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如何评价邹忌?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

Posted 春秋

篇首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如何评价邹忌?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如何评价邹忌?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

邹忌,齐国人。他是哪年生人,今已难以确指。当他走上社会、入仕为宦的时候,已是田齐第二代君主桓侯田午君临齐国了。

桓侯四年(前371),魏国与秦国联手,东西夹击韩国,韩国独力难支,急忙向东方大国齐国求救。桓侯决定出兵支援,但对于何时出兵救韩好,一时拿不定主意,遂召集群臣会商。邹忌却认为早出晚出都不妥,从齐国利益出发,应利用秦、魏与韩交战,无暇东顾之际,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的主张遭到大臣段干朋的反对。此人认为,若齐不援韩,韩力战不支,就会倒向秦、魏一边,如此,于齐国十分不利,应马上出兵援韩。两人争执不下。这时,大臣田臣思发话了,他分析了列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指出秦、魏攻韩,楚、赵决不会坐视不救,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原地区再出现一个强大的魏国,也害怕秦的国力进一步强化,故韩国不会亡国,而一旦秦、魏与韩、赵、楚打起来,不仅给了齐国发展的时机,且交战国必定会不同程度的削弱,这对齐国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齐桓侯觉得邹、田二人言之有理,遂口头上答应了韩国的请求,实际上却按兵不动。时局的发展果如邹、田二人所说的那样。

邹忌锋芒初露,然在桓侯朝,却始终未受重用。

桓侯死,其子田齐即位,是为威王。齐威王嗜好歌舞音乐,宫中一天到晚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美女伎儿歌舞不休。威王自己也是位鼓琴高手,鼓起琴来如痴如醉。沉浸在靡靡之音中的威王,把国家大事抛到九霄云外。当时的齐国政治腐败,百弊丛生,国力衰弱,已成为列国侵略的对象。

威王元年(前356),韩、赵、魏联兵攻齐。六年(前351),鲁国攻齐,克阳关(今山东泰安南);三晋也在此年再次联手攻齐,兵锋及于博陵(今山东茌平西北)。七年(前350),卫国攻齐,克薛陵(今山东阳谷东北)。九年(前348),赵国攻齐,克鄄邑(今山东鄄城北)。齐国软弱可欺,连鲁、卫这样的小国都敢对齐用兵,且战无不克。

军事上的一连串惨败并没有使齐威王幡然悔过。

邹忌坐立不安,深为齐国的命运担忧。他想劝谏威王从靡靡之音中清醒过来!但威王已不愿朝见大臣,何以进言?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妙计。一天,邹忌来到宫门前,让人奏告威王,说他练了一手好琴,想敬献大王。威王大喜,传令邹忌入宫。为了显示自己的琴技,威王把邹忌安排在一间房子里,自己在隔壁鼓琴,正鼓得起劲,邹忌推门进来,大声嚷道:“妙哉!妙哉!”威王的兴致被打断,勃然不悦,把琴一推,抓起宝剑,厉声喝斥:“你连寡人的鼓琴姿势都没看见,就信口开河,阿谀奉承!”邹忌不慌不忙地说:“臣对琴音琴理略知一二。大弦音调低沉如春风般温和,象征国君;小弦音调明晰,象征国相;琴弦重重地按下而又舒缓地放开,象征政令;轻重和谐,大小相辅,曲折婉转而互不干忧,象征四时。故此,臣知道大王鼓的琴极妙。”威王高兴地说:“爱卿原来懂得音乐。”“臣岂只是谈论音乐。”邹忌不失时机地说,“治国安民之道也在其中。”威王一听邹忌把话题扯到他最讨厌的事情上,又不高兴了,道:“治国与鼓琴,风马牛不相及,怎能扯到一块?”邹忌说:“如前所述,大弦象征国君;小弦象征国相;弦重象征政令;轻重、大小和谐,象征四时。音声回荡而不敌,国家昌明;持续不断,国运久长。故能调好琴音,也能治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没有比调理五音的道理更明白的了。”威王终于折服了,扼腕称善。

在邹忌及大臣们的劝谏下,威王终于振作了起来,励精图治,匡失救弊,成为一代名君。

邹忌以琴讽谏威王后三个月,被威王拜为国相,襄理政务。但朝臣淳于髡等人对这位骤至富贵的国相颇看不起,相约以微妙的言词捉弄一下邹忌,给他个难堪。一天,淳于髡等人去相府拜会邹忌,神态颇为傲慢,不把邹忌放在眼里。邹忌像是小媳妇见了婆婆,恭敬地请淳于髡大人指教,样子很是卑下。“髡有一个不太高明的想法,愿向先生求教。”淳于髡道。邹忌说:“恭听教诲。”淳于髡道:“事君之礼周全无失,身名可以两全;事君之礼不周,身名俱亡。”邹忌说:“恭敬地接受指教,永远铭记,不离心目之前。”淳于髡道:“猪油涂在棘木车轴上,是为了润滑。然而,穿过方孔就不能运转。”邹忌说:“恭听指教,甘愿恭敬的在国君左右效命。”淳于髡道:“用胶粘旧弓斡,是为了粘合,然而疏罅隙缝是无法完全弥补的。”邹忌说:“恭受指教,甘愿顺从地使自己附属于万民。”淳于髡道:“狐皮大衣虽然破了,但是不能用黄狗皮来缝补。”邹忌说:“敬受指教,可以谨慎小心地选择君子,不使小人混杂在其间。”淳于髡道:“大车不校正,不能担负正常的载重;琴瑟不调整,不能形成协调的五音。”邹忌说:“敬受指教,应当精心慎重地制订法律以督察奸吏。”淳于髡等人不得不折服了,神态由狂傲变得谦恭。

邹忌不但赢得了威王的信任,也使齐国臣民信服。对此,邹忌洋洋得意。

然而,一起偶然的事件使他幡然省悟。

有一天,邹忌早早起床,准备上朝。临行之前,他对自己的衣冠进行了一番修饰打扮,然后又对着镜子仔细端详。他觉得镜中的邹忌仪表堂堂;高高的个儿,强健的身躯,英俊的面庞,十分漂亮。于是,邹忌怀着好奇的心理询问自己的妻子:“您看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妻子回答说:“当然是您长得漂亮,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邹忌虽然觉得自己仪表堂堂,颇具美男子的风度,但是还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与徐公相比差远了,因为徐公是举国公认的美男子,自己妻子的回答恐怕并不公允。带着疑问的态度又问自己的妾:“你看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没料到邹忌所听到的回答也是自己比徐公长得漂亮。邹忌更加疑惑了。到了第二天,来了一位客人。谈话之间,邹忌想起昨天的事,便向客人提出了自己和城北徐公比美的话题,谁知客人的看法同自己妻妾的看法完全一致。邹忌困惑了。但他仍然不相信妻、妾和客人的回答。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邹忌派人去请徐公来相府做客。第二天,徐公如约而来,邹忌仔细审视,觉得徐公真是世上罕见的美男子,自己实在比不上徐公。为了仔细对比,邹忌还特意走到镜子跟前瞧自己的形象,愈加觉得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徐公走后,邹忌一直闷闷不乐,苦思冥想,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自己的妻子之所以称赞自己而贬低徐公,是因为爱自己;自己的妾之所以称赞自己而贬低徐公,是因为畏惧自己;至于客人之所以称赞自己,无非是因为有求于自己。他们的评价都是言不由衷的啊!他们都是在蒙蔽自己!道理想通之后,邹忌不觉感慨万千。

第二天一早,邹忌入朝进见威王。邹忌这次入朝并不像往常一样谈论国家大事,而是和威王谈起了自己和徐公比美的事情,并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经过向威王叙述了一遍,进而深有感触地对齐威王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大大小小的城市一百二十多座,宫中的妇人没有一个不爱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老百姓没有一个不有求于大王的。如此说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也是够深的了。”邹忌现身说法,使齐威王深受启发。齐威王连忙从王位上走下来,询问邹忌如何才能做到耳聪目明,不受蒙蔽。邹忌回答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于是齐威王下令全国,鼓励国人给自己提意见,并规定:“吏民凡是能够当面向齐王提意见的,受到上等的奖赏;凡是通过上司提意见的,受中赏;凡是在闹市区议论齐王的过失,并且传到齐王耳中去的,可以受下赏。”这道命令下达之初,吏民进谏者络绎不绝,像赶集一样热闹。过了几个月以后,进谏的人数逐渐减少了,不过,不时还可以看到有人入宫进谏。一年以后,大家虽想进谏,但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因为齐威王在广泛听取吏民意见的同时,认真着手加以改正,终于使齐国存在已久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在邹忌的建议下,威王把整治内政的重点放在吏治上,选了两个官吏作为典型,予一奖惩。

这两个官吏一是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大夫,一是阿(今山东阳谷东北)大夫。即墨大夫被众臣视为最坏的地方官,阿大夫被誉为最好的地方官。可威王经过调查,发现情况完全相反。一天,他把两个大夫召到朝廷,当着众臣的面对即墨大夫说:“你到即墨后,常有人说你不好,寡人派人去了解,发现你把即墨治理得很好,黎民丰衣足食,社会秩序良好,府库的积蓄增加,一派兴旺景象。你勤勤恳恳地治理即墨,不会向上级送礼行贿,故别人说你不好。”遂赐给即墨大夫10000户的封邑。威王对阿大夫说:“你到阿地后,常有人为你说好话,寡人派员去调查,发现那里田地荒芜,百姓缺衣少食,话都不敢多讲,只能背后里诅咒。赵、卫蚕食我国领土,你也不去帮助抗击,只会欺压民众,向上司行贿,以求得往上爬的机会,把齐国的风气也搞坏了!”下令把阿大夫以及接受他贿赂为他说好话的几个官吏丢进锅里煮死了。

这一手果然有效,齐国风气为之一变,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齐国成为列国诸侯中最强的国家,多次打败魏、赵、卫,收复了失地,威震天下。

但是,这时在邹忌和大将田忌之间,却发生龃龉。

田忌是齐国名将,他与著名军事家孙膑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大获全胜,写下中国战争史上以奇计取胜的辉煌篇章。邹忌与田忌,一个主政,一个主军,皆名重天下,两位权臣在军国大事上存在分歧是难免的,但他们都未能求同存异,越来越不合,竟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田忌多次设计陷害、排挤邹忌,孙膑也曾为他出谋划策,但都未能得逞。一个叫公孙阅(或作“公孙闬”、“公孙闳”)的奸邪之徒,从中挑拨邹、田的关系,屡屡向邹忌密报田忌是如何如何说他的坏话,然后出些鬼点子,打击、排挤田忌,但屡屡不能得手。一次公孙阅又献计邹忌:“丞相让人拿十金到市上占卜,命那人冒称田忌的门人说:‘我乃田公门人。田公三战三胜,威振天下,欲举大事,吉不吉利?’然后丞相逮捕那人,告发田忌图谋不轨。”邹忌依言而行。田忌闻讯,出奔楚国。

邹、田争斗,最后以邹胜田败而告终。但是,他们的相互倾轧,对齐国却极为不利,削弱了齐国的力量。

邹忌是齐国的功臣,但也难免因为私利做出害人害国的不齿之举。

相关参考

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邹忌是怎么死的

战国时候,邹忌是齐国的大帅哥一枚,而且他除了帅,也是一位在思想上有作为的人,本来可以靠连吃饭,偏偏要用才华。往往有思想的人,在乎的东西也就特别一点,外表什么已经不能束缚邹忌了,他很希望人们看到他内在的

揭秘: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

战国时候,邹忌是齐国的大帅哥一枚,而且他除了帅,也是一位在思想上有作为的人,本来可以靠连吃饭,偏偏要用才华。往往有思想的人,在乎的东西也就特别一点,外表什么已经不能束缚邹忌了,他很希望人们看到他内在的

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是一个是个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的人。  基本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

为何平民邹忌是齐国富强昌盛的关键人物?

邹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被封为“成候”爵位的著名谋士,被世人尊称为“驺子。而且这位“成候”邹忌还被当时战国时期的人当作男子容貌和身高的最高标准。所以个人认为他是战国时期少数以美貌和智慧并重的智者!邹忌一生

为何平民邹忌是齐国富强昌盛的关键人物?

邹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被封为“成候”爵位的著名谋士,被世人尊称为“驺子。而且这位“成候”邹忌还被当时战国时期的人当作男子容貌和身高的最高标准。所以个人认为他是战国时期少数以美貌和智慧并重的智者!邹忌一生

为何平民琴师邹忌是齐国富强昌盛的关键人物?

邹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被封为“成候”爵位的著名谋士,被世人尊称为“驺子。而且这位“成候”邹忌还被当时战国时期的人当作男子容貌和身高的最高标准。所以个人认为他是战国时期少数以美貌和智慧并重的智者!邹忌一生

为何平民琴师邹忌是齐国富强昌盛的关键人物?

邹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被封为“成候”爵位的著名谋士,被世人尊称为“驺子。而且这位“成候”邹忌还被当时战国时期的人当作男子容貌和身高的最高标准。所以个人认为他是战国时期少数以美貌和智慧并重的智者!邹忌一生

历史人物 战国名臣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小人呢

战国名臣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鸣惊人”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听了淳于髡的劝告后,奋发有为,让齐

历史人物 战国名臣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小人呢

战国名臣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鸣惊人”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听了淳于髡的劝告后,奋发有为,让齐

齐国美男大臣邹忌竟然是个阴险毒辣之人

战国时候,邹忌是齐国的大帅哥一枚,而且他除了帅,也是一位在思想上有作为的人,本来可以靠连吃饭,偏偏要用才华。往往有思想的人,在乎的东西也就特别一点,外表什么已经不能束缚邹忌了,他很希望人们看到他内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