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朱元璋的城墙与校舍责任人制度
Posted 明朝
篇首语: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朱元璋的城墙与校舍责任人制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朱元璋的城墙与校舍责任人制度
朱元璋的城墙与校舍责任人制度
安徽省出台新规,要求新建中小学校舍竣工时,均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永久性标牌,注明竣工时间,项目县(区)长、教育局局长、项目学校校长姓名,设计、施工、监理等名称,以及建筑面积、资金来源等内容,一旦有校舍倒塌,将可以从标牌上找出项目责任人,追究其责任。
看到这一消息,令人想到古代城砖的烧制。比如,明代南京城墙六百年之后仍然坚固如初,为什么呢?这与朱元璋要求在城砖上刻上四种人的名字有关:监造官、烧窑匠、制砖人、提调官(运输官),等于涵盖了城砖从烧制到最终砌成城墙的全过程。同时,城砖上的文字还记录了承担项目的各级官员,比如通判、知县。那么,明城墙的高质量则与如此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分不开了。安徽省的这一新规似乎借鉴了朱元璋的办法。我们为其叫好,同时也希望有更多地区能学习安徽省推广这一制度。但同时,笔者又在想一个有趣的问题:朱元璋的城墙和今天的校舍有什么不同?
古时候的城墙主要用来防御,朱元璋是在称帝前两年开始建设南京城墙,而彼时,他还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以,这个城墙对他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城墙质量的要求当然非常严格。朱元璋称帝之后,城墙即使失去了战略意义还有政治意义,毕竟这是帝都。我并不认为今天的政治工程会比明城墙造的逊色。只要是政治工程,就事关官员前途,官员当然要不计人力、财力,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而责任人制度,也是被这个政治任务给逼出来的。那些校舍,以及不少民生工程,为什么会出现很多豆腐渣工程呢?因为他们与官员的政绩无关。所以,将朱元璋的办法推广到校舍建筑中,其实是一种无奈。但是,笔者却担心另一种情况,比如说,某校舍若干年后出了问题,而当时负责的官员已经升迁,如何追究?所以说这种责任人制度仍然是一种消极制度,它着力于监督和警告,却不能从动力上解决公共工程的腐败问题。
进一步思考:难道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任何东西都要刻上责任人的名字么?比如,古代的瓷器、家具就很少有刻上责任人的名字的,而其质量却是有目共睹。这是因为,古代的瓷器、家具以及中药、饮食等行业实现了顺畅的市场评价体系,对于一些百年老字号来说,维护市场声誉就意味着维护他们的饭碗,因此,古代的工匠往往比较注重产品的质量。同样,我们看到,现代社会中,市场化的建筑往往有较高的质量保证,因为人们通过市场进行选择,建筑公司之间就存在竞争。而最可能出现问题的就是校舍、公路这类公共工程,因为公共工程并不“私有”,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关,所以人们屏蔽了对它们的评价,市场就得不到反馈。所以说,只有将公共工程的招标和建设纳入市场化体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相关参考
“平民财神”沈万三为什么会给朱元璋修城墙? 据顾诚先生考证,历史上的沈万三根本不是明代人,而是元代末期苏州一个大地主,从来就没有和朱元璋打过交道。而且,在他的有生之年,既未出
历史迷雾:朱元璋死后有多少美女殉葬? 明太祖朱元璋给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除了孝陵,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好的都城城墙——南京明城墙,也是朱元璋的杰作。明城墙
城墙,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抵抗外来民族侵略而修建的具有防护性的自卫设施。历朝历代都有修建城墙的传统,这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上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存在。到了明朝城墙的修建开始了一段新的、更为成熟的历程,现如今
城墙,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抵抗外来民族侵略而修建的具有防护性的自卫设施。历朝历代都有修建城墙的传统,这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上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存在。到了明朝城墙的修建开始了一段新的、更为成熟的历程,现如今
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建的南京明城墙,至今650多年雄伟屹立,古代建筑技术不如现在,也让人好奇古人究竟靠什么方法,让城墙能够屹立不摇,在南京民间一直有「朱元璋筑城用糯米汁砌城砖」的说法。南京城墙保护管
朱元璋有个发明,让南京城墙历经六百年不倒,如今我们依旧在沿用
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每座城池都有坚固的城墙,其中最出名的古城墙就是北京城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古城墙早已不复存在。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南京明朝城墙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坚固的。侵华战争期间,日军虽
《中国美术报》第148期美术新闻本期话题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的反思颜培大/本期策划【编者按】有200年历史的巴西国家博物馆被大火付之一炬刚过半年,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晚,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
明城墙作为古城南京的标志性古建筑格外受到南京人的关注。有关明城墙的传说也是多种多样。仅仅是南京明城墙的别致造型就有很多种传说和猜测。毕竟,目前留存下来的或者史书上记载的城墙多是方方正正的,一个城池
清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一方面将元朝的管理机制沿袭至本朝,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元朝末年的乱象,一方面又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限制宰相的权力。公元1376年(洪
明城墙作为古城南京的标志性古建筑格外受到南京人的关注。有关明城墙的传说也是多种多样。仅仅是南京明城墙的别致造型就有很多种传说和猜测。毕竟,目前留存下来的或者史书上记载的城墙多是方方正正的,一个城池