亲晋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样奉晋朝正朔,与汉族亲晋政权相仿,但往往几代后独立,比起独立称帝仍奉晋朝正朔差,类似民国反对中央的独立地方政府。
尽管也有像李雄称帝仍名义奉晋朝正朔的地方政府,但多数反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府与晋朝中央都是对立的,即使在民意多数拥护晋朝的情况下,这些地方政府或多或少承认晋朝中央正朔的地位,或比晋朝降号一等称天王(后赵、前秦、后秦、后凉、大夏等),或称帝仍尊晋纳币通使(石勒、李雄等),这些地方政权是独立政权,未接受晋朝册封和官职,或接受后自己僭越割据地方,放弃晋朝的职务,这些反晋的政权起的完全是分裂作用,名义是晋朝的地方政府,实际不受中央支配,往往与人民拥护晋朝的民心相反,与近现代边疆区和中原独立反中央的地方性质相同,独立后仍是晋朝的地方政府。
割据的地方政权只要没有得民心、没称帝、没控制全国大多数领土就仍是地方政府,即使称帝但不得民心或像石勒仍向晋朝纳币通使尊奉晋朝中央的,到石虎称天王都不是中央政府。很多人不从制度理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迷惑于独立和中央的区别,以为独立了就成了中央,就不是地方政府了,不理解只有控制了绝大多数领土,得民心后正式建立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和领土统治权的才具有中央政府地位。晋朝即使在东晋仍被绝大多数人民和领土奉为正朔,承认其中央统治权的地位,在割据独立的政权之上是最高统治者,所以仍具有中央的地位。晋朝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古代最复杂,也是研究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关参考
晋朝在西域的发展 晋朝在西域的发展:晋朝时期西域已经从汉朝数十国兼并发展成为六七国,从城邦国发展成区域性的地方政权,与中央的关系也从汉朝质子入侍的关系向进一步密切的行政官职方向发展。晋朝
晋朝在西域的发展 晋朝在西域的发展:晋朝时期西域已经从汉朝数十国兼并发展成为六七国,从城邦国发展成区域性的地方政权,与中央的关系也从汉朝质子入侍的关系向进一步密切的行政官职方向发展。晋朝
东晋初年,皇权微弱,皇室凋零。晋元帝司马睿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扶持,君临江南,但中央和地方的大权主要控制在王氏家族的手中。王导居中为相,身兼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散骑常侍和扬州刺史等
东晋初年,皇权微弱,皇室凋零。晋元帝司马睿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扶持,君临江南,但中央和地方的大权主要控制在王氏家族的手中。王导居中为相,身兼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散骑常侍和扬州刺史等
晋朝是怎么灭亡的?晋朝和宋朝的9点相似处,你认同几个? 灭亡原因: 1、统治集团腐朽,政治制度落后,权力分散: ①世家大族势力膨胀,严重危害中央集权,东晋皇权从一开始就非常弱小,形成了所谓&ld
晋朝是怎么灭亡的?晋朝和宋朝的9点相似处,你认同几个? 灭亡原因: 1、统治集团腐朽,政治制度落后,权力分散: ①世家大族势力膨胀,严重危害中央集权,东晋皇权从一开始就非常弱小,形成了所谓&ld
晋朝时有外星人坠落? 1.病已当立】 汉孝昭帝元风三年正月,汉王朝发生了两件灵异事件: 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 泰山是当时天子进行封禅、祭祀的地方,对于
晋朝时有外星人坠落? 1.病已当立】 汉孝昭帝元风三年正月,汉王朝发生了两件灵异事件: 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 泰山是当时天子进行封禅、祭祀的地方,对于
西晋的腐朽统治和混战,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粮吃,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成群结队到别的地方逃荒。这种逃荒的农民叫做“流民”。 公元298年,关中地区闹了一
军事世兵制西晋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世兵制。晋武帝颁布去州郡兵及封国制,并任众王都督诸州军事。东晋兵制袭用世兵制,并以募兵制补充兵力。由于中央衰落,军力外重内轻,地方方镇较不受朝廷管辖。谢安为了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