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 不可不知的英国教会历史
Posted 知
篇首语: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国历史 不可不知的英国教会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国历史 不可不知的英国教会历史
不可不知的英国教会历史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隔了一条英吉利海峡,又离早期欧洲的政治中心罗马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很多事情在英国的发展与在欧洲大陆的发展就有相当的差距。
英伦三岛最早有克尔特人住在上面,与法国的高卢人可能原是同一族。据考证,他们就是当时从方舟里出来的挪亚其中一个儿子雅弗的长子歌篾的后裔。他们从中欧洲一直迁到法国,有漂洋过海到了今天的英伦三岛,这个歌篾人在法国那一带被称高卢人,在英国就被称为克尔特人(Celt)。这些人本来是很彪悍的,而且有很多异教崇拜,他们异教的风俗,最出名的就是万圣节——到了十月底,阴阳界的门被打开,鬼魂出动的日子;当然,这个节日已经被天主教改成纪念殉道圣徒的节日了,而如今更是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变装日。今日克尔特民族残留下来的最出名的古迹就是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很可能是他们观察天象,祭祀的场所。
罗马帝国兴起时,凯撒大帝在回罗马夺权之前,曾经在高卢呆了五年,那一段时间,他就去征服了今日的英国,把克尔特人赶到了北边;因为那是罗马帝国的领地,所以福音也就传到了岛上。显然,一些基督徒暗中在聚会,就像在其他罗马帝国的领地上一样。到了君士坦丁大帝统一了罗马帝国,他的后继者又在短期内建立了今日的天主教,和教皇系统的时候,那时候英伦三岛还是有些置身事外的。所以,那里的福音会比其他地方的福音纯正一些。在公元第五世纪的时候,爱尔兰出了一名很著名的人物,就是圣帕特里克(Saint Patrick)。如今欧美流行的圣帕特里克节(Saint Patrick\'s Day),那一天,小孩子去上学都要穿绿色的衣服。据说是因为圣帕特里克传道的时候会用地上的三叶草来解释三位一体的教义,所以现在大家用绿色来纪念他。圣帕特里克为主大发热心,带领许多的人归信基督,将各族所残留下来的异教风气扫除一空。圣帕特里克死后,还有很多人效法他的榜样,继续热心传道,所以有一阵子,比较纯正的福音是从英伦三岛反传回欧洲大陆的。后来的天主教廷把圣帕特里克算为他们的圣徒,其实圣帕特里克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欧洲大陆,就在圣帕特里克前后,罗马帝国势微,被野蛮人入侵,所以就把在英国的防军撤走了。日耳曼民族的各支不但南下,向罗马帝国进攻,其中有几支就乘虚而入,来到了英伦三岛,主要就是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所以今天的英国人也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这些其实是日耳曼民族的,后来居上。当时被称为野蛮人的日耳曼人不但把罗马的建设都给拆得差不多,并且克尔特人又再次被赶到了北边,还有西边的爱尔兰去。英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种族战争,就是因为这些民族之间的历史渊源。我们所熟悉的亚瑟王,圆桌骑士的故事,都是从这段历史中出来的。英伦三岛当时分割成很多小的领地和郡主。
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了,罗马教廷的势力却伸张起来。他们派人去英伦三岛去传道,让那里的人归顺罗马教廷,但传道的时候不能用拉丁文,所以英国从很早就有一部分圣经被翻译成英语了。以后英国还经过了不少波折,过了不久北欧的海盗王权入侵了这一块地方,在这个地方称霸作王。但其中有一个年轻有为的王,阿尔弗烈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他所立的法律是根据旧约的十诫和圣经的律法来定的,他鼓励大家读新约圣经的四福音书,将它们翻译成英语;并且为英国老百姓编写共同的历史,他实行很多改革,完善各样制度,把英国建立成了一个实际意义的王国。这个王国,在公元头一千年里面,她的历史文化和福音的发展跟欧洲大陆有很大的不同。后来,英国为什么又回头归顺了罗马教廷的势力呢?这与从法国打过海峡的非常有名的“威廉征服者”有很大的关系,他不但把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带到英国,而且他出征之前已经向教皇做了承诺,将来要把英国收归教皇的势力底下。他就是英国所谓诺尔曼王朝的开始。
这些综错复杂的关系,我们必须稍微有些了解,才会明白后来英国的皇室和欧洲的皇室有这么多的裙带关系。而且英国人的血统,直到今天还有很强的北欧血统、日耳曼血统、法国血统,还有最早的克尔特人血统。我们今天称美国为民族的大熔炉,其实早年的英国也是很多民族的熔炉,他们许许多多的内战,也是由此而起。血统、文化在他们头一千年的历史里面有这么多的交替更迭,无形中也促使了英国人对外来文化,有很大的吸收力。他们整个的态度、思想都要比整个欧洲大陆的人民来得开放和勇敢。到了11世纪的时候,欧洲开始有大学在各处兴起。最早的大学是在意大利的萨拉罗,成立于1060年,英国人也不甘示弱,在1140年成立了牛津大学,1200年,成立了剑桥大学。这两个大学都比巴黎大学成立得早,可以看到当时那些盎格鲁-撒克逊人在知识文化方面的追求并不落后于欧洲人。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许多的文明都被糟蹋,那时候僧侣院成为了保存文化的地方。大学一兴起来,当然就给欧洲的文化教育带来一番新的气象。当时罗马教廷只允许大家用一个版本的圣经,就是公元第五世纪的时候一个拉丁文的译本(Vulgate)。如果要接受教育,就必须要学习拉丁语,除了圣经之外,也没有更多别的书籍可以念。但是大学的建立,引进了很多外来的知识,从希腊哲学到阿拉伯世界的天文历算。这些外来的知识与圣经所讲的进行对照,人们发现其中有很多不同的观点。面对这种情况,出现了两派的学说,其中一派的学说占了上风,被罗马教廷所采纳,就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他的学说承传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天文思想——地心说,就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还有几大行星这一家老小都围着地球转。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阿奎那的思想是以当时所流行的科学为基准,以圣经的道理为辅,将其融合在一起的。这一派的学说成为了罗马教廷的官方学术立场。尽管阿奎那的学说成为了权威,但是在英国牛津却有一位教师与他持相反的思想——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他认为我们应该以圣经为准,而不应以别的思想为准。不但如此,他还有一个立场,就是根据圣经来驳斥教皇甲天下的权柄。他对于罗马教廷从阿奎那思想那里收编的许多哲学和异教思想非常不赞同;他认为,圣经是神的话语,是唯一的根基。
这些历史让我们看到,尽管英国被欧洲王朝的势力所笼罩,在罗马教廷的权威之下是不允许有从前所翻译出来的英文圣经,但是在这块土地上,显然有不一样的空气弥漫着。等岛上的雾散了之后,从这里会带来对将来世界怎样的影响呢?当初是谁也料想不到的,却是你我站在其中的。
相关参考
美国「智谋者」网站11月15日发表题为《英国最差的国王是怎样催生资本主义的》的文章,作者为西蒙·康斯特布林,编译如下:里沃修道院教堂是来自法国克莱尔沃修道院的西多会修道士于1132年兴建的,一直使用到
他在历史上被公认为忏悔者爱德华。他是一个一生神圣的人,死后被教会承认为圣徒,并被称为“忏悔者”。他于1161年被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封为圣徒,被英国教会、英国圣公会和天主教会称为国王、婚姻问题和分居配偶的
那不是宗教。政治上亨利八世要离婚,而教皇拒绝了离婚。国王决定,他将建立自己的教堂,在那里他可以与合法的妻子离婚并与女友结婚。他还知道,如果他能够没收英格兰的教堂财产并将其出售给他的亲戚,他将大有裨益。
基督教 问-英国基督教协进会是个什么组织,它成立于何时,有哪些教会组织参加了进去-
问:英国基督教协进会是个什么组织,它成立于何时,有哪些教会组织参加了进去?答:英国基督教协进会(BritishCouncilofChurches)是英国基督教跨会派的合作组织,协调各会派的传教工作和其
1914年9月威尔士实现政教分离威尔士的固定教会是圣公会,它享有专有的特权,得到国家的财政补助。1914年9月,英国国王批准一项议案,使威尔士和蒙默恩郡的圣公会与政府分离,并剥夺该教会的基金。这项议案
问:英国国教会的一般情况如何?答:英国国教会(ChuchofEngland)是英国的国家教会,起源于公元4世纪基督教初期传入不列颠时所建立的教会和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出现的安立甘宗教会。16世纪,英
亨利八世(1491—1547)是英国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他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对国家政府机构做了全面改革,在欧洲以均势外交政策保障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使英国最终形成为
1783年,对于英国来讲出现了两件大事,第一自个被迫承认美国的独立,第二24岁的小皮特出任大英帝国首相。首先是美国的独立,由于巨大的战争消耗和法西班牙的牵制,英国不得不放弃自个这块殖民地。随后十分沮丧
问:英国的基督教情况如何?答:英国总人口5600多万。主要宗教是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新教圣公会是国教会,教徒27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48%。其次是天主教会,教徒420多万。新教其他教派主要是卫理公会
1902年8月9日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爱德华七世(1840—1910),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1901—1910年在位。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子。早年曾在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和剑桥大学三一学术院短期求学,与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