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 美国对美洲影响

Posted 门罗

篇首语: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国历史 美国对美洲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历史 美国对美洲影响

 美国对美洲影响 

  文/刘仰

  要说清楚美国对于美洲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这个系列文章里,只能以海地为例,简单介绍一下。

  美国在1776年独立的时候,对于美洲其他殖民地的影响,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它也成为后来很多殖民地国家独立的榜样和参照。到了1822年,美洲殖民地纷纷开始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要求独立的时候,美国发表了一个著名的《门罗宣言》,这一宣言对于美洲国家产生了几种微妙的影响。我们首先要看一下《门罗宣言》的历史背景。

  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出现了一个拿破仑。拿破仑对于欧洲各国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拿破仑也陶醉于专制的皇帝威严,另一方面,拿破仑对于欧洲古老的各国王室和贵族来说,确实是“小人造反”,“贱民作乱”,因此,当欧洲各专制国家联合起来,扑灭了拿破仑的嚣张气焰后,为了防止法国大革命的“小人暴乱”再次重演,欧洲几个重要的专制国家组织了“神圣同盟”。发起者是俄国沙皇、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他们标榜自己是上帝统治下一个大家庭的三个分支。不久之后,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神圣同盟”。这个同盟当时的主要目标就是镇压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企图镇压在美洲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上帝的嘴脸。

  英国没有参加“神圣同盟”,与它的岛国地理位置有关。英国从拿破仑之后就明确了自己的外交方针:让欧洲大陆国家勾心斗角,互相消耗,使得没有一个欧洲大陆国家能够一枝独秀,从而保证英国的地位。因此,为了抗衡“神圣同盟”,英国拉上了关系较为密切的美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822年3月,当时的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发表演讲,提出了著名的《门罗宣言》。

  《门罗宣言》支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这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美国很快承认了几个宣布独立的美洲殖民地国家。但是,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到过,《门罗宣言》并没有支持废除奴隶制,而且还埋下了一个长远的伏笔:它反对一切欧洲势力干涉美洲。就当时而言,这个《宣言》对于短期内阻止“神圣同盟”干涉美洲独立运动起到一定的作用;从中期效果来看,它对于英国在西班牙之后进入美洲也有一定的制约;从长期来看,它为美国日后自己干涉美洲提供了基础。现在人们常说,美国是把美洲国家当作自己的后花园,其实就是从《门罗宣言》开始的。因此,英美联合反对“神圣同盟”,美国发表《门罗宣言》,并不能完全从反帝、反专制,提倡民主、自由的角度来理解,而是一种国际利益角逐的需要。

  反对“神圣同盟”干涉美洲殖民地国家,并不排除英美自己直接干涉。英国与阿根廷直到现在还因为马岛而积怨未消,源头就是当年英国进军阿根廷后留下的后遗症。美国力图排除欧洲国家对美洲的干涉,自己却先后支持了很多独裁者。美国在美洲国家的所作所为,只有一个标准:是否对美国有利,独裁还是民主,无关紧要。当然,1822年的时候,美国的整体实力还有限,因此,《门罗宣言》的短期效果比较容易显露,直到进入20世纪,《门罗宣言》的长期效益终于发挥影响,美洲国家也渐渐看清了美国的真实意图。所以,当今美洲各地才会不断出现反美的国家和声音。

  以海地为例,1915年,美国出兵占领海地。这个时机掌握得非常巧妙,当时正是欧洲各国开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毫无国际法依据地占领海地,几乎没有遇到欧洲国家的任何阻碍。美国为何要占领海地呢?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提到,海地独立后,由于欧洲列强的压制和制裁,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在欧洲国家中,德国崛起较晚。德国为了获得更多的海外势力,许诺给海地比英美等国更加优厚的条件,从而使德国在海地得以发展自己的势力。在这样一个游戏中,我们如果区分英美是民主自由国家,德国是独裁国家,那是毫无意义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利益。美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趁着海地内乱的机会,以保护美国侨民为由,出兵占领了海地。

  海地在美国军队的看护下,选出了一位美国认可的总统。在美国监督下,海地还制定了新的《宪法》,这个海地新宪法以美国《宪法》为蓝本,海地似乎进入了一个真正民主的年代。但是,海地的命脉,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海关,被置于美国的监管之下。同时,海地的整个财政和警察队伍也在美国的掌控之下。美国出兵占领海地,是门罗主义把美洲当作美国后花园的一次赤裸裸的表演。

  美国占领海地将近20年,1934年,美军撤离海地。如果我们对照当今美国军队占领伊拉克的情景,就能更好地理解当年美军对海地的占领。海地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并有着强烈的反抗白人统治的传统。因此,在美军占领期间,海底多次爆发起义(不是像伊拉克那样的恐怖活动)。1934年,由于欧洲局势处于大战前的平静,欧洲强国开始关注美国在海地的军事占领,加上海地不愿屈服的反抗,民主党人罗斯福总统调整了强硬的门罗主义,将对美洲国家的政策定义为“睦邻政策”,美国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撤出了海地。

  美国撤出海地后不久,由美国支持的海地总统,维持了一段时期的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地与美国合作密切,成为橡胶等战略物资的生产地。珍珠港事件后,海地跟随美国向日本宣战,还跟着美国向德国、意大利宣战。二战之后,海地也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在这一时期,海地虽然名义上还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形同美国的殖民地。这种情况导致海地社会上层与基层的矛盾,表面的繁荣与发展,没有给海地普通百姓带来好处。因此,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海地接连发生政变。这些政变有的是从海地自身利益出发,有些是美国操纵的代理人。1957年,杜瓦利埃父子开始了在海地29年的独裁统治。

 

  那么,美国在与海地紧密合作期间,究竟是如何激化了海地的国内矛盾,导致海地推翻美国的代理人,重新回到以前抗拒白人的老路上?下次接着说。

相关参考

对美国历史的感悟英语作文

美国,位于北美洲的中北部,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只有二百年的建国历史。近日读了一本关于描写美国本土文化的书籍之后,我对美国又有了新的认识。首先,美国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在这里,人们的工作没

历史秘闻 美国签证通过后对到其他国家有什么好处

如果只是拿着美签去美国,那简直是是太浪费啦,赶紧来看看还有哪些可去之地吧!美洲作为最靠近美国的地方,美洲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且不说墨西哥对美国大哥的姿态,这可是第一个妥妥的!所以美洲有众多地区,用美

美国历史 - 美洲土著居民及其文化

 第4集-美洲土著居民及其文化  VOICEONE:  ThisisRichKleinfeldt.  VOICETWO:  AndthisisSarahLongwiththeMAKINGOF

高中历史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不久,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

高中历史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不久,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

美国历史 美国在海地的作为

 美国在海地的作为  文/刘仰  前文说到美国把拉丁美洲当成自己的后花园,但是,美国在拉丁美洲的行为方式,与原先的殖民者不太一样。美国知道拉丁美洲各原殖民地国家,大多都有对于民主、自由的向往

美国 1950年12月拉丁美洲国家与美国双边军事协定签订

1950年12月拉丁美洲国家与美国双边军事协定签订1950年12月美国政府邀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古巴、厄瓜多尔、墨西哥与秘鲁等国政府进行谈判,以便签订关于军事援助和由美国提供援助有关的劳务的双边协

美国 1963年4月3日美国和中美洲内政部长会议召开

1963年4月3日美国和中美洲内政部长会议召开1963年4月3日,在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举行美国与中美洲内政部长第一次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制定和立即执行限制各国国民进出古巴的措施,制止来自共产党国家的

美国 美国对多米尼加的侵略和军事占领

美国对多米尼加的侵略和军事占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在拉丁美洲地区积极推行帝国主义扩张政策,多米尼加是遭受其侵略和奴役的国家之一。美国最初想直接吞并多米尼加,把它变成美国的一个州;当这一目标未能

美国 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19世纪末,美国完成对西部的开发,走向了帝国主义时期。垄断财团对原材料的需求和寻找新的市场投资场所等,迫切要求美国向海外扩张。为建立向拉丁美洲和远东及亚洲扩张的基地,美国将矛头指向西班牙。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