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无忌矫诏杀晋鄙
Posted 春秋
篇首语: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无忌矫诏杀晋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无忌矫诏杀晋鄙
无忌矫诏杀晋鄙
魏国信陵君无忌与赵国平原君赵胜,都以品德高尚,能急人之难闻名于世;两人又是亲戚关系,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
周赧王五十七年(公元前258年),秦军围攻邯郸,赵国眼看就要灭亡。
赵孝成王和相国平原君商量后,决定派使臣到魏、楚两国去求援。魏安厘王得到消息后,派大将晋鄙领兵10万前去救援赵国。就在这时,秦昭襄王遣人威胁魏王说:“魏国如果派兵去救赵国,秦国就先调兵来攻打魏国。”
魏王被吓唬住了,连忙通知晋鄙在赵魏交界的汤阴(今河南汤阴)扎营,以观动向。
赵国派往魏国求救的使者去了一个又一个,始终没有满意的答复。于是平原君写了一封信给魏国相国信陵君,请他看在他姐姐的情分上,立即发兵来救邯郸几十万人的性命。信中说:“我赵胜之所以与您结为姻亲,只是因为仰慕您的侠义,在关键时刻能够急人之难。现在邯郸危在旦夕,却不见魏国发一兵一卒,这是‘义士’应有的举措吗?您即便看不起赵国,也该看您姐姐的情面啊!”
其实,这哪里是信陵君的过错。早在听到邯郸被围的消息后,他就不止一次地请求魏王发兵救赵;又恐自己说的话不起作用,还托人去劝说过魏王,但都没有结果。
信陵君急得束手无策,只好孤注一掷。他以自己的门客为核心,组成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准备去邯郸与秦军拼命。
临行前,信陵君去找好友侯嬴(yíng)。侯嬴本是看守魏国国都大梁东门的小官,年纪七十多岁了,家里很穷。信陵君听说他有见识,曾亲自把他接到家中当贵客招待,又常到东门去和他商讨事情,他也很感激信陵君对他的尊重。信陵君一方面向他辞行,一方面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没想到他一改往日的态度,见了公子只是淡淡一笑,冷冰冰地说了一句:“公子好自珍重,恕我年老力衰,不能为您效命了。”说罢,拱拱手就走了。
信陵君只得领着他的队伍上路。他边走边想,总觉得有些蹊跷:“这哪里是往日的侯嬴呢?莫非其中有奥妙?”于是调转马头,再次去见侯嬴。
侯嬴笑着说:“我知道公子还会回来的,不会怪我吧!”他捋着胡须,顿了一下接着说:“您就凭这几百号人去同秦国十万大军拼命,岂不是拿肉去喂虎吗?这不但救不了赵国,反而是白白送死。”
信陵君长叹口气说:“我也知道没有什么用处,只是拼着一死,表表我的心意罢了。”说完,跳下车来,避开左右侍从,向侯嬴仔细询问破秦的计策。
侯嬴悄声说道:“听说大王有位名叫如姬的宠妃,对吗?”
信陵君点点头说:“是的!”
侯嬴接着说:“当初她的父亲被人害死,多亏您的门客为她报了杀父之仇,为此,她感激涕零,总想找个机会报答公子。听说大王的兵符就在如姬的卧室里。若得如姬相助,准能盗得兵符。有了它,事情就好办了。您夺了晋鄙的兵权后,以十万之众,与秦国的大军拼杀,不比拿几百人去送死好得多吗?”
信陵君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夸说这是一条妙计。
他感激地说:“若不是先生指点迷津,无忌将死无葬身之地!”
侯嬴说:“还有一事令我担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晋鄙接到兵符后,执意不肯交出兵权,您打算怎么办呢?”
信陵君一时难以作答。
侯嬴说:“我已经为您考虑好了。请公子注意,你夺兵权的时候决不能心慈手软,必须果断地将晋鄙杀死。我的朋友朱亥,是魏国有名的勇士,在街上卖狗肉。您可以带他前去。若是晋鄙推三阻四,就让朱亥来对付他!”
听了这话,信陵君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侯嬴忙问:“公子害怕了吗?”
他擦了擦眼泪,叹了口气说:“晋鄙是魏国老将,对国家有功,与我无仇无怨,我实在不忍心加害于他啊!”
侯嬴说:“公子仁慈,尽人皆知,但为了大局,也只能如此了,请不必难过。”
信陵君听了侯嬴的话,就派人去造访如姬,说了信陵君的打算,果然得到了她的热心帮助,一切都像预料的那样,进行得十分顺利、神速。
不几天,信陵君带着朱亥等人到了晋鄙的军营。他假传魏王的命令,并出示兵符,要晋鄙交出兵权。
晋鄙大吃一惊,心想:“自己并无过错,大王为何夺我兵权?莫非其中有诈?这兵符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他犹豫不决,半晌,才回答说:“我奉命率领十万大军屯驻边境,事关国家命运。今公子轻车前来代将,又不见大王诏令,是何缘故?”
信陵君道:“我只是奉命行事,究竟是何缘故,将军日后见了大王自会明白。”
站在一旁的朱亥见晋鄙疑神疑鬼,早就忍不住了,断定他决不肯轻易交出兵权,于是急步上前,怒目圆睁,喝道:“兵符已合上了,救兵如救火!谁还跟您消磨时间?”说完,便从袖中抽出40斤重的铁椎,把晋鄙打死。
军中诸将,一向敬重公子侠义,如今见他杀了晋鄙,又有虎符在手,谁敢不听号令。
信陵君接管兵权后,立即下令全军:“父子同在军中的,父长可以退役;兄弟同在军中的,弟弟可以退役;独生子一律遣散回家供养父母。”
信陵君经过一番整顿,挑选了8万精兵,浩浩荡荡向邯郸进发。
秦王做梦也没想到魏军敢来救援,又来得如此突然,心中不免慌乱。这时,平原君又率领赵军从城中杀将出来,再加上楚国援军的配合,三方夹击,秦军大败,解除了邯郸之围。
赵王亲自到郊外劳军。一个叫唐雎(jū)的门客悄悄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讲过,世上的事,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却的,有不可以不忘却的。”
信陵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所指的是什么事情,便问道:“这话怎么讲?”
唐雎说:“人家厌恶我,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我厌恶人家,却不可以让人家知道;人家有恩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有好处给人家,就不可以不忘记了。你如今杀了晋鄙,解了邯郸之围,这是莫大的功劳。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来迎接你,希望你见到他后,千万要忘掉自己的功劳啊!”
信陵君听了这番话,对唐雎肃然起敬。他诚恳地表示:“无忌深深感谢先生的教诲。”
窃符事发后,魏王十分恼怒。信陵君不便回国,就在邯郸长期住了下来。
后来,魏国传来消息:侯嬴就在公子到达晋鄙大营的那天,面向北方自杀,以死报答公子对他的厚爱。信陵君不禁失声痛哭,在场的门客也跟着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秦国又分兵两路攻打魏国。魏王一连打了几个败仗,只好下令赦免信陵君的罪过,并且派使臣捧着印信去迎接他回国当相国。信陵君在赵、韩、燕、楚四国的支援下,在陕州(今河南陕县)和华州(今陕西华阴)打败秦军,把秦军赶到了函谷关以西。
相关参考
窃符救赵 公元前259年,秦军包围了赵都邯郸。魏、楚谋划救赵。魏王派晋鄙率十万大军援赵。晋鄙进驻汤阴,因为害怕秦军不敢前进。公元前257年,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串通了魏王的宠妃如姬,盗出魏王的虎符
春秋战国四大公子是谁?战国四公子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前243年),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
年龄战国人物本名:晋鄙所处时期:战国时期民族族群:中原族作古时刻:公元前257年国籍:魏国职业:将领晋鄙人物平生率军救赵晋鄙是战国时期魏国将领。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已经在长平之战中大
本名:晋鄙所处时代:战国时期民族族群:华夏族去世时间:公元前257年国籍:魏国职业:将领晋鄙——战国时期魏国将领 晋鄙(?-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有“嚄唶宿将”之称。公元前257年,秦
嚄唶宿将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是关于信陵君如何窃取兵符来救赵国的故事。在信陵君得知魏安釐王下令,让晋鄙带领的军队停止前进,不打算去救援赵国,这件事情让信陵君感到十分的焦虑,正当他毫无办法的时候,侯
嚄唶宿将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是关于信陵君如何窃取兵符来救赵国的故事。在信陵君得知魏安釐王下令,让晋鄙带领的军队停止前进,不打算去救援赵国,这件事情让信陵君感到十分的焦虑,正当他毫无办法的时候,侯
该成语出自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信陵君,即魏无忌)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
魏无忌与长孙无忌有关系吗 魏无忌与长孙无忌的联系出自一副对联。上半联是: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下半联是: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副对联至今有两种说法。
魏无忌,魏国第五个国君昭王魏遫的幼子,安釐魏圉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十九年(前277年),昭王去世,安釐王登位。第二年,他根据昭王遗愿,赐封无忌为信陵君,食邑信陵(今河南宁陵西)。这一年,魏人范雎逃往秦
春秋战国人物中文名:魏无忌别号:信陵君国籍:魏国死日期:公元前243年职业:政治家、军事家重要造诣:名震世界,诸侯不敢谋魏十余年窃符救赵,两破强秦代表作品:《魏令郎兵书》职位:战国四君子之首官位: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