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秦国大将魏冉是怎么死的?魏冉的历史评价?
Posted 丞相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秦国大将魏冉是怎么死的?魏冉的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秦国大将魏冉是怎么死的?魏冉的历史评价?
滔滔淮水的北岸,有个下蔡(今安徽凤台)。这是楚国北疆的一个重镇,一代名臣甘茂就出生在这里。
甘茂从小聪睿好学,同乡史举先生博学多识,甘茂拜史举为师,习诸子之说,学百家之术,学业日进。出师之后,甘茂决定西去秦国,博取功名富贵。
这时,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楚国雄居长江中下游,国力足以与任何一国相抗衡。甘茂何以去楚入秦?此举自有他的道理。那秦国自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盛。位于东疆的崤山和设在崤山之上的函谷关,犹如钢铁卫士,捍卫着国土。故秦防守无虞,可放心进攻。从列国形势看,秦大有兼并东方六国之势。而秦在用人上,唯贤是举,不分国籍,外国人亦可在秦建功立业,博得功名。事实证明,甘茂西去秦国确实是最佳选择。
跋山涉水,来到秦国,甘茂拜在张仪、嬴疾门下,求他们引见,进谒国君惠文王。那张仪乃魏国人,鬼谷子的高足,能言善辩,是当时天下最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官居秦相;嬴疾乃惠文王同父异母弟,足智多谋,号为“智囊”。二人皆有知人之明,见甘茂是个人才,也乐于引见。甘茂谒见惠文王,纵论天下大势,惠文王很是欣赏,任命他为将军,佐大将魏章统兵进击汉中。秦军在魏章、甘茂的指挥下,长驱直入汉中,汉中的600里土地纳于秦的版图,秦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置了汉中郡。这一役使甘茂在秦国站住了脚跟。
第二年,惠文王病死,子嬴荡即位,是为武王。
武王一身蛮力,逞强好勇,不仅想凭借秦国强大的国力做列国诸侯的首领,且还觊觎周天子的王位。然此王有勇无谋,偏信多疑。在一些大臣的鼓噪下,他罢免了父王朝功名显赫的丞相张仪,大将魏章也被迫离开秦国,去了魏国。封在蜀地的公子辉趁武王新立,政局不稳,起兵反叛。武王命甘茂将兵讨伐。甘茂麾兵南下,一举平定了叛乱,凯旋而回。武王对年轻、勇武的甘茂大加赞赏。
翌年,经过筛选,武王相中了两个助手,一是战功卓著的嬴疾,一是能征善战的甘茂。秦自惠文王设相,以张仪为之。武王将相职一分为二,命嬴疾为右丞相,甘茂为左丞相。秦俗尚右,右为上,左为下。甘茂位居第二丞相。
甘茂的地位扶摇直上。
第二年的一天,武王召见甘茂,对他讲:“朕想开辟一条路,驾着车子经过三川一带去周王室看看,如此,则死而无憾了。”要去周室,得路过韩地,特别是韩的军事重镇宜阳(今河南宜阳西);而韩国是不会放秦国君臣过去的。甘茂道:“让臣去魏,约魏夹击韩国,请向寿与臣一同前往。”向寿乃惠文王夫人芈八子的娘家兄弟。武王诏准,甘茂、向寿准备上路,右丞相嬴疾和公子奭等一班大臣觉得韩国仍有相当实力,军事进攻不妥。武王觊觎周天子之位心切,仍旧打发甘茂、向寿出使。到了魏国,甘茂进谒魏襄王,出来后,对向寿曰:“你回去对大王说:‘虽然魏王已经听从我们的意见,但是臣甘茂却希望不要进攻韩国了。’事情成功以后,全部算你的功劳。”向寿回国,如实奏告,武王心中很是纳闷。
甘茂办完善后事宜,踏上归途。武王心急火燎地前去迎接,见面劈头就问:“为何不打韩国了。”甘茂解释说:“宜阳是个大县;上党(今山西长治)、南阳(今属河南)的物资都积蓄在那里,名义上是县,实则为郡。大王命臣跋山涉水去进攻,实在很难。从前,曾参家住费邑(今山东费县西),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杀了人,别人告诉他母亲:‘曾参杀了人。’曾母正在织布,神色镇定自如。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了人’。曾母还是照常织布,神色仍十分镇定。过了一会,又有人跑来讲:‘曾参杀了人。’曾母丢下梭子,下了织机,翻墙逃走了。曾参是个有贤才美德的人,母亲对他极为信任,但当有三个人误传他杀了人时,曾母也就当真了。臣的才能品德不如曾参,大王对臣的信任也不如曾母信任儿子,猜疑臣的又何止三人!臣惟恐将兵出征,大王中途像曾母投梭那样,不再信任臣了。当初,张仪向西兼并了巴国、蜀国,在北面占领了西河以外的地方,往南攻占了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他虽然建立了盖世奇功,但全国的吏民并不推重他。魏文侯命乐羊将兵攻打中山国,历时三年,把中山攻下来了。乐羊凯旋回师,文侯把一箱子诽谤乐羊的信函给他看,乐羊叩谢说:‘打下中山不是臣的功劳,全靠主上英明。’臣乃寄身秦国的一个外国人,嬴疾、公孙奭二位大臣觉得韩国还有相当实力,反对军事进攻,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建议。如此,则大王欺骗了魏王,而臣徒受韩国丞相公仲侈的怨恨。”武王听完,发誓似的说:“朕决不会听他们的话,朕与你订个盟约好了!”
甘茂将兵出发,直逼宜阳。
宜阳南滨洛水,靠水筑城,城防固若金汤。甘茂来攻,韩国倾力防守。5个月过去了,甘茂仍在城外远远地观望,宜阳城上依旧飘扬着韩人的旗帜。
前线战事不利,国内的反对派嬴疾、公子奭等人有了口实,纷纷上疏,要求退兵。武王动摇了,颁发了撤兵命令。甘茂遣人回奏:“大王忘了盟约了吗?”武王道:“有那么回事。”又下定了决心,发兵增援。甘茂麾军围攻,终于攻克宜阳城,歼灭韩军6万多人。又乘胜进击,攻取了河对岸的军事重镇武遂。
韩国屈服了,韩襄王遣丞相公仲侈去秦国请罪。
武王遣右丞相嬴疾统率战车百乘,趾高气扬地驰过韩地,开进周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周赧王曲意逢迎。
宜阳一役,使甘茂威名大振。
耀兵周都不久,秦武王同力士孟说比赛举鼎,胫骨折断,不治而死。武王无子,异母弟嬴则承嗣大位,是为昭襄王。
昭襄王年仅20岁,对国政还不大了解,母后芈八子临朝听政,号曰“宣太后”。宣太后的娘家人一个个被重用。
秦国历史步入母后擅权、外戚秉政时期。
宣太后还没安排完娘家人,韩相公仲侈十万火急地赶来求救,说楚国发兵包围了韩国的军事重镇雍氏(今河南禹县东北),请秦国派兵救援。那宣太后乃楚人,偏向楚国,拒不出兵,坐视楚人围攻。公仲侈无奈,去拜见甘茂,求他去斡旋一下。甘茂知道,去求宣太后无疑是自讨没趣,遂去进见昭襄王,他慷慨直言:“公仲侈是觉得有可能得到我国的援救,才敢抗击楚人的。现在雍氏被围,我军不肯下崤山去援助,公仲侈将会傲慢地抬起头来回去,不再来朝见;韩太子公叔伯婴将会归顺楚国。楚、韩联盟若成,则魏国不敢不听他们的旨意。如此,楚、韩、魏联兵对付我们的形势便形成了。臣不知坐待别人来进攻与主动进攻别人哪个更有利。”血气方刚的昭襄王被说动了,拍案叫好,命秦军直下崤山,进兵雍氏。楚人闻讯,急忙退兵。
甘茂刚刚大败韩人,此番又救了韩国一命。打与救,都是从秦国利益出发的。
援韩一事刚刚结束,宣太后又忙于安插娘家人了,她派向寿去主管甘茂攻取的宜阳。向寿不仅是外戚,还是昭襄王儿时的伙伴,两人一同长大,亲密无间,连衣服都不分彼此。这使得向寿得意忘形,出镇宜阳后,想建立盖世之功,亲去楚国游说,联楚攻韩。韩国形势又趋严峻。韩相公仲侈遣说客苏代去劝说向寿放弃进攻韩国的打算,与韩合作。苏代逞口舌之能,大谈进攻韩国是如何如何对向寿不利,还挑拨离间说甘茂同魏国有勾结,又讨好韩国,正要把武遂还给韩国云云。向寿被说动了,打消了谋取韩国的想法。
为了拉拢韩国,不使韩国倒向别国,甘茂向昭襄王建议将武遂还给韩国,昭襄王犹豫未决。不久,甘茂奉命与嬴疾进攻魏国的皮氏(今山西河津西),他出征后,向寿便向昭襄王密奏,说甘茂归还武遂是讨好韩国,为人臣不忠,对秦有贰心。昭襄王半信半疑。正在皮氏前线的甘茂闻知,担心遭到不测,遂弃军出逃齐国。
逃亡路上,遇上苏代,苏代正在为齐王效力,出使秦国。甘茂的妻子儿女还在秦国,央求苏代到了秦国设法拯救他们。他说:“我在秦国犯了事,心怀恐惧,逃了出来,无容身之地。我曾听人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穷人的女儿跟一个富人的女儿一同织麻,穷人的女儿道:‘我没钱买蜡烛,您的蜡烛的光亮幸而有余,可以分给我一点,这对您照明没什么损害,而我却得到了方便。’现在我陷入了困境,而您正要出使秦国。我的妻子儿女在那里,奢望您用剩余的力量来解救他们。”苏代爽快的答应了。到了秦国,完成了使命,向昭襄王进言道:“甘茂不是一个普通的士人,他在秦国,一直受到重用,从崤山要塞直到鬼谷(今陕西淳化东),地势险阻平易他都清楚。若他凭借齐国的力量,联合韩、魏算计秦国,对秦国来说,恐怕不是桩好事。”昭襄王有些担心了,问:“那该怎么办呢?”苏代道:“大王不如重重的赏赐甘茂,提高他的俸禄,接他回来。他若回来了,就把他安顿在鬼谷,终生不让他出来。”昭襄王称善,赐给甘茂上卿的爵位,遣人带着相印去齐国迎接甘茂回秦。甘茂怀疑昭襄王的诚意,不敢回去。苏代乘机对齐湣王说:“甘茂是个贤能的人,现在秦国赐给他上卿的爵位,带着相印来迎他回国,他感激大王的厚遇,乐意做大王的臣子,故推辞没回去。对这样的人,大王准备怎样对待?”齐湣王颁布诏令,任命甘茂为齐国上卿。秦国见甘茂留在齐国,无法接回,便厚待他的妻子儿女,免除了他们的赋税、徭役,以讨好甘茂。
落难的甘茂成为齐、秦两个大国拉拢的对象。
不久,齐湣王遣甘茂出使楚国。
楚怀王刚刚联姻秦国,两国打得火热。秦昭襄王获悉甘茂去了楚国,便遣使至楚,恳请楚怀王把甘茂送还秦国。楚怀王不好驳秦王的面子,打算把甘茂交给秦国。他征求大臣范蜎的意见,对他讲:“朕打算在秦国安置一个丞相,谁人合适?”范蜎道:“臣没有能力看准那样的人。”楚怀王摊牌了,“让甘茂去,可以吗?”范蜎道:“不可。史举是下蔡的看门人,他上不为国君效忠,下不顾家庭安危,以苟且、卑鄙、贪婪闻名于世,而甘茂却肯恭顺地服事他。因此,像秦惠文王之精明,秦武王之洞察,张仪之雄辩,甘茂服事他们皆游刃有余,谋取十个官职而无过失。甘茂的确是个贤能的人,不能让他给秦人做丞相。秦国有贤相,不是楚国的好事。大王以前曾使召滑在越国受到重用,召滑暗地里指使章义发难,越国动乱,故楚国能够在南方以厉门为边塞,把江东做郡县。大王的功绩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地步,在于越国内乱而楚国安定。大王这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忘了使公元前307年的一天,秦都咸阳王宫,嗜勇好武的武王同大力士孟说举鼎,胫骨折断,不久死去。武王娶魏女为王后,无子,他死后尸骨未寒,几个弟弟便争夺开了王位,秦国政局一片混乱。
武王诸弟中,最有势力的要数嬴则。
嬴则,武王异母弟,母为楚人,叫芈八子。芈八子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同母异父的魏冉,一位是同父弟芈戎。魏冉的生父是谁已不可得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魏冉出生在楚国,姐姐成为秦惠文王的妃子后,他才入秦。魏冉精明强干,在惠文王、武王时便任职用事,握有相当权力。武王死后,他与姐姐芈八子凭借权力与计谋,硬是把年仅20岁的嬴则扶上了王位,是为昭襄王。
昭襄王登上王位,任命魏冉为将军,卫戍咸阳。
眼睁睁地看着王位落入嬴则之手,武王的另外几个弟弟愤愤不平,他们暂时放弃了彼此的敌意,联手对付嬴则。经过充分准备,在嬴则即位的第二年,他们起兵反叛。
魏冉控制着国都的武装力量,他果敢地发兵镇压。叛乱很快被平息了,参与叛乱的都被处以极刑。
昭襄王的王位稳固了,没人再敢觊觎。
魏冉的权势在平叛中更加膨胀,成为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昭襄王君临秦国的第七年,丞相嬴疾病死,赵国人楼缓被任命为丞相。赵国担心楼缓任秦相对己不利,便遣仇液去秦国活动,搞掉楼缓的相位。怎样下手呢?他们密谋再三,觉得只有抬出魏冉来。魏冉专权用事,官位仅是将军,到秦国去散布一下魏冉应为丞相,魏冉一动心,很可能真的成为丞相。如此,楼缓的相位也就保不住了。就在仇液将要动身之际,他的门客又献上一计:“秦国若不上我们的当,楼缓一定要怨恨您,对您不利。您不如对楼缓说:‘为了您,我不会真心鼓动秦国这样做。’秦王感到请求魏冉为相的意见有如儿戏,有可能不上我们的当。您去秦国活动后如果事情不成功,可以讨好楼先生;成功了,则魏冉会感激您。”仇液依计而行。秦人果真上当了,楼缓被解职,魏冉出任丞相。
魏冉以丞相身份执掌秦国大权,威福自断。
昭襄王日渐成熟,对魏冉专权、自己大权旁落颇为不满,在魏冉任相的第三年上,把他罢免了。然而,魏冉兄弟的羽毛已丰,党徒布列朝廷,不用魏冉,昭襄王又难以行政;而魏冉其人,也确有才华,昭襄王又离不开。故此,四年后又任命他为相。就这样,用了免,免了用,魏冉居然五上五下。
当时,列国并争,弱肉强食,秦国第一位的任务是战争,进攻别国,抵御别国进攻。魏冉为相,自然也以战争为中心任务。
昭襄王十四年(前293),魏冉起用名将白起代替外戚向寿担任东方战线统帅,对韩、魏作战。向寿是芈八子的娘家人,芈八子生了嬴则后,把向寿领入宫中,让他陪伴嬴则,两人同穿一件衣,同乘一辆车,难分难舍。嬴则即位后,向寿也贵显起来,负责东方战线军务。但此人是个庸才,仅是靠与昭襄王的特殊关系才爬上这一高位的。白起是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勇武善战,极具将帅之才,他后来成为秦国最杰出的将领。而使他脱颖而出的,就是魏冉,是魏冉把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魏冉用白起取代向寿,的确是个英明之举。白起麾军进攻,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翌年,进击楚国军事重镇宛(今河南南阳)。这年,魏冉第二次被免相,寿烛被任命为丞相。第二年,寿烛免相,魏冉又被任命为丞相,封为穰侯,加封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第四年,魏冉将兵攻魏,大败之,攻占城池60余座,魏割地400平方里求和。大军凯旋,魏冉却被第三次免相。数月后又官复原职。六年后,魏冉第四次被罢相。过了八年,即昭襄王三十二年(前275),他第五次登上相位,被拜为相国。
就在出任相国这年,他统兵大举攻魏,一路势如破竹,兵临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城下。魏国朝野上下惊慌失措,魏王遣大夫须贾去游说魏冉,以割让部分土地为条件,要魏冉退兵。魏冉被须贾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解围而去。然而,魏冉退兵后,魏国自食其言,与齐国联合,拒不割地。魏冉闻讯大怒,统兵东进,再入魏境,攻占3县,斩首4万余。第二年,魏冉与白起将兵,向赵、韩、卫三国发动猛烈进攻,大败魏将芒卯,斩首10万余,攻占了魏国的卷邑(今河南原阳西)、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和赵国的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
魏冉几次用兵,每战必胜。他用兵的对象,主要是韩、魏、赵三国,这是秦国一贯的目标,因为此三国距秦近,舍近而攻远,劳师远征燕、齐,还得经过韩、魏、赵三国才行。故秦国的战略是远交近攻。魏冉的部分封地在定陶,为了自己的封地,他念念不忘攻齐。占领赵国观津不久,他便以归还观津为条件,怂恿赵国进攻齐国,还准备出动4万军队协助攻击。齐襄王派苏代去游说魏冉,指出助赵攻齐,于秦国大大不利。魏冉也深知这一点,只好作罢。然而,他终究忘不了在定陶的封地。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他又建议任用一个叫灶的客卿为将,出兵攻齐,以扩大自己在定陶的封邑。
就在这时,魏国人范雎入秦,讥斥攻齐是越过韩、魏、赵劳师远征。他面见昭襄王,指出魏冉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在政治上的专权用事,势必葬送秦国。昭襄王下定决心,罢免了魏冉,勒令他离开京师,去远在东方的封地陶邑居住。魏冉的亲信也都被罢免。
魏冉的仕宦生涯从此结束了,他带着装满1000多辆车的家财,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国都,去了陶邑。数年后,魏冉病死,葬在陶邑。用于秦国,臣以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失策。大王若想在秦国安置一个有利于楚的丞相,最佳人选是向寿那种人。”楚怀王遂打消了送甘茂回秦的念头。
甘茂日益衰老,渐不被人看重,齐国也对他失去了兴趣,遂流落魏国,病死在那里。
甘茂的几个儿子没有什么出息,他的孙子甘罗,聪睿超群,12岁时便被秦相吕不韦看中,让他随侍左右,出谋划策。不久,秦王嬴政派他出使赵国,游说赵襄王,使赵襄王割五城之地给秦。甘罗完成使命回国,秦王封他为上卿。
相关参考
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这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魏冉之功。魏冉是秦国大将,四次担任秦相,多次出战,提拔杀神白起,威震诸侯。但是由于魏冉的权势过大,使得人人只知道秦国有宣太后、魏冉、泾阳君、高
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这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魏冉之功。魏冉是秦国大将,四次担任秦相,多次出战,提拔杀神白起,威震诸侯。但是由于魏冉的权势过大,使得人人只知道秦国有宣太后、魏冉、泾阳君、高陵君
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这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魏冉之功。魏冉是秦国大将,四次担任秦相,多次出战,提拔杀神白起,威震诸侯。但是由于魏冉的权势过大,使得人人只知道秦国有宣太后、魏冉、泾阳君、高陵君
秦国大将魏冉的身世魏冉,秦昭公的舅舅。宣太后芈八子的弟弟。一生四次任丞相,为秦国消灭其他诸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一段时间在秦国独揽大权,并富可敌国。魏冉剧照魏冉和宣太后是同母异父的姐弟,魏姓是从他的父
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这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魏冉之功。魏冉是秦国大将,四次担任秦相,多次出战,提拔杀神白起,威震诸侯。但是由于魏冉的权势过大,使得人人只知道秦国有宣太后、魏冉、泾阳君、高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战国四大将之一的白起,当之无愧的战神。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名震天下的白起是由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对白起来说,魏冉有知遇之恩,而且两人私底下的关系也很好。 最近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战国四大将之一的白起,当之无愧的战神。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名震天下的白起是由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对白起来说,魏冉有知遇之恩,而且两人私底下的关系也很好。最近新剧《大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战国四大将之一的白起,当之无愧的战神。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名震天下的白起是由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对白起来说,魏冉有知遇之恩,而且两人私底下的关系也很好。最近新剧《大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战国四大将之一的白起,当之无愧的战神。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名震天下的白起是由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对白起来说,魏冉有知遇之恩,而且两人私底下的关系也很好。 最近
...的电视剧,这部剧主要讲述了从秦昭襄王当政时期开始,秦国以及其他六国的变化和发展,见证了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剧中有三个主要人物线,就是秦昭襄王、宣太后以及魏冉。魏冉是宣太后的异父弟,而秦昭襄王是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