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Posted 春秋
篇首语: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为了赵国的尊严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的时候,他当上了赵国的大将军,领兵打败了齐国,夺取了阳晋(今山东郓城西),被擢升为上卿。他作战英勇,在诸侯中很有名气。
蔺相如是赵国宦官头领缪贤的门客。
这一年,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玉璧,相传是楚国人卞和在山上风餐露宿,费了好几年工夫才开采出来的,是个无价之宝。这消息传到秦昭襄王耳朵里,他便派人给赵王送去一封书信,说自己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宝璧”。
赵王与上卿廉颇等人商议:“给吧,又怕十五座城池难以到手;不给吧,又怕秦国诉诸武力。”到底怎样处置好呢?主意总是定不下来;想找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一时也无从去找。
缪贤说:“小臣有位名叫蔺相如的门客,胆识过人,可以担此重任。”
赵王问:“你凭什么知道他能担此重任呢?”
缪贤回答说:“我曾经获罪于您,想逃到燕国去。蔺相如却阻止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小臣曾经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上相会,燕王背地里拉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因此,他定会接纳我的。蔺相如却不以为然。他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你当时受到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才巴结你,想跟你交个朋友。眼下你成了罪人,燕国害怕赵国。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定然不敢收留你的,反而会将你绑了送回赵国。到那时,就更难办了。依我之见,不如向大王请罪,也许能够获得宽恕。’我照着做了,果然得到了大王的赦免。所以我十分敬佩他。他不仅是个勇士,而且也有智谋,完全可以出使秦国。”
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说:“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宝璧,可以给他吗?”
蔺相如说:“秦强赵弱,不能不给。”
赵王说:“秦王骗走宝璧,不给城池怎么办?”
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如果赵国不给,理亏便在赵国;赵国给了宝璧,而秦王不给城池,理亏便在秦国了。比较起来,宁可献出宝璧,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说:“谁能出使秦国呢?”
蔺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找不到合适的人,我愿意担此重任。如果城池进入赵国版图,宝璧就留在秦国;否则,我将完璧归赵。”
经过一番慎重考虑,赵王决定派蔺相如捧璧西行。
秦王在章台宫接见了蔺相如,蔺相如将和氏璧献给了他。秦王高兴极了,玩赏得不愿放手。好一阵子后,又把它递给嫔妃和左右侍从观赏。大家都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交割城池的意思,便走上前说:“请大王仔细观察,宝璧虽好,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斑痕,真是美中不足!我这就指给您看看。”
秦王不知是计,便将宝璧交还给他。蔺相如接过宝璧,趁机后退几步,背靠殿上的圆柱,怒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大王遣使送信给赵王,想换取和氏宝璧。赵王当即召集群臣商议。大家都说秦王贪心,仗着他的势力,用十五座城池的空头允诺来骗取宝璧的,打算不给秦国。我认为普通人交往尚且信守诺言,何况大国呢?而且为一块宝璧的缘故,触怒强大的秦国,这是不划算的。赵王这才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到秦国来。为什么这样慎重呢?不过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表示对您的敬意啊!想不到相如作为赵国的使臣到秦国来,大王却在便殿接见我,显得十分傲慢,不讲礼节。拿到宝璧后,又把它交给嫔妃弄臣玩赏,而且根本没有交割城池的表示。迫于无奈,我只有取此下策,重新拿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相如宁愿身死玉碎,以报效赵王。”
说罢,便举起和氏宝璧,斜视着柱子,做出就要撞击的样子。秦王深恐人亡璧碎,就婉言表示歉意,召来主管大臣,察看地图,指点着有关的地理界限对蔺相如说:“从某处至某处的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
蔺相如识破秦王的欺骗手段,对他说:“和氏璧是天下人公认的宝物,赵国不敢不献。我奉使以前,赵王斋戒了五天,现在您也要这样,并在朝廷上设‘九宾’之礼,我才敢献上。”
秦王估计难以强夺,便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安排他们一行在广成宾馆住下。当然,这只是一个缓兵之计。
当天夜里,蔺相如便派遣他的亲信随员,换上粗布衣服,化装成百姓模样,抄近便小路,将宝璧送回了赵国。
秦王斋戒之后,在朝廷上举行隆重仪式,延请赵国的使臣。蔺相如应约上殿,理直气壮地对秦王说:“贵国自从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多位国君,不曾有一位能坚守信约的。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王的重托,所以早就派人揣着宝璧从小路回赵国去了。再说,秦强赵弱,日后大王只需派一位使者到赵国索取,何愁赵王不立即着人捧璧西来?现在,凭着秦国的威势,如能先割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王难道敢留着宝璧而触怒大王的威严吗?我自知欺骗大王罪该处死,就请您治我的罪吧!不过,还希望您和大臣们仔细商量这件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有的侍臣主张处死蔺相如及其随员。秦王说:“现在晚了,就是宰了他也得不到宝璧,反而断送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好好地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吧。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宝璧的缘故就得罪秦国吗?”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贤臣,任命他做了上大夫。
这件事情后来不了了之。秦国不曾交割城池,赵国也没有献出宝璧。
可是秦昭襄王一直耿耿于怀。
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秦国发兵攻取了赵国的石城(今石家庄市西南)。第二年又进兵赵国,杀死了两万多人。事后,秦王派使者通知赵王,愿意两国修好,并约定在黄河以东的渑池会盟。赵王知道秦国不怀好心,想不去参加。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懦弱和胆怯。”
周赧王三十六年,赵王应约赴会,蔺相如陪同前往。廉颇送到边境上,同赵王诀别时说:“大王去后,估计行程以及会见的礼仪完毕后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后不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打消秦国借此要挟的企图。”
赵王答应了。
在渑池的盟会上,秦王乘酒兴正浓时对赵王说:“听说赵王精通音乐,请弹个曲儿,给大伙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命人将瑟抬了上来。
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忍气吞声勉强弹奏一曲。
这时,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认为这是对赵国的莫大侮辱,非常愤慨,立即走上前对秦王说:“赵王也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上瓦缶(fǒu,古代一种瓦质打击乐器),让秦王给大家敲敲,相互娱乐。”秦王勃然大怒,厉声拒绝。这时,蔺相如急步上前,跪在秦王面前,捧着瓦缶请秦王敲击。秦王不肯,蔺相如愤怒地说:“现在我们相距只有五步,我的颈血可以飞溅到大王的身上!”
秦王的卫士拔出刀来,蔺相如双目怒瞪,大声呵斥,吓得侍卫们不敢动手。秦王这才很不情愿地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立即回头招呼赵国史官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看到此种情形,甚为不快,挑衅地说:“请赵国献出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针锋相对地说:“请秦国用秦都咸阳为赵王祝寿。”
就这样,直到宴会结束,秦王始终没能占到便宜。
秦王考虑到赵国早有大军驻扎在边境地区,真的动起武来,恐怕难以取胜,便对秦国大臣们喝道:“今天是两国国君欢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会盟结束后,因为蔺相如为国家立了大功,赵惠文王任命他为相国,地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对此很不服气,私下里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的大将,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蔺相如只不过动动嘴皮,倒爬得比我高;再说,他出身卑贱,资历短浅,在他之下,我感到羞辱。”并扬言:“有朝一日,我要是碰到他,定要出出这口气。”
蔺相如知道后,便避免同他正面接触。每逢上朝议事,往往托病在家,不愿同廉颇一争地位高下。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望见廉颇来了,便掉转车子回避。
这时,蔺相如的门客有些忿忿不平,责怪蔺相如过分胆小怕事,对他说:“我们远离亲人来投靠您,只是因为仰慕您的崇高品德。如今您和廉将军同朝做官,他蛮横无理,而您却惧怕他。这种处境,就是平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赵国的相国呢?我们接受不了,请让我们回去吧!”
蔺相如执意挽留他们,并对大家说:“诸位说说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
门客说:“当然是秦王。”
蔺相如说:“秦王威势逼人,我都敢在殿堂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惧怕廉将军吗?我想,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加兵于赵,就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个人。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之所以一再避让,就是以国事为重,而不计较个人的私怨!”
这些话传到了廉颇耳里,他深受感动,心里十分愧疚,便赤着上身,背负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并诚恳地说:“我是个没有见识、气量狭小的人,哪里知道您心胸博大,如同天地一样,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
两人和好如初,后来还成了刎颈之交。
长时期内,秦国不敢攻打赵国。
相关参考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文章。以廉颇和蔺相如为主线,讲述在战国时代末期,秦国和赵国的故事,文中重点突出了廉颇和蔺相如合力挽救赵国的来龙去脉。这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分为几个不同...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文章。以廉颇和蔺相如为主线,讲述在战国时代末期,秦国和赵国的故事,文中重点突出了廉颇和蔺相如合力挽救赵国的来龙去脉。这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分为几个不同...
战国大将廉颇,大家都知道他和蔺相如之间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那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也就是今天要说的肉袒负荆的故事。这个故事究竟讲了些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廉颇和蔺相如他们的性格是怎样的。下面具体来说说廉颇的性
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是怎样的? 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负荆请罪的过程是什么?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是怎样的? 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负荆请罪的过程是什么?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与蔺相如最终结局如何?课本上肯定没告诉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历史课本上,我们学习过负荆请罪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春秋战国四大战神之一,其虽然打仗没有白起、李牧的善变和雷霆手段,但也创造了一生百战无一败绩的辉煌成绩,也不愧于四大名将的头衔。而其为祖国赵国服务了大半辈子,也是一个十分忠勇的老将,但是其在晚年的...
相信只要一提起廉颇,大家想到的几乎都是负荆请罪这类的故事吧,总之廉颇和蔺相如这个人就是脱不开关系就是了。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就不是这些已经听腻了的故事,而是关于廉颇的有趣的小故事。 在民间,很多村
相信只要一提起廉颇,大家想到的几乎都是负荆请罪这类的故事吧,总之廉颇和蔺相如这个人就是脱不开关系就是了。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就不是这些已经听腻了的故事,而是关于廉颇的有趣的小故事。 在民间,很多村
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色小吃,特色小吃一般都是当地最好吃的东西之一,要是到一个地方旅游,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特色。不过大多的特色小吃背后都会有一段故事,当然和历史人物相关的小吃还是挺多的。比如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