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Posted 国家
篇首语: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初中历史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初中历史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考点: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一、亚非拉的奋起
1、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度的独立:1947年、英国殖民统治被迫承认印度独立,但实行印巴分治;遗留的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为印巴争夺冲突埋下隐患
(2)振兴:印度发展较快;韩国、新加坡成为现代化国家
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概况:二战后,从北非最先开始
(2)埃及的独立:1952年,纳赛尔;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
(3)非洲独立年:1960年,17个国家独立
(4)纳米比亚的独立:1990年,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9年,卡斯特罗,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2)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1999年
二、动荡的中东地区
1、战火频仍的中东
(1)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概况:1948年以色列建立,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矛盾尖锐起来
(2)四次中东战争:1948—1973年
2、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原因: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世界列强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②历史、宗教、种族的因素
(2)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阿拉法特、拉宾和佩雷斯为中东平的努力
JC备考建议
本考点试题呈现方式多是选择题和简答题,复习时注意印巴分治以印巴冲突的根源、埃及独立领导人及收回苏伊士运河、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的意义、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东动荡原因即为和平努力的代表人物等。
JC高频考点标准解题
——知道怎样考
例解1(2005年南宁市中考题)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标志是()
A.利比亚独立B.苏丹独立C.纳米比亚独立D.埃及独立
【考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通过回顾课本知识,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
【解答】C
【评注】对于此类陈述式选择题,回顾课本知识即可解决。
例解2(2004年安徽省中考题)在拉丁美洲,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古巴B.巴拿马C.巴西D.海地
【考点】古巴革命。此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思路】通过回顾二战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史实,可知在拉美地区,古巴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就很容易解决此问题。
【解答】A
【评注】对于此类陈述式选择题,回顾课本知识时,辨析可知古巴是拉美地区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例解3(2004年山东省模拟中考题)英国人在巴勒斯坦地区支持复国主义运动,从世界各地陆续迁往巴勒斯坦地区的是()
A.阿拉伯人B.犹太人C.日耳曼人D.腓尼基人
【考点】中东民族冲突。本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思路】通过回顾课本知识就可解决。
【解答】B
【评注】对于此类题,回顾基础知识可解决,也可通过常识性的知识予以解决,中东地区就是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的冲突。
例解4(2005年黑龙江省模拟中考题)他的一生都在和以色列作坚决的斗争,他曾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第一位代表在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致辞,并因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而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他是()
A.拉宾B.佩雷斯C.阿拉法特D.克林顿
【考点】阿拉法特。本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思路】回顾课本知识可知,和以色列作坚决斗争只能是阿拉法特。
【解答】C
【评注】对于此类题,抓住关键字句后再分析就可解决。如本题的关键字句是“一生都在和以色列作坚决的斗争”,在分析选项,只有阿拉法特符合题意。
JC考点突破考题预测
——圈定重点题
一、基本题
1.“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关于这句话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这是印度领导人尼赫鲁说的
B.“结束厄运”指的是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这是印度领导人甘地在印度独立时说的话
D.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终于赢得独立
2.二战后在亚洲有这样一些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现代化国家。你认为这些国家最有可能是()
①印度②中国③韩国④新加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自独立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一直比较紧张,时有冲突。你知道其根源吗?()
A.两国社会制度不同B.苏美在这一地区的争夺
C.两国都想称霸南亚地区D.英国对印度独立实行分治政策
4.你认为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最先是从_______________展开的?()
A.南非B.西非C.东非D.北非
5.你能看出下列连线的错误吗?请选出来()
A.尼赫鲁——印度独立B.纳赛尔——埃及独立
C.卡斯特罗——古巴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非洲独立年
6.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都看作是自己的“圣城”的一个中东城市是()
A.耶路撒冷B.开罗C.德黑兰D.巴格达
7.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获得巴勒斯坦地区“委任统治权”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苏联
8.1948年,在中东地区,有一个由犹太人建立的国家诞生了。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
A.以色列B.巴勒斯坦C.巴基斯坦D.埃及
9.对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争夺的实质问题,有下列四种说法,你支持哪种说法()
A.以色列建国问题B.巴勒斯坦建国问题
C.领土争端D.水资源问题
10.关于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你认为有哪些?()
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世界列强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历史、宗教、种族的因素
③巴勒斯坦建立何种社会制度之争
④耶路撒冷的归属之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综合创新题
11.试一试,阅读下列材料,解决相关问题
某运河1914年建成通航,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该运河主权国政府一位领导人曾经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
(1)你能说出材料中的“运河”指的是什么运河吗?
(2)你认为该运河的主权应属于哪个国家?但历史上一直被哪个国家控制?
(3)请你告诉我,70年代后期,该运河的主权国陆续收回了运河区什么权力?什么时候收回了运河全部主权?
12.再试身手,阅读材料,解决相关问题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决议》。……决议规定,1948年8月1日前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独立国家:一个是犹太国,面积1.5万平方千米,……其中犹太人49.8万,阿拉伯人40.7万;另一个是阿拉伯国,面积1.1万平方千米,其中阿拉伯人72.5万,犹太人约1万;两国在经济上实行联合,“圣城”耶路撒冷及郊区由联合国管理。据此,占人口总数不足1/3的犹太人将占有巴勒斯坦全面积的56%,而当时犹太人只占巴勒斯坦面积的6%。
——孙颖、黄光耀主编《世界当代史》
(1)你认为材料中决议内容完全实现了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你对上述决议有什么看法?
13.看图回答问题:
(1)你能认出他是谁吗?你知道他为中东地区的什么事情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吗?
(2)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
14.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并尝试为其和平进程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考点42: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一、基本题
1.C2.B3.D4.D5.D6.A7.B8.A9.C10.B
二、综合创新题
11.(1)巴拿马运河。(2)巴拿马;美国。(3)巴拿马逐渐收回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权力。1999年底,巴拿马最终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12.(1)没有。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迟迟没有建立起来。
(2)上述决议是美英等国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产物,在美国等国的偏袒下,以色列侵占了阿拉伯人的大量土地,造成严重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直到目前看不到冲突结束的迹象。
13.(1)阿拉法特。中东和平进程。(2)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世界列强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②历史、宗教、种族的因素。
14.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欧、亚、非三洲各民族迁移的通途,东西交流的要道,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地区。苏伊士运河沟通三大洲,此处还是世界石油宝库。因此,中东地区交通地位重要,战略地位重要,经济价值巨大。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是大国插手地区事务,使领土争端问题严重;历史渊源较深,有当地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等;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对于合理化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参考
历史叙事的双重反转(代译序)美国革命的影响无远弗届。它的发生和胜利不仅是十多年后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和海地革命的先声,也成为20世纪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启迪和鼓舞。多少争
万隆会议——亚非国家团结的历史性盛会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与亚非各国有关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万隆会议。万隆会议的召
世界古代史亚非文明、欧洲文明、亚洲文明新航路开辟、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和二战后亚非拉振兴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殖民扩张—血腥的资本积累:美洲、非洲、亚洲印度,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印度反英大起义、拉丁美
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由缅甸、印度等五国发起,邀请阿富汗、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
亦称“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二十九个亚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它是亚非两大洲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压迫和奴役的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
一、学生运动对近代史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其独特的启蒙性和开创性独立于第一次历史巨变与第二次历
一支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亚非万隆会议召开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因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而得名。它是亚非国家首次在没有西方大国和苏联参加下自行召开的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国际盛会。到19
历史百科 1955年4月18-24日万隆会议与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1955年4月18-24日万隆会议与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24日召开于印度尼西亚万隆,故名。又称亚非会议。亚非国家在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条件下所举行的首次大型国际会议,旨
(1)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勃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
积极影响:郑和下西洋后,亚非各国纷纷遣使与中国通好,进行贸易;郑和远渡重洋,增进了中国对亚非国家和地区人们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了解,丰富了海外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2消极影响:明政府”厚往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