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太过小看对手韦孝宽 玉璧之战的失败原因

Posted 高欢 玉璧之战 韦孝宽

篇首语: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欢太过小看对手韦孝宽 玉璧之战的失败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欢太过小看对手韦孝宽 玉璧之战的失败原因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向对方进发的咽喉要道。在14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历史上称为“玉壁大战”。高欢两次折戟玉璧,最终也使得西魏的实力超过了东魏。

①骄兵轻敌:作为东魏的实际统治者,3年前邙山之战的胜利使得高欢这次倾山东之兵以攻玉璧,志在必得。他认为宇文泰没有力量和其做对,所以大胆的进行在坚城下屯兵攻城,犯了兵家大忌。

②地形得失:自王思政起,西魏在汾河南岸修筑了大大小小多个工事要冲。依仗地形之便利,形成了2道防线,一道是临汾河的防线,一道是依靠峨眉塬地势的防线。东魏军在河南岸不能形成有效的纵深,只能攻击坚城以求破阵。河东谷地作为黄土高原和中原的交汇地带,正应对山西“四塞之地”和“表里山河”的古称,守险即可。

③棋逢对手:韦孝宽虽然不善攻击,但善于防御战和用间,其人对对手内心的揣摩和用间达到当绝一时。也正是看出了高欢急于求成的心理,才有了以稳应敌,固守待援的策略。

④年轻人的胜利:第二次玉璧之战,高欢时年50岁,而韦孝宽时年37岁。50岁是人经验最丰富的年龄,但是身体和思维上往往跟不上了。所以,高欢攻城手段之多让人眼花缭乱,但却善乏亮点,被韦孝宽一一破解。最终,高欢有疾又死,玉璧之战功亏一篑。正如曹操有赤壁之败,苻坚有淝水之败,很多雄主并非高明的战士大师而更倾向于善于纳谏和用人的大师。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韦孝宽一句谣言除掉斛律光 摆宴席逃脱尉迟迥的追杀

韦孝宽出身京兆杜陵,一生南征北战功绩突出,历经北魏、西魏、北周三朝,深得宇文泰、北周武帝宇文邕器重。曾在玉璧之战中被20万人攻城坚守50天不败,让高欢兵败而归,保住了西魏不被东魏灭亡。谣言除对手韦孝宽

玉璧之战,攻城手段多到眼花缭乱,连攻两月,伤亡7万人也未攻克

导读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动员的战争,旨在攻取计谋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攻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戍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

玉璧之战,攻城手段多到眼花缭乱,连攻两月,伤亡7万人也未攻克

导读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动员的战争,旨在攻取计谋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攻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戍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

韦孝宽简介 因玉璧成名的南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

韦孝宽简介因玉璧成名的南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

因玉璧成名的南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 韦孝宽简介

韦孝宽简介因玉璧成名的南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

因玉璧成名的南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 韦孝宽简介

韦孝宽简介因玉璧成名的南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

历史秘闻 玉璧之战,攻城手段多到眼花缭乱,连攻两月,伤亡7万人也未攻克

导读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动员的战争,旨在攻取计谋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攻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戍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

韦孝宽简介,因玉璧成名的南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

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北周大象二年

高欢病故 玉璧之战的终结

五年正月朔,日蚀,神武曰:"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丙午,陈启于魏帝。是日,崩于晋阳,时年五十二,秘不发丧。《北齐书.神武纪》高欢(496-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

高欢病故 玉璧之战的终结

五年正月朔,日蚀,神武曰:"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丙午,陈启于魏帝。是日,崩于晋阳,时年五十二,秘不发丧。《北齐书.神武纪》高欢(496-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