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吕不韦的生平简介?

Posted 太子

篇首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吕不韦的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吕不韦的生平简介?

太行山脚下有座繁华的都市——赵都邯郸(今属河北)。邯郸城分为两区,西南一区,宫阙巍峨,城墙高耸,是赵王的宫城;东北一区,店铺林立,作坊栉比,乃市民的栖居地。繁华的邯郸吸引着四方游客、商贾,乃至有“邯郸学步”者流。

一天,邯郸城又来了位富商。

此人姓吕名不韦。他是哪里人氏,说法不一。司马迁编纂皇皇巨著《史记》时,收集有关吕不韦的材料,写成一篇《吕不韦列传》,说他是卫国阳翟(今河南禹县)人。过了一百多年后,刘向编辑《战国策·秦策五》,又说他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阳翟距濮阳近500里。吕不韦究竟是何方人氏,遂成一个悬案。司马迁是位很严谨的史学大师,他说吕不韦是阳翟人必有所据;刘向是个大手笔,他的“濮阳说”也不会是信口开河。那吕不韦是个商人,长大后便外出经商。阳翟应是他的祖藉,而濮阳则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做买卖,长期住在这里,遂又被目为濮阳人。

阳翟和濮阳都是卫国的地盘。卫是个蕞尔小国,但名士辈出。孔门高足子贡,军事家、政治家吴起,辅佐秦孝公变法的商鞅,都是卫国人。卫地还多富商大贾,子贡不仅是孔门高足,还是位大商人。吕不韦也是个精明的商人,买贱卖贵,家累千金,富甲一方。他此番到邯郸,是来做一笔生意。

在邯郸,他结识了一位奇人。

这人姓嬴,名叫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嬴柱之子。异人兄弟20余人,他是庶出,生母夏姬也不得宠,故在兄弟中地位低微。秦赵缔盟,互派人质,异人被遣送至赵。不久,秦背约攻赵,赵虽未杀死人质异人,然从此不再礼遇。异人生活窘困,形同乞丐。

邂逅相遇,吕不韦对落难的异人悲叹不已。蓦然,他心头一亮:此人不是一件可居之奇货吗?他心里盘算着利用异人搞一次政治投机。经商要冒险,政治投机须冒更大的风险,干还是不干,吕不韦颇为踌躇,想找人商议一下,但这种事对外人又讲不得。他决定回家去请教一下老父。

赶回老家,吕不韦问父亲:“耕田的利润几倍?”

“十倍。”父亲道。

“行商坐贾的利润呢?”吕不韦又问。

父亲说:“百倍。”

“若拥立一个国王,其利几何?”吕不韦再问。

“无数。”父亲十分肯定地回答。

吕不韦向来推重老父的见识,老父的话坚定了他的信心。他辞别老父,北上邯郸,找到异人,寒暄之后,吕不韦单刀直入地说:“鄙人能使您的门第高大起来。”

“哈哈,还是去高大你自己的门第吧!”异人笑道。

“鄙人的门第需待您的门第高大了才能高大起来。”吕不韦道。

异人明白了他的心意,把吕不韦拉到身边,密谈起来。

“秦王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吕不韦指点道,“听说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子嗣,能选立安国君继承人的,惟华阳夫人而已。您兄弟20多人,您排行在中间,又不得宠,还长期在赵国做人质。日后安国君继承了王位,您是没有条件与兄长们争夺太子的。”

对此,异人自然明白,他连回国的希望都感渺茫,对储君就更无非份之想了。吕不韦话音刚落,他便沮丧地说:“是的。可这又能怎么办呢?”

吕不韦道:“鄙人虽穷,但愿弄千金去秦游说,让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您为继承人。”

异人惊喜不已,叩首拜谢,说:“苟如是,愿与先生共有秦国!”

吕不韦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拿出五百金给异人,让他在赵国活动,自己用五百金购置了大量的珍宝带着去了秦国。到了秦都咸阳(今属陕西),他登门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请她把珍宝转呈华阳夫人,并让她捎话给华阳夫人:“异人聪睿,结交的都是天下英俊。他常常说:‘我的终身依靠就是夫人了,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父亲和夫人。每当想起父亲、夫人,不禁泪下’。”华阳夫人接了礼物,也为异人的孝心所感动。吕不韦闻讯,料定可以说动华阳夫人,便授意华阳夫人的姐姐入宫进言:“我听说,凭姿色而得宠的,年老色衰,便会失宠。今夫人甚得太子宠爱,可是没有子嗣,何不在诸庶子中选一个贤孝的,立为嫡子,认作亲儿。这样,太子在,夫人更为尊贵;太子不在了,收养的儿子即位,也不致失去权势。夫人一句话,便可永保富贵。若不乘受宠时打好基业,待容颜衰退,想进一言,为时已晚了。异人贤智,且知道自己排行居中,按说是不能立为嫡子的,他的生母又不得宠,故主动投靠夫人。若夫人能立他为嫡子,他定感恩戴德,夫人一生富贵亦可无虞。”这番话虽是为了异人,但字字句句却都替华阳夫人着想。华阳夫人果真被说动了,答应劝说太子,立异人为嗣。

一天,趁着太子高兴,华阳夫人委婉地谈起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十分贤明,倍受称誉。接着,她哭泣起来,说:“妾有幸列位后宫,可不幸无子。请殿下让异人做嫡子,使妾有个依靠。”嬴柱太子对爱妃向来百依百顺,当时便答应了,怕华阳夫人不信,还刻了玉符作为凭证。

吕不韦首战告捷,自是欢喜不已。

谁知一场厄运不久便降临了。

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秦将王龁统兵攻赵,进围邯郸,赵国危机,孝成王恼羞成怒,准备杀掉异人。

异人和吕不韦被监视起来,只待赵王一声令下,便推出斩首。

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深信有钱能使鬼推磨,咬咬牙拿出六百金,买通了看守他们的官吏,潜出邯郸,逃到秦军大营。王龁知道,异人已被太子嬴柱立为嫡子,乃秦国储君,遂拨出一支人马,护送异人和吕不韦回秦。

一路风餐露宿,奔波数日,抵送咸阳,吕不韦才松了一口气。

异人要去拜见太子嬴柱和华阳夫人,吕不韦让异人穿上楚式服装进见。华阳夫人是楚国人,见异人身着楚服,高兴地说:“这才像我的儿子!”并给异人改名“子楚”。

过了六年,君临秦国56年的昭襄王驾崩,太子嬴柱即位,是为孝文王。

子楚被立为太子,成为法定的接班人。

昭襄王在位时间长,太子嬴柱迟迟不能接班,到昭襄王驾崩那年,嬴柱已是53岁老人了。昭襄王还没咽气,嬴柱已病入膏肓,登基三天,王位还未坐热,便一命呜呼。

太子子楚即位,是为庄襄王。

第二年,即庄襄王元年(前249),按照原来的约定,庄襄王拜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以蓝田(今陕西蓝田西)12个县为他的食邑。不久,改封三川郡的洛阳(今属河南),食邑10万户。

吕不韦终于如愿以偿,执掌秦政,贵倾公卿。

庄襄王短命,做了三年国王便病死了,享年35岁。

太子嬴政即位,年仅13岁,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仍掌握大权。

少年国王嬴政与吕不韦有一层特殊的关系。

那还是吕不韦在邯郸时,纳了一个能歌善舞、有倾城之貌的妾——赵姬。一次,异人去吕不韦处吃酒,遇见赵姬,为她的美貌所倾倒,起身向吕不韦祝酒,说他喜欢赵姬,能否忍痛割爱?吕不韦见异人公然索要自己的爱妾,不禁大怒,但转念一想,为了异人,自己倾家荡产,还割舍不得一个女子吗?遂把赵姬送给了异人。

赵姬已怀了吕不韦的孩子,但她隐瞒了身孕,没让异人看出,到了异人那边,侍奉了异人一段时日后,移花接木,说怀上了异人的孩子。

这个孩子便是嬴政,因他是正月出生的,故取名“政”。

如此说来,嬴政乃吕不韦的私生子了。

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了这件事。

然而,后人却提出了怀疑,说嬴政绝非吕不韦的私生子,制造这个谎言的,是吕不韦本人,他为了在嬴政即位后继续掌权,永保富贵,遂编造了这个谎言。清人王世贞、近人郭沫若等,皆力主此说。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嬴政即位后,秦国军政大权仍操持在吕不韦手中。

这时的秦国仍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在列国诸侯中,国力最强。在吕不韦的策划下,秦兵频频出击韩、赵、魏三国,攻城掠地,国土不断扩大。战国七雄实际上仅有秦可以称雄了,齐、楚、燕难以自保,韩、赵、魏日薄西山。在秦国的兼并统一的事业中,吕不韦是有功劳的。

在秦军的凯歌声中,嬴政一天天长大了。

吕不韦惶恐不安:嬴政成人就要亲政,他就不能独揽大权了。吕不韦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当初倾尽家财把异人扶上王位,还不是为了那权柄?他左思右想,决定采取一些行动,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他的最大举措是把《吕氏春秋》公诸于世。

《吕氏春秋》是由吕不韦主编、门客们分头撰写的文集,分《十二纪》、《人览》、《六论》三部分,加上《序意》(即序言),共161篇论文(现存160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编写的文集。该书内容博而杂,既关注哲学、政治、经济,又留意天文、历法;兼容儒、法、道,并蓄阴阳、墨。因此,它被目为杂家者流。

“杂家”的出现与战国末期的社会历史状况是分不开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即将出现,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诸子百家也开始融合。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部分有识之士日渐认识到单纯采用一种思想学说进行统治,已远远不够,必须兼采各家,尤其是儒、法、道三家的思想。《吕氏春秋》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力行法制,《吕氏春秋》在倡言法治的同时,大声疾呼必须注意儒家德治,德刑并用,不可偏废。对于君主,《吕氏春秋》建议除了在选官用人上下功夫外,别的事应仿效道家的无为而治。可以说,《吕氏春秋》设计的治国方略比当时秦国推行的单一的法治更有利于长治久安。

这部书自吕不韦执掌秦政时便开始组织门客们编写。嬴政君临秦国的第八年(前239)上,吕不韦将其公诸于众。他选在这个时候抛出此书,是有目的的:这年嬴政年已21岁,明年就要加冠,即举行成丁礼;加冠之后,就要亲政了,他要借此书对嬴政施加影响。吕不韦把书张挂于咸阳市场的大门上,向熙熙攘攘的市民百姓宣布:有能增损一字者,赏千金!结果,竟无人能增损一字。这当不是《吕氏春秋》无懈可击,也不是秦国没有人才,而是畏惧吕不韦的赫赫权势,无人敢当出头鸟而已。这样一来,既向嬴政及其他人宣告了吕不韦的权威;又证实了《吕氏春秋》的正确性、真理性,威诱嬴政皈依;嬴政按《吕氏春秋》的思路走,也就是按吕不韦的思路走,吕不韦便可以左右于他了。

然而,雄才大略的嬴政却不买吕不韦的帐,相反,却认为这是吕不韦在向他示威。

吕不韦真可谓弄巧成拙。

第二年,嬴政准备加冠亲政了。

眼看独揽大权的末日就要到了,吕不韦寝食难安。

还有一个比他更焦急。这便是嫪毐。

嫪毐是吕不韦举荐给嬴政的母后赵姬的。吕不韦与赵姬通奸日久,嬴政长大后,吕不韦担心嬴政觉察,对己不利,但已是太后的赵姬荒淫无度,又不放过他。于是,吕不韦便把嫪毐收罗到门下,想方设法推荐给赵姬,赵姬果真对嫪毐发生了兴趣,吕不韦遂将嫪毐的胡子拔去,谎言他受了宫刑,送给宫中侍奉赵姬。嫪毐狐假虎威,靠着赵姬的宠爱而胡作非为,干政弄权,他的权势仅次于吕不韦,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而投靠到嫪毐门下做门客的超过千人。

尽管嫪毐与赵姬淫乱是在宫中秘密进行的,但他们的秽事还是逐渐传了出去,连他们生了两个儿子外界都传得沸沸扬扬。

嬴政加冠,嫪毐首先慌了,害怕嬴政亲政后问罪于他,经与赵姬密谋,在嬴政举行冠礼时,举兵反叛,想杀死嬴政,拥立他和赵姬生的儿子为王。嬴政调兵遣将平叛,嫪毐兵败被杀。

吕不韦虽然没有参预嫪毐的谋反,但嫪毐入宫是他一手撮成的,况且嬴政早就想除掉吕不韦,收回权力。嫪毐一案正好把吕不韦牵扯进去,嬴政欲乘机处死吕不韦,只是因为一些大臣替他说情,又念他有大功于秦,才免他一死,勒令他去洛阳的封地闭门思过。

吕不韦虽罢去相职,但威名不减。他在洛阳住了一年多,列国名人来拜会的络绎不绝。

嬴政闻讯,很是担心,遂颁诏,将吕不韦和他的家人流放蜀地。吕不韦接诏,惧祸仰药自杀。

这是秦王政十年(前237)的事。

吕不韦死后,若干门客为他送葬。嬴政下令:凡临丧之人,原是三晋人而来秦的,一律驱逐出国;原为秦人的,禄在六百石以上者,免官流放;没有临丧的,也一律迁出京师。

吕不韦的余党就这样也被彻底铲除。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吕不韦简介 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吕不韦生平

  (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任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人。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薨,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

历史上,吕不韦是死于“功高震主”吗

朋友们别抢,这个问题我来答:在我看来,吕不韦正如始皇说的那样:“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或者是气话,也或许是后来两人不合,秦皇的故意羞辱,但不难读出赢

历史人物 吕不韦的主要事迹 吕不韦的人物生平 吕不韦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吕不韦  别名:吕子  国籍:卫国→秦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职业:商人、政治家  代表作:《吕氏春秋》  主要成就:扶立秦庄襄王,任秦国相邦灭东周

春秋战国 战国商人秦国丞相吕不韦生平资料

的名气比不上那些功名显赫的帝王,如、;也比不上那些贤能名相如、、。在人们的眼中,吕不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对他的生平历史褒贬不一,他的事迹有值得称赞的,也有阴暗的一面。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

春秋战国 战国商人秦国丞相吕不韦生平资料

的名气比不上那些功名显赫的帝王,如、;也比不上那些贤能名相如、、。在人们的眼中,吕不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对他的生平历史褒贬不一,他的事迹有值得称赞的,也有阴暗的一面。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

乱世英雄吕不韦简介吕不韦怎么死的

【乱世英雄吕不韦简介】吕不韦怎么死的  吕不韦晚年没有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鉴于他和嬴政的特殊关系,在平定叛乱后,吕不韦仅被免去了丞相的职务。但是,嬴政自幼年起所经历的畸形的家庭生活,给他身

历史人物 吕不韦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因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任秦国相国,一时权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为了给自己留名,他让府中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形式统一

历史上的吕不韦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因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任秦国相国,一时权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为了给自己留名,他让府中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形式统一

甘罗简介 战国时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孙甘罗生平

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战国时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孙,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小小年纪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做其才客。后为秦立功,十二岁被秦王拜为上卿。在洞庭湖地区至原楚国地域很

战国时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孙甘罗生平 甘罗简介

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战国时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孙,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小小年纪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做其才客。后为秦立功,十二岁被秦王拜为上卿。在洞庭湖地区至原楚国地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