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西汉曾利用“刑不上大夫”观念逼死贤相萧望之

Posted 观念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西汉曾利用“刑不上大夫”观念逼死贤相萧望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西汉曾利用“刑不上大夫”观念逼死贤相萧望之

 西汉曾利用“刑不上大夫”观念逼死贤相萧望之

  “刑不上大夫”不仅是古代的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宦官弘恭和石显就是利用这种观念,逼死了萧望之。

  《礼记·曲礼》有云“刑不上大夫”,这并不是说贵族和士大夫犯法就不绳之以法,而是说对此类人不用常规的“法”,这是给他们留面子,也是给国君或者皇帝留面子。怎么处理?有“八议”这一规定,即有八种人犯法,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而是由最高层定夺,要么无罪,要么自裁。

  《周礼·甸师》记载,如果同姓贵族犯死罪,那就找个荒郊野外杀了,省得押赴刑场丢人现眼。

  萧望之是西汉贤相,得罪了宦官弘恭和石显,遭后者陷害。有一次,萧望之的儿子上书汉元帝为父亲辩护,言辞有点过激,弘恭和石显逮住机会提出以“不敬罪”向萧望之问罪。汉元帝派人上相府,召萧望之。萧望之自尊心很强,见此情景估计自己会蹲大狱,受拷打,于是想自杀,但被夫人制止了,认为这不是皇帝本意。萧望之又问门生朱云。朱云说:老师,可杀不可辱。萧望之知道自己不是死罪,但为免于受辱,说:“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出将入相几十年,六十多岁了还蹲牢房,有什么面子呢?于是“饮鸩自杀”。

  汉元帝知道后大为后悔,饭也不吃,哭了好一阵,但人死不能复生,只好照顾其后代,提拔了他的好几个儿子。

 

  可见,“刑不上大夫”不仅是古代的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宦官弘恭和石显就是利用这种观念,逼死了萧望之。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萧望之生平简介 萧望之是怎么死的

萧望之生平简介萧望之是怎么死的?  萧望之是西汉第一位丞相萧何的六世孙,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回归田园,宁愿务农也不愿出仕,到了萧望之这一代,他决定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萧望之十分好学,他学有所成之后

历史人物 汉朝人物萧望之简介

汉代人物中文名:萧望之别号:字长倩国籍:中国(西汉)民族:汉出生日期:约公元前114年死日期:公元前47年职业:政治家、经学家主要造诣:麒麟阁十一元勋代表作品:《齐诗》(历史lishixinzhi.c

历史人物 萧望之的主要事迹 萧望之的人物生平 萧望之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萧望之  别名:字长倩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汉  籍贯:东海兰陵  职业:政治家、经学家  主要成就:麒麟阁十一功臣  官职:前将军光禄勋、太师  封爵:关内侯  代表作品:《齐诗》

西汉名儒萧望之才是京兆尹赵广汉之死的总后台

接上期。在去告御状之前,他先去咨询了下管观察天文的太史。这位太史给了一个今年将会发生朝廷杀死大臣的事情这样一个判断。这位太史和赵广汉对时局的判断分明是一致的。虽然太史没有具体说死什么人。宣帝自霍氏灭族

萧望之生平简介 萧望之是怎么死的?

  萧望之是西汉第一位丞相萧何的六世孙,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回归田园,宁愿务农也不愿出仕,到了萧望之这一代,他决定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萧望之十分好学,他学有所成之后名气很大,后来长史丙吉看中他的才

历史人物 汉朝人物石显简介

汉代人物本名:石显字号:君房所处时代:汉代重要造诣:西汉元帝时佞臣石显人物汉宣帝时代,《汉书·萧望之传》:“初,宣帝不甚从儒术,任用执法,而中书阉人用事。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明习文法,亦与车骑将

大汉贤臣萧望之为何被逼饮鸩自杀

汉元帝刘奭,之所以名闻后世,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出了个“昭君出塞”的故事。刘奭生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是汉宣帝刘询的长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她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

历史人物 石显的主要事迹 石显的人物生平 石显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石显  所处时代:汉朝  字号:君房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西汉元帝时佞臣石显——西汉元帝时佞臣  汉宣帝时期,《汉书·萧望之传》:“初,宣帝不甚从儒术,任用法律,而中书

历史人物 原来王莽曾被刘邦杀死,王莽为什么会篡了汉朝

【导读】我们都知道我国最伟大的两个王朝,汉唐盛世!在汉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建立的,东汉时刘邦的子孙光武帝刘秀恢复汉朝的,这两汉之间加载这一个新朝,皇帝是王莽!本来也是西汉末年的朝廷重

汉朝历史 黄皇室主是谁

黄皇室主是谁?她为何自焚而死?  很多人都将王莽视作古代最像穿越者的皇帝,他篡夺西汉政权,建立新朝,许多观念和政策都很超前,因此才有了穿越一说。  历史上真实的王莽下场凄惨,几乎全族被灭,他一共有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